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哲学帮助我们去理解人,理解规律,理解要做理智的人。而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只是被规则限定了圈囿了,很难走出自己的视角去改变什么,直接用“现实”击败了这些“应当”。
书摘:
前言
本书目的在于使读者确信:除了努力积极发展你的全部个性,使之形成一种创造性人格倾向外,一切爱的尝试都一定是要失败的;没有爱自己邻人的能力,没有真诚的谦恭、勇气、忠诚、自制,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个人的爱。
第一章爱是一种艺术吗?
那些使自己可爱的方法许多是与使自己成功地“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方法相同的。实际上,就我们的文化而言,大多数人所谓可爱,不过意味着适于大众的爱慕和性吸引力的融合。
隐含在认为爱没有任何应该学习之处的态度之后的第二个前提是: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才能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是简单的,困难的是寻找正确的爱的对象,或者被爱。
在一种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文化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的规律,这是毫不奇怪的。
几乎没有什么活动像爱这样以极大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却以有规律的失败而告终。
第二章爱的理论一 爱,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人具有天赋的理性。他是了解自身的生命体,他了解他自己、他的同伴、他的过去和未来的趋向。这种对他自己作为一个孤独的实体的认识,对他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的认识,对不由他的愿望而出生,又违背他的意愿而死去这一事实的认识,对他将在他热爱的那些人之前或他们在他之前死去的认识,对他的寂寞和孤独的认识,对他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无能为力的认识,所有这些,都令他感到孤独和被分裂的生活圈子变成一个不堪忍受的监狱。如果他不能从这个监狱中解放自己,从而达到以某种形式与人们和外部世界的沟通,他就将变成一个疯子。
孤独的经历引起人们焦虑。的确,它是焦虑的来源。
没有被爱重新结合的分享意识是羞耻感的来源。同时,它也是有罪感和焦虑的来源。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篡改了平等的含义。人们就机器的平等而言平等,就已失去了个性的人之平等而言平等。今日的平等意味着“雷同”而不是“一致”。
除了把一致作为一种解脱分离带来的焦虑的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当代生活的另一个因素:工作程序化和娱乐公式化的作用。
达到结合的第三种方式在于创造性活动——或是艺术家的创造活动,或是工匠的创造活动。在任何创造性工作中,有创造性的人都把自己同物结合起来,这里的物代表他身外的世界。
共生性结合的被动形式是屈从,或用临床术语说是受虐狂。这种受虐狂用使自己成为中一个支配他、管教他、保护他的人的一部分和附庸,来摆脱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分离感,那个人像是他的生命和氧气。
共生性结合的主动形式是支配,或用心理学术语来说,与受虐狂相对应的是虐待狂。这咱虐待狂想通过使另一个人成为自己的重要部分来摆脱孤独和禁锢感,他通过控制崇拜他的另一个人来为自己壮威,抬高身价。
希特勒主要以虐待者的方式待人,但是他却以受虐者姿态面对这种命运、历史和自然的“超然力量”。结果——希特勒在普遍的毁灭中自取灭亡——正像他的成功梦幻(称霸世界)一样典型。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的爱是保持自己的自尊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在爱之中,产生了两个人成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的矛盾。
在积极影响的活动中,人是自由的,是其影响的掌握者;在消极影响的活动中,人被驱使,是其并没有意识到的动机的对象。因此斯宾诺莎得出以下结论:美德和能力完全是一回事。羡慕、嫉妒、雄心及各种贪欲都激情;爱是一种行为,一个人能力的实践,这种行为只能在自由中实现,而决不能作为强迫的结果。
用最通俗的方式可以把爱的积极性表述为: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众所周知,穷人比富人更愿意“给予”。然而,超过一定限度,贫困使他无力再给。贫困是如此卑劣,它不仅使穷人遭受痛苦,而且还剥夺了穷人“给予”的乐趣。
在给予的因素之外,爱的主动性明显地表现在这样的事实中,即所有形式的爱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假如没有爱的第三种要素——尊重,那么责任有可能蜕变成支配和占有。
在孩子们身上,我们常可以发现这种完全公开的认识方式。小孩把某物拆开,分解它以便了解它;他或者肢解一只动物,为了了解蝴蝶飞翔的秘密而残忍地撕掉它的双翼。这种残忍本身以更深刻的目的为动机:了解事物和对生命秘密的渴望。
二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只有内在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身体之外的物只有符合我的需要——决不 符合事物本身的性质或需要——才是真实的。
归纳成一个更一般的公式便 是:我因我的样子被爱。或者也可以更为准确地说,我是我所以被爱。这种被母亲所爱的感受是被动的。我不必为了被人爱而做任何事——母爱无条件的。要我做的只是存在——是她的孩子。……但母爱的无条件性也有一方面被忽视了;它不仅无须报偿,也无法索取、制造和控制。如果它出现了,便像是恩赐;如果它不存在,似乎像是一切美好事物都消失了——谁也无法创造它。
对大多数年龄在八岁到十岁的儿童来说,被爱的问题几乎是全部——他之为他而被爱的问题。
父爱的本质在于:服从成为主要的美德,不服从乃是主要的罪孽——以收回父爱作为惩罚。积极方面同样重要。既然父爱是有条件的,我们就可以想办法获得它,并为此而努力;他的爱不像母爱那样不为我们所控制。
母亲应对生活抱有信心,因而不会过分焦虑,这样才不会把她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孩子独立并最终离开她的这一愿望,应是母亲生活的一部分。父爱应以道理和期望来引导孩子,应是忍耐和宽容,而不是威胁和独裁;应主正在成长的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日益增强,并最终允许他成为自己的主人,与父亲的权威相分离。
三 爱的对象
爱主要不是一种对某个特殊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某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
1
兄弟的爱
兄弟的爱是对所有人类的爱,它以没有独占性为特征。……兄弟之爱中存在着人类联合、人类团结和人类一体化之感。
2
母爱
母爱是对孩子生存及其需要的无条件的肯定。……对孩子生存的肯定有两方面:一是对保护孩子生存和成长来说绝对必要的关心和责任;另一方面比单纯的保护更进一步,是灌输给孩子爱生命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活着是美好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很美好。
3
性爱
性爱是对另一异性的完全融合、结为一体的渴望。
爱上某人不只是一种强烈感情,还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咱承诺。
4
自爱
他的自私与自爱是一致的吗?或者说,难道自私不正是由于缺乏自爱引起的吗?
人们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肯定来源于人们爱的能力,即来源于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
5
对上帝的爱
第三章当代西方社会的爱及其瓦解
他生活在过去或将来,而不是现在。……不管是通过他人虚构的经历而替代性分享爱,还是把爱从现在转移到过去或将来,这种抽象的、疏离的爱都是精神上的鸦片,不过是为了减轻现实生活的痛苦,缓解个人的孤寂和分离感罢了。
第四章爱的实践
首先,艺术的实践要求有规范。
专心是掌握一门艺术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是无须证明的。
第三个因素是耐心。
最后,对那门艺术予以最大关注是精通该艺术的一个条件
理性的信仰来源于建立在自身富有成果的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的独立信念,而不管大多数人意见如何;非理性的信仰只因某个权威这样说过或大多数人意见如何;非理性的信仰只因某个权威这样说过或大多数人这样说过就把某些东西当成真理来接受。
就爱的艺术的实践的讨论而言,这意味着:爱依赖于相对排除自恋,它要求谦恭、客观和理智的发展。人们的一生必须奉献给此目的。谦恭和客观不可分割,正像爱一样,如果我对陌生人不能采取客观的态度,那我对我的家庭也不可能采取客观的态度,反之亦然。
自信是我们能够承诺的一个条件,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的本质可以被定义为是给人以承诺的能力,信念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之一。与爱有重大关系的是对爱的信心,对他人产生爱的能力及其可靠性的信心。
相信他人的另一层意思,是(关于)我们以他人潜力的信任。这种信任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母亲对其新生婴儿的信任:他将会生存、成长、走路和说话。但是,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很规律,不需要持我大的信任。需要对也许发展出的潜能抱有信任,如爱的潜能、幸福的潜能、运用其理智的潜能和更为特殊的潜力如艺术才能。
最重要的条件,是在孩子的生活中给予其重要影响的人物,要相信孩子在这些潜能。这一信心把教育和管制孩子区分开。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实现其潜力。教育的对立面是管制,它建立在缺乏对孩子自身潜力发展的信念基础上,建立在认为只有成年人对孩子灌输合理的东西,抑制那些似乎不合理的东西,他才会是个好孩子的信念基础上。
要有信仰就需要勇气、冒险的能力,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谁若坚持把安全和保险视为生活的基本条件,那就不可能有信仰;谁若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系统中——在这里疏远和占有是他的保险工具——便会把自己变为囚犯。被爱和爱都需要勇气,需要判明作为最终关系的一定价值的勇气,并需要采取果断措施,为这些价值牺牲一切的勇气。
坚持对一个人的判断,即使它似乎与公众意见或一些不可预知的事实相悖;坚持自己的信仰,即使它不为公众所接受,这些都需要信心和勇气。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不幸视为只要克服它便会成为强者的一场挑战,而不是视为不应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惩罚,这也都是要有信心和勇气的。
当你意识上担心没有被爱的时候,实际上你害怕的是爱(尽管这常是不自觉的)。爱意味着在没有保证的条件下承诺自己,奉献自己,希望我们的爱能激起爱人心中的爱。爱是信心的行为,谁没有信心谁便没有爱。
公平的伦理观把自身同金箴相混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一中国的格言可以用英文翻译成“在你与他人的交换中公平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