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么多累不累啊?”这句话经常古怪的从灵长类动物中的某些嘴中脱口而出。
李笑来老师在这里引用了大哲学家罗素的话,“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确实死的很快。”太多人坚持懒得思考,然后用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
在生活中不乐于思考的人太多了。他们最初在无思考意识的时候没做过任何决定,而是经由家长全权代劳,在学堂上不去认真思考老师留下的作业题,经常将别人的思考成果囫囵吞枣到自己的作业本上,假装自己昨天晚上认真思考过了。考试的时候也是如此,想尽办法让老师同学家长觉得前半个学期自己都在认真的思考和领悟中度过。当学生时代即将结束,他们当然不肯思考自己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以后出路如何,这些东西当然是别人决定自己心里踏实一些呀。稀里糊涂的过了二十几岁,真到了工作岗位上才发现,原来不经由自己思考由他人建议下的自己的生活完全要由自己来过(尽管艰辛无比),和他人其实毫无关系。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因为已经养成了不肯思考的习惯,所以他当然不会从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或是帮老板分忧,或是拥有离开当下工作环境的能力,因此只能在工作中无穷的忍受和抱怨。
接着,他有了女朋友,你猜他会不会站在女朋友的立场考虑问题呢?你猜女朋友如果遇到难题会不会找他分忧呢?
接着他有了孩子,你猜孩子会以真诚的崇敬的目光来看待他吗?你觉得孩子大了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会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吗?
他当然也不会考虑吸烟、酗酒、胡吃海喝这些及时行乐的行为会造成的一般后果,所以到了垂暮之年,他拥有健康的几率,比那些懂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人,要低多少呢?为此,不仅仅是他自己,他的妻子,孩子,亲人的幸福都要被他所拖累,最终他在无助与无力中了却残生。
当然,这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他再不济,遇到了一个能守着自己一辈子不离不弃的妻子,也可能,是他不幸的妻子,中途没有找到背叛他的机会。他的一生,在所有的角色中都没有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反而是身边所有人的负累。
当然,我们不能妄下决断的说,这个人就不是一个好人,或者说他的一生就是失败的一生,因为他的所有行为,既不违反道德,也不触犯法律,不思考,并不意味着他好吃懒做、不懂感恩、见利忘义……
只是我们或许会忽略,他虽然懒得思考,可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尊,那么在他的一生中,诸如大学落榜、滥竽充数、被上级无情压榨、被爱人嫌弃、被子女轻视、被同龄人边缘的时候,他会感受到快乐吗?懒得思考也并不代表他没有意识,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阶级永远卑微到尘埃,没有翻身之日的时候,当他发现没有一个满意的灵魂愿意靠近的时候,他的感觉是什么?当很多迫在眉睫的诸如父母生病、子女求学、子女结婚这样的事情出现的时候,他难道也可以高高挂起不去惦记吗?当他老了,他是不是要思考自己怎么能够轻松地将笨拙的身体翻过去呢?自己该怎么忍受一会儿插管的疼痛呢?
那么现在,你还觉得懒得思考的人,活的比较轻松吗?
古典老师在他的课上,曾经问过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在,上级要你组织大家开会,你会怎么做?惯常的想法当然是定好会议地址后邀请与会者出席呗。可古典老师又说,如果到了开会的时候,与会者没有到,说没有接到通知,那么是谁的责任?如果与会者来了却不知道这次会议的内容,又是谁的责任?如果这次会议结束后会议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没有达到,又是谁的责任?所以一个懂得思考的人,会首先和上级讨论本次会议的议题,以及将要在会议上讨论的问题。然后去联系至少两个和与会人数相对的会场。接着,她们会给受邀请出席会议的人发一份邀请函,里面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会议所在地的到达方式,邀请函的最后他会请与会者收到通知后明确回复是否能来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他们会将会上讨论的问题以及遇到的和预期不同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和领导说明会议的哪些目标已经达到,哪些正在努力,哪些遇到阻力需要解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是你,你会请哪一位做行政助理,哪一位做行政经理呢?
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与陌生人的饭局也许是这样的:全程陪笑陪酒,全程无观点,全程只和请自己吃饭的这个人说话,吃完饭拍拍屁股走人。而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与陌生人的饭局也许是这样的:问清今天的来宾都有谁,吃饭的地点在哪里,被邀请来的人和请客的人什么关系,请客的人请客的目的是什么,他邀请自己来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辅助请客的人,那么他会考虑这其中有没有谁是和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或者现在想做的事情有关的。
上了桌他不会只吃饭,而是首先服务大家,帮每个人涮杯子,从递杯子这一个小动作给全桌人留下印象,如果事先没有点菜,那么他们接着会问大家吃菜有没有忌口,邀请大家点菜之后,如果来宾都没有意见,就请服务员给大家推荐特色的菜品,通过对饭桌上的男女比例来推断要菜的数目和菜的味道,而不是让点菜这件事情被推来推去,浪费很多时间。同时,在点菜的过程中,他会将自己点这个菜的原因说出来,再次加深大家对他的印象。接着,他开始毫不留痕的帮助请客的人达成请客的目的,细心照顾每个人的感受,同时了解在场所有人的好恶,这样的话,下次请客的时候,他说上一句:“李哥,我知道你爱吃糖醋鱼,这家味道最正宗,你尝尝看。”你们猜,如果有一天他有事情找到这位李哥,这位李哥会不会帮他?你们猜,如果下次还有这种大咖在的饭局,这一桌子人会不会想到请他来辅助?你们猜,他能不能一分钱不花的交下这些人?这些用生命在树立个人品牌的人,你们觉得他离成为“李哥”,很远吗?李笑来老师说,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台词说:“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无论你是否认同,善于思考的人,总是更容易成为塔尖上的人,而不善于思考的人,终究只能为这些人服务。
以下,将本章中,李笑来老师的主要观点和经典句子整理如下:
(一)关于缜密思考和“迷信权威”
李笑来老师说,思考,更准确的说,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不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就会经常性的“迷信权威”,可问题是,你所信仰的,到底能不能引领你走上正确的道路?到底能不能保证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权威不一定正确,对正确的权威信息很多人的理解并不正确,权威很可能别有用心,更是很有可能并不存在!
而独立思考的方式是: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到什么时候都不是一会儿事儿。
很多人说我也想做个思维缜密的人啊,可是懒得思考习惯了,现在想改变,该怎么做呢?
李笑来老师说,想做到思维缜密并不难,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原因无非两个:
一、习惯性拒绝思考;二、不懂得应该如何思考。而前者往往是由后者长期作用造成的。
想做到思维缜密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六个月如果觉得久就三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慢慢就会发现自己的甄别能力突飞猛进。实践的过程中会收获重重惊喜。其实,这就是重生的感觉。
(二)关于迷信所谓的“成功学”
李笑来老师还总结了如何避免盲目听信所谓的“成功学”,拥有自己作为听众的智慧,能够在平和的心态中分析、整理所获得的信息的方法。
首先,成功者其实没有必要、没有义务,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述所有的细节;其次,几乎所有的成功者在讲述自己成功经历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为成功所付出的代价,夸大自己曾经面临和战胜的困境,夸大自己最终成功的难度——他们这么做,一是为了保护自己,二是为了观众和听众的支持;最后,这种宝贵经验即使正确,放到你的身上,也未必灵验——最可能让一个人误入歧途的,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了解。
所以李笑来老师说: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如反其道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三)关于更加缜密思考的辅助工具——语言
有助于形成更缜密思维习惯养成的语言:
“事实上……”
“……是一回事,……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而事实上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其实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他们也可能是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有害于形成更缜密思维习惯养成的语言:
“本来(原本)就是嘛”——这种句式在生活中只用于找最后的借口。
“我认为……”——没有人在意你的看法,大家想要的是事实。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为错误的观点做最后的抵抗。
“我发现……还是很有一些道理的!”——把垃圾当宝贝的唯一理由。
“要是……就好了!”——最浪费时间最无用的表达后悔的句型。
愿你我在不断思考中,不断精进。过去的事情无法更改,现在的烦恼无济于事,我们只要努力就好,因为只有努力,才可以使我们达到相对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愿你我,一直走在接近完美的路上。
7376~Aries~半夏光阴 橙子学院码字岛的第三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