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我不是狂妄,我只是自信”开始往后读到“小时候最难堪的事”,从这里我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智慧,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命的尊重与臣服。
作者在“我不是狂妄,我只是自信”里谈到实现梦想。因为实现梦想的路不好走,每一个追求梦想的人,除了要有明确的方向,要懂得取舍,而且耐得住寂寞之外,还得有自信,要经得起别人的嘲笑,也要经得起别人的质疑。同时过于自信以至于自负也不好,因为自负的人容易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忠告。作者的童年是很幸运的。因为他的父母有着很好的品质,也给了他一种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让他能自由、自信地成长。
“亲戚杀狗”让作者背负了童年的阴影。许多时候,面对罪恶时的沉默,也是一种罪恶。作者用塑造一只护主的老山狗的形象,写出了有一种很多人类都没有的高贵和尊严。动物的世界,少了许多钩心斗角和虚情假意,也少了许多背叛的故事。要知道,每一个生命都在经历从生到死这个过程。不同的,仅仅是中间的内容。不管内容如何,悲惨也罢,甜蜜也罢,幸运也罢,不幸也罢,都会飞快地过去,除了活着时建立的功德一一也就是利众行为所创造的价值承载的精神,啥都留不下,包括我们的那点情绪。
“忘不了父亲憨憨的笑”,作者在这里得到了父亲的认可与慰籍。用父亲老实、憨厚、质朴、也非常正直地品德践行的点点滴滴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乐观地生活。父亲的一句名言:“老天能给,老子就能受”。这种洒脱让作者感受到了无尽的智慧!
“心明了,路才开了”。作者用酸刺沟的贫穷与落后的现实,看到更可悲的是,环境的局限和狭隘,让一些人无法发现命运的出路和希望一一那里的一些人即使遇上了贵人,也不懂珍惜。让作者明白:真正的帮助别人,应该是传递智慧,给别人一个升华心灵、证得智慧的助缘。也就是助人自助。作者告诉我们:修行到如今,我得到的是一颗啥都不想得到,却啥也不缺的心。这就够了。什么都想得到是一种贪婪,贪婪带来的幸福和自由,是很短暂的。但是,当人们发现争啥都没意义时,往往已是土涌到脖子了,那时,即使不甘心,又能咋样?所以,做事要抓紧,不然来不及。真是这样的。
“我眼里的好人,就是爹那样的人”。小时候在我眼里,任何人向爹求助,爹都会帮忙,还救过好多人的命。因为爹会赶马车。在这段记忆里,作者用自己经历冬天的晚上给他人呈现出神异的现象,他常用一个比喻:有神异但没智慧的人,在《西游记》中,就是小妖精,至多是牛魔王,他定然成不了斗战胜佛的。作者在这里,更多地是告诫我们:利众的行为!
“没了贤孝,还算凉州吗”。作者用贤孝文化,引申出了“我的第一位老师”一一贾福山瞎仙,同时也感受到“朋友是最温暖的记忆”一一张万儒是他师范同学,还有张万雄、张宝林。命运中的贵人”一一纪天材,回忆起“小时候的我”,清醒记起“童年最后悔的两件事”,贤孝的歌词很好,文化含金量很大。当我发现自己离不开啥时,我就坚决离开。这不仅仅是为身体考虑,更是对自己的一种战胜。作者展示的贤孝文化让他们所承受的苦难与不平,也展示了导致这种苦难愚昧,更也展示了他们那种西西弗斯式的高贵,以及没有被概念化的善良。我父母的善良质朴虽是天性,也有贤孝的影响。他们不识字,但贤孝让他们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身上,有凉州文化的基因。
任何一种文化瑰宝,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不与时俱进,必然会遭到淘汰,如果仅仅是抱残守缺、顾影自怜,很快就会被遗忘、被边缘化,终而死亡。所以一种优秀的文化要想在这个时代存活下来,只有打破自身的那种局限,解开所有的捆绑,融入人类文明的大海中,成为人类共有的财富,才能实现一种永恒!
心若变时,命才变;心不变时,命是很难变的。境由心生。心决定了人的行为。一个人要是坚信灵魂的存在,就会相信因果之说,那么做坏事的人就会减少很多。人活着,不管是从信仰层面,还是文学层面,其实都一样,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由和快乐,只是入道门径不同而已。作者在一心多用的体验中,总是一边做事,一边观修。在真心的观照下,所有的行为,都成了真心的妙有。“心如虚空,不着一物。万物进入我心中时,都象利剑划过水面,留不下一点痕迹。”作者这样的心灵轨迹成就了他的人生。他看到西部的大部分孩子,在走向社会之前,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作者用童年的记忆,忆起对瘸拐大的捉弄,明白:其实就是在用你所谓的明白,来挤压他的生命。在他眼中,人生是一场戏,世界是一个戏台,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其实都在演戏,虽然这出戏有各种不同的显现,但很快都会过去。我的目的不是那游戏,更不是赢得那游戏,而是在游戏中享受生命,自由快乐地完成最好的自己,做好我该做的事。
每个人都不断在变。作者也不另外。比如在习惯自省、有主见、喜欢思考等,这必然会导致他走上人格修炼这条路,“只要我能一直坚持下去,懂得如何取舍,就可能成功”。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不能侵略另一个生命。在我眼里,世界上不存在无用的东西,只缺乏善于发现的慧眼。
作者对书的认识:把一些书当成垃圾的人,实际上还不懂读书。每一本书,都代表了作者自己的世界,那世界,高不过他的心,但是在有心人看来,总是能汲取一些营养。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正向引导众生,践行利他的行为。
作者用童年的趣事,与金萍同学相处的时光以及忆起她的经历,和小时候贫穷无衣服穿出现的闹剧,让自己经历其中,趣味无穷。
作者践行自己的言行,走出凉州,走向更大的世界,每次遇到有梦想的孩子,总是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创造一些好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能在这一平台上,跳出最美的舞蹈来。
读到这里,我感受到:作者用慧眼观世界,用点滴记录生活,用行动践行人生,用阳光迎接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