近日,一部名为「温暖的抱抱」的跨年喜剧电影,在各大影院热映。影片不仅填补了近期新档电影的喜剧空白,也给观众带来苦寒之中的些许温暖。
总的来说,剧情似乎有些老套,但里面所传达的育儿理念,却一点也不落于俗套,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注:
以下内容会涉及剧透
慎点!
男主鲍抱对于整洁和计划,有着超乎常人执念:所有物品必须摆放整齐,无法容忍发型凌乱和弄脏衣服。做任何的事情都必须提前做好计划,时间精确到秒,绝不迟到……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如此严重的洁癖和强迫症呢?
影片后半段为大家揭晓了答案——原来,问题就出在他的原生家庭上。幼年时的他,渴望父母像正常孩子那样多抱抱他,可父母却以“不卫生”为由多次拒绝他的请求。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爱抚,是导致他行为异于常人的直接原因。
再后来,一场意外的事故,父母相继离世,更是让他陷入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当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身边人都不喜欢他,觉得他是个「另类」。他没有家人、没有朋友,认为自己是个“爱情绝缘体”,内心充满无助,甚至绝望到想去自杀。
后来,他阴差阳错邂逅了女主宋温暖,两人的在搭档演出的过程中,感情迅速升温,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在参加歌唱比赛之余,他也接受了心理相应的治疗,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他这才逐渐打开心结,疗愈了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创伤,尝试接纳别人、拥抱别人。
你知道“抱抱”这件事
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吗?
观影期间,发展心理学上颇具争议的「恒河猴实验」,始终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实验中,一些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就与母亲分离,和两个“代理母亲”呆在一起。其中,“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代表孩子成长中的饮食需要;而“软布妈妈”则没有奶瓶,代表成长中所必需的肌肤接触。
研究发现,小猴子只有饿到不行的时候,才会去“铁丝妈妈”那里喝奶。喝完以后,会立刻回到“软布妈妈”的“怀抱”。在遇到某些危险情况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贴紧它们的“软布妈妈”。
可以看出,小猴子与哪个“妈妈”产生依恋关系,并非取决于满足口腹之欲,而更多在于身体上的抚慰,心理学家哈洛将其称之为「接触安慰」。
对于孩子来说,肢体接触带来的安慰感和归属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
年幼的孩子,非常需要爱的抱抱,来告别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激发内心强有力的安全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啼哭不止的婴儿,在妈妈的怀抱里会逐渐安静下来。
如果长期以来,孩子缺失来自父母的抚爱,他们的心灵便会陷入孤独的困境。就像电影中的男主那样,连再正常不过的交流和拥抱也变得难以接受。
表达爱意的方式有很多,
拥抱是最直接的一种!
自出生起,孩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内心既好奇又忐忑。渴望依恋、想要抱抱,是他们的本能反应。
这时候,来自家人(特别是母亲)充满爱意的拥抱和陪伴,格外重要。这会让他们感受到熟悉的气息,延续在母亲子宫内的温暖感受。而这也是孩子感知幸福的人生底色!
经常拥抱不是溺爱,更不会妨碍孩子的独立性的养成。只有当孩子能够与父母建立起安全的依附关系,他们才能放心地去追求独立。因为这样的孩子,内心会始终有一个自发的声音——“我不会被孤立、被抛弃,可以继续冒险”!
他们在未来生活中,会更加轻松、自信、从容、避免焦虑。因为知道自己「被无条件地爱着」,所以会更加大胆地迈开前进的步伐。同时,他们会将更多心思放在学习上,在成绩方面的表现也会更出色。
可以说,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幼儿,爱的抱抱都有着不言而喻的积极意义。它对于建立安全感、亲密关系、稳定情绪、缓解压力、提升愉悦感、提高免疫力,都有着诸多好处。
细细想来,孩子粘着妈妈抱的时光,何其短暂。
在他们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陪伴,缺少爱抚和拥抱,也就错失了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黄金时期。
而这一切都是无法弥补,自此以后,孩子也再难发自内心和你亲近。
时光匆匆,
珍惜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当下。
下一次,如果孩子需要,
请你一定记得伸出双臂~~
不要吝啬「温暖的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