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网友谈论到中国网红的事,他不知道怎么着突然提议让我去当网红,但人家网红也是很漂亮的,我回了一句,又不好看,当什么网红。但他说,不好看没关系,要的是我农村的生活环境。
说实话,我还真的只是看看牛在地里吃草,没有放过,看见牛“噗嗤噗嗤”喘着气,甩着长长的牛鞭,我扭头就跑,万一它向我冲来了怎么办?估计我就惨死在牛蹄之下。
我和他瞎扯着,但是,不知怎么了,那些童年的记忆仿佛一下子鲜活起来,那就像泥土一样覆盖着的记忆种子慢慢生根发芽,从地里探出头来。
我的童年,有属于我自己独特的味道。虽然未必像彩虹糖那样,五彩斑斓,带着甜味。但我觉得他有点像风车,“哗啦哗啦”迎着风就开始旋转起来。
童年的记忆里没有手机,电脑,游戏等那么多人工智能的高端科技产品。我很庆幸,我的童年属于自然,属于花草万物。
每年的暑假,我都会跟着外婆到她家去。一个小小的村,四面环山。身上到处都是葱郁的树木,零星的山花,野草倒是茂盛。或许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偏僻的穷山沟。但那里,却是能让我想起来嘴角偷偷上扬的地方。
我喜欢光着脚丫子在田埂上面走,看看着风吹过稻田,一浪又接着一浪。空气中漂浮的是稻田的清香,稻田的喜悦。我甚至还能想到,稻田收割后脱壳成米,再煮成饭的香甜和满足。肚里嘴馋的蛔虫总是催促着我吃下一碗满满的米饭。学前班的老师教我们汉字“米”,大米的米。中午回家,我对妈妈说我要吃米。妈妈哭笑不得的看着我,用手指弹弹我的脑瓜,说:“应该是吃饭,米要煮成饭才可以吃,生米是吃不下去的。”那时的我可真傻啊,对待知识一知半解,这不,出笑话了吧。
我喜欢跑到山上去采些小野花,小树枝,然后把它插到竹筒里,放在桌子上,还总是拉来外婆,问她好不好看。有时,我会折下一枝青绿的柳,装在瓶子里。一手举着瓶子,一手挥舞着柳条,兴奋的大喊:“啦,我是观音菩萨,我要把你变成一头猪。”我可真不像一个女孩,太淘气了。还是一个坏坏的女孩子,要把别人变成猪。
我喜欢踩在凉亭那一条长树凳上,其实那就是一颗老树,村子里的人把它砍下,摆放在那里供人休息。农忙时节,到井边痛痛快快喝几口凉水,再坐到凉亭的树凳上,脱下头上戴着的草帽,捏在手里,扇一扇,夏日的那难得的凉爽便来了。仿佛再热再毒的太阳,也不能拿人们怎么地。或许是时间长了,坐在上面的人多了。树面倒也光溜溜的,裸露出本身的木色。我光着脚,紧紧贴着墙。走过来,走过去,每次想要很成功的走过去是不容易的。失败过很多次我才渐渐走的越来越好。或许人生就是这样的吧,跌倒了,再爬起来从头开始走,只是,人生没有那么多次。
外婆不让我在上面走,因为贴着墙,身上不免总是沾满许多灰尘。墙是最原始的属于乡村的墙,挖的黄色的泥,按一定的比例和成泥浆,放到模具里,晒上几天,再放到自己家砌的土窑里烧,熊熊的火光里,一块脏兮兮的不起眼的泥巴变成的一只只砖,砌起了一间间房子,一间间牛栏猪圈……一片土养一方人。厚实的土地让萝卜白菜各种农作物疯了似的长,就连山上的野菜,竹笋也滋润的饱满坚挺。牛儿大口大口的嚼着地里多汁的青草,小孩子在草丛里咬着熟的黑紫的野莓,大人们望着田里黄灿灿,沉甸甸的稻子笑眯了眼……
我喜欢趴在井边,看小虾小鱼在绿藻中,穿来穿去,相互嬉戏;我喜欢听下雨天,雨敲打着雨棚的声音,那是属于他们的演奏会;我喜欢追着外婆家的土黄狗,老母鸡,鸭子四处乱窜,吓得它们大声叫“嘎嘎嘎嘎”“咯咯咯咯”;我喜欢夏天跑下池塘采摘莲子,摸田螺,河蚌,要是运气好还能看到肥美的黄鳝;我喜欢……
现在,我有些明白为什么他会建议我把自己的生活环境拍视频发出来了,前一阵子,热播的《向往的生活》给了很多人来自心灵上的感动。繁忙的都市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压力与浮躁,有调查显示近40.4%的人希望远离喧嚣,避开拥挤,向往着从城市搬到农村,呼吸自然的空气,寻找内心的声音。这也是节目的初衷,我想,大概就是如此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大家所追寻的大抵不过一种平实原始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恬静自然,返璞归真,朴素真实。其实就是自然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