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了很多大一新生的私信,刚上大学的他们有很多的困惑和不适应。
其中欣欣的困惑典型且普遍,很多人表示:“我也这样。”
对很多人来说,上大学是他们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转折点。
大学期间也是人格塑造很重要的一个时期,这段时间的经历有助于我们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很多人在大学期间都会面对人际关系的问题,其实在他们初高中时期就会和老师同学有摩擦,但是因为初高中环境比较简单,重心又在学习上,人际关系的问题就不明显。
等到了大学,学习重心分散了,接触到的人都是个性十足的青年,态度和需求又更自我了,就开始感到苦恼和不知所措。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在大学遇到的事情,从你6岁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指出,我们如何与别人相处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他们。
我们如果认为某人在含蓄的侮辱我们,或者在内心深处不喜欢我们,就会防着他们;相反,我们如果认为他们是友善的,或者觉得与自己合得来,就会把他们当朋友。
对于我们如何看待他人,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以及我们队别人行为的预期,都基于我们过去的关系,尤其是童年早期关系的积累。
简而言之,我们现在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由于童年时期受到的教养方式决定的,你的原生家庭为你的人生编写了剧本。
根据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奥利弗·詹姆斯将它分为四种模式:回避型、缠人型、混乱型和安全型。我在和欣欣深入聊天之后,发现她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者。
奥利弗·詹姆斯就是《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的作者,他是一位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记者、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立足时间维度将人生的前 6 年拆解成 3 部分,围绕是非观、关系模式和自我界限三个主题讲解童年经历、原生家庭培养对人一生的影响。
案例丰富多元,既包括伊丽莎白二世、查尔斯王子、迈克尔·杰克逊、小布什等众所周知的名人的故事,也结合了患者的治疗过程,还涉及对罪犯、精神疾病患者的采访和对其原生家庭的追溯。
作者将多年研究成果整合成本书,将人生最早的 6 年拆解开,为我们分别展示了一个人因何变得严厉或和善、冷淡或黏人、病态或健康。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解读自己的童年经历,认清真实的自己,探索出一套更健康的模式以处理原生家庭问题。
接下来我将对应欣欣的问题,从三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四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和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
3-6岁的教养方式会决定孩子的良心。
教养方式分为三种:
①惩罚型教养方式
惩罚型教养方式具有一个核心观念:必须管住孩子的任性。
在这样的父母看来,即便是新生儿也是任性的——把新生儿的哭闹理解为故意无视家长的权威。
新生儿的哭闹被视为对大人的冒犯,如果不进行严厉压制,就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形成。
父母必须尽早教会孩子对父母绝对服从,最好是在孩子还不懂事时。
他们认为父母必须使用最严格的方法来控制孩子,包括体罚孩子。
这种观念非常普遍,这种教养方式会让孩子的个性被压制,本能没有表达的空间,也会导致孩子害怕权威。
孩子可能有强迫倾向,也可能有其他神经症的症状,如歇斯底里、恐惧症和惊恐发作,还有可能会认为自己“很胖”、“很笨”、“很懒”,而实际上他们并非如此。
这种教养方式很可能培养出懦弱不自信的孩子。
②强制型教养方式
所有的家庭在管教孩子时都有“强制过程”,主要表现为发牢骚、嘲笑戏弄、反对、大吼、羞辱、提出消极要求、不遵守要求和动手打人等行为。
单个来看,这些不愉快的事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强制性家庭中,父母用惩罚来表达愤怒,而不是把惩罚当做改变孩子行为的手段。
他们对孩子的惩罚很随意,也很容易偏执,毫无根据地认为孩子有恶意的动机。
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受到的惩罚多达2/3不是由于孩子犯错导致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受到惩罚的原因。
这种混乱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偏执、暴力、会攻击陌生人的成年人。
因为他们在长大之后也会以为自己会像小时候一样无缘无故地被别人羞辱或殴打,这就是为什么在街头打人之前,他们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看什么看?”
在大多是情况下,被问者并没有在看什么。但由于他们的偏执,他们会无缘无故的攻击别人,正如他们小时候遭受虐待时,施虐者把虐待说成是惩罚。
③权威型教养方式
权威性的父母既关爱孩子,又对孩子有要求,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及时纠正破坏性的行为。
另一方面,他们又关注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自信。
父母创造条件,让孩子接受锻炼,赞扬孩子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但有趣的是,他们不夸孩子聪明,因为夸孩子聪明可能是有害的,让孩子感到自己总是没有把潜力发挥出来,或者使孩子有一种不切实际的优越感。)
父母只是偶尔和孩子动怒,当孩子不听话使,父母如果想要强调某个关键问题的重要性,可能会对孩子严厉一点。
他们会在两个小孩发生矛盾的时候,给小一点的孩子指出某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比如“如果你继续推他,他就会摔倒。”
给大一点的孩子解释行为的动机,比如“不要对他吼叫,他只是想帮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会给孩子讲更复杂的道理。
这种教养方式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控制。做了错事之后,孩子会感到内疚,因为孩子知道做错了事会让父母伤心,孩子也会因做了符合父母愿望的事而感到骄傲。
最终,道德内化,孩子会自觉遵守道德。
0-3岁时的关系模式会决定我们的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分为四种:
①回避型依恋模式
在婴儿时期如果我们受到了控制性或侵扰性的照顾,父母对我们的需求是严厉、冷漠、自说自话的。
我们就会发展成回避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由于预期自己会被别人拒绝,所以会抢先一步——在被拒绝之前,先拒绝别人。
既不依赖别人,也不希望被别人依赖。欣欣的想法就是回避型依恋者的外在表现。
②缠人型依恋模式
在婴儿时期如果我们的父母虽然抱着我们但是她这么做时没有温情。
虽然看着我们但是我们与她说话时从不回应。
虽然说是爱我们的但是陪伴我们的时间却非常少。
这样不一致的行为就会让我们疑惑。
长大以后我们就会成为缠人型依恋:害怕被抛弃,特别黏人,容易精神紧张,也容易情绪失控。
③混乱型依恋模式
如果我们在婴儿时期遭受了严重的虐待或忽视。
长大后就会形成混乱型依恋模式:渴望亲密关系,又难以信任或依赖他人,患精神疾病和犯罪的几率大于其他三种依恋模式者。
④安全型依恋模式
如果我们在婴儿时期有一个敏感的母亲她又积极地回应我们的需求,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爱。
我们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我们可以爱别人,也可以接受被人爱,在人际关系中有安全感。
他们毁了你,
你的妈妈和爸爸。
他们可能不是有意的,
但他们做了……
他们用自己的毛病塞满你,
再加点儿别的,
特意为你。
但是,
他们自己也被毁了,
被他们的父母,
戴老式帽子穿老式衣服的傻瓜。
那些傻瓜一半时间多情或难对付,
另一半时间吵个你死我活。
—菲利普 · 拉金《这就是诗》
你可以对照一下你是哪种依恋模式。
除了第四种其他三种依恋模式都是不安全的,
那么我们怎么摆脱原生家庭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提出改变发生主要通过内省。
它是自我认识的特殊形式。
内省的方法有很多,但自我表达是贯穿所有方法的主线。
我们可以和一个亲近且有同理心的朋友敞开心扉,也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通过回忆童年遭遇倾诉自己的感受实现内省。
承认别人的错误很简单,而承认自己的错误却总是很难。
虽然我们的父母伤害了我们,但是他们也被他们的父母伤害了。
我们内省是为了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自己。
如果仅仅只是责怪和抱怨父母是没有意义的。
我最建议的方法是通过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实现内省。
欣赏艺术方面,比如,阅读小说、听歌剧、听音乐、看电影等,让我们感到有趣之余,还能获得安慰和更大的觉知,激发我们的内省能力。
创造艺术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写作、绘画、表演等,将内心的冲突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人一旦有价值感,自尊水平就会提高,从而慢慢走出过去的阴影。
你可以继续像个演员一样,在你的人生中无休止地重复扮演同一个角色。
你的原生家庭在很早以前就写好这个剧本了。
你也可以选择,成为你自己剧本的作者。
但是,在你开始写作之前,你需要多了解一个事实。
那就是,你的命运并没有被编码到你的基因里。
如果你喜欢这个回答的话就点个赞哦,左边的赞哦。
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霍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