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在网上看到了这个问题:你知道“功夫茶”和“工夫茶”吗?其实在百度中我看到也有人问这样的话题?无疑让喝茶的也有所不知怎么去理解,从字面意思两者虽然在读音上一模一样,但是在现实意义中对于喝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管怎么,今天既然我都写到了这里,还是给你们说说这两者的意思吧!但是属于个人见解,如有不对的请留言多多指教,一起互相学习进步!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两个问题?
一、什么是“工夫茶”?
据百科中“工夫茶”的记载: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如今更成为中国茶艺的代表。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工夫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
又者见解:清代刘埥,著有《片刻余闲集》,其中写到:“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 ...”说明在清朝时期,“工夫”指的茶叶的名称,且都是较珍贵的茶。所以,“工夫茶”的意思是——花费时间、花费精力、花费力气制作泡出来的好茶就是工夫茶。例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湄江工夫等等。
二、什么是“功夫茶”?
我们简单的从页面文字解释,“功夫”二字指的是本领中的技艺、技术、技巧等等,而在百科中“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功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其烹煎之法应是源于陆羽的《茶经》。功夫茶历来讲究“品饮工夫”。正因其是讲究品饮功夫的一种饮茶方式,故称为“功夫茶”。最出名的莫过于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里的“纳茶”这一说——把茶叶放入壶之前,得将茶叶的粗细分别开来,最粗的放壶底,细嫩的放中间,再把粗大的茶叶放在最上面,据说这样泡出的茶叶才甘苦适中。
又者见解:其实“功夫茶”的“功夫”自然体现在泡茶上面。好比本领一样,技术上得多元化作用的,从起火、烧水、烫杯,到泡茶、淋壶、分茶,虽说不像日本茶道那么格式化,但要让动作干净利落且一气呵成,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成的。要想喝上好的功夫茶还得一样付出时间、精力、力气才能品饮一杯真正的“功夫茶”!
不平常的生活品不同一样生活中的茶,能留下的无非就是茶香了。不同的茶,有的清淡,有的浓酽,有的在若有若无之间,有的却厚重得化不开来……就此来说,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工夫”和“功夫”只是风格不同。柴米油盐酱醋茶,对的这几个字当中,几乎就是老百姓生活当中的必需品。在此也试问下:哪个人家中无茶﹖
即使在荒岭深山,人们也能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捧上一杯清茶,亲手手工做的茶,甚至别有一番风味,这样的茶,可谓有情有意。喝上一口,心里那种感觉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再其三五知己走在一起坐下喝茶,漫无边际聊天,看绿叶沉浮,嗅茶香中袅然飘起,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温暖,是人生的慰藉,是文化深处的开掘,其实无论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看来都需要好好琢磨,才能喝到好茶啊!在南方,能喝上一杯“功夫.工夫”茶,仅那么一小口,那极致的茶香甚是令人难忘啊。在此(其实小编就是一位爱喝茶的南方人)!
作者:郭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