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揭示了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
1、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能复述课文里的故事。
②过程与方法:用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方法,以及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从而快速抓住内容。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牛郎和织女身上寄予的深切同情。
二、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读懂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感知故事主人翁性格特点。
②难点:感受民间故事的感染力和蕴含的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说在教学过程前的话:
先看课后习题,结合语文要素,提取试讲内容的方向。如本文习题:
1、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解析:通过这个提问,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答:牛郎和老牛的相处像是家人和好朋友一样。牛郎把老牛照顾得很好,给它喂养好的嫩草,干草筛得一点土都没有,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常牵它去林子里休息,扇风赶牛虻;冬天让它常晒太阳。对它照顾得十分全面、细致。牛郎把老牛当朋友一样,常对它说话,而老牛也摇摇耳朵,闭着眼睛,似乎听得有味儿,有时还咧着嘴,眉开眼笑的,好像听懂了。
他和织女的认识,是通过老牛的指点,按它的做法,去到湖边捡走了织女的纱衣,随后与找来的织女相遇。俩人互相吐露自己的身世,情投意合,便走到了一起。
2、问:课文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再和同学演一演。A、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B、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解析:这道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构想内容。要求学生能体会到人物性格,这样才能想象出合适她(他)会说出来的话和做的事。
3、课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如,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它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在其他的民间故事中找出你觉得不可思议的情节,和同学交流。
解析:这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民间故事的神奇想象,打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渐渐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举例,比如前面学习的《猎人海力布》里就有一处很神奇的地方,将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飞禽走兽们的语言,而且听到的话,不能对外人说,否则自己会变成石头。这处神奇的想象既让故事充满魔力,又给后文埋下伏笔,制造了一个矛盾,让文章更有看头和故事性。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同学们,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有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叫什么?对了,七夕节。相传只有在那一天,牛郎和织女才可以通过鹊桥相会。那牛郎和织女是谁呢?他们有什么样感人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将学习新课文《牛郎织女》(一)。
2、初读课文,提问:文中讲了个什么故事呢?简单概括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
提问:牛郎和老牛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是怎么相处的?
提问:牛郎和织女为什么能相识走到一起呢?
提问:你认为牛郎、织女分别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4、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了解了牛郎在困境中勤劳、积极地生活,与老牛有深厚的感情,后来被老牛点化,结识了织女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因为它感人,因为它代表了人们憧憬的美好精神。故事由人们创编出来,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也代表了大家的美好希望。
5、作业:请大家大胆想象,将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缩写,但要保留故事的完整性,大家试试吧,下节课我们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