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
“讨好型人格”这个词,我是在《奇葩大会》这档综艺上了解到的。在那一期,年少成名的作家蒋方舟讲述了自己成长经历,她觉得自己身上有讨好型人格的特质。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识呢?这源于两次喝酒经历。我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喝酒,我也不喜欢喝酒,但我在前段时间连续喝了两场酒。
第一场酒是在一场饭局上,当席的领导们几乎每人面前斟满一杯白酒。我坐在他们旁边一桌,先给自己倒了杯茶水。但一想到邻桌的领导们会来敬酒,我这样会不会对他们有些不尊重?于是,我不顾内心小人的反对,给自己倒上了小半杯白酒,心想着喝这小半杯白酒就不喝了。可酒场上所谓“总量控制”往往是一句戏言,领导们轮流来敬酒,我喝完半杯还有半杯(我没好意思拒绝)。整场酒局下来,我喝了不少白酒。
另外一场酒是在KTV包房里。朋友结婚,晚上邀请我们唱歌。我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先敬了一下新娘。接着新郎朋友端着酒杯来敬我,我正想用白开水敬他,结果朋友已经倒好一杯酒递到我面前。我愣了一下,心里嘀咕:今天是朋友大喜日子,再怎么说也得给朋友点儿面子。我随便喝两杯啤酒不碍事的。结果,我一喝就有其他人来敬我酒,我当然也得回敬一下别人。这么一来二去,我又喝得晕晕乎乎。
我跟别人喝酒,是为了给他们“面子”,也让我有“面子”。但就是这些“面子”,让我不喝酒的承诺变成玩笑话。
其实,我并不是脑海里突然就出现“讨好型人格”这个概念的。回想一下过往,我也存在讨好别人的行为,只不过我当时并没有这方面意识罢了。
读大学的时候,我宿舍里有一位东北人喜欢玩游戏,但他并没有买一台电脑,他基本上用我的笔记本在玩游戏。有时候我想用会儿电脑,还得求他给自己一点儿用电脑的时间。其实我心里很纠结,我不喜欢他在我电脑桌上一坐坐几个小时,但我仿佛觉得这样就能跟他搞好关系,避免冲突。
我为什么会出现讨好型人格的行为特征呢?主流的解释是在童年时期,小孩子的原生家庭出现了问题。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关系长期僵化,小孩子在夹缝中生存。为了消除孤独寂寞,得到更多安全感。小孩子只有不断地讨好父母,以乞求那份来之不易的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讨好别人”的行为特征。
但我这一行为可能跟我父亲有点儿关系。他是一个喜欢把情绪装在心里的人,面对别人的请求,他也基本不懂得怎么拒绝。我的这些行为模式可能是从他身上学来的。
其实,“讨好别人”这种行为模式,在我身上已经消弭了许多。我现在工作了,有时候单位里的人说了一句让我不爽的话,我会立马怼回去,不顾忌所谓情面。
可是,这两场酒让我发现,“讨好别人”这一行为模式并未离我远去。要想彻底摆脱它的阴影,我得花上好多年光阴(也许一辈子或多或少都会受其影响)。
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我摆脱这一行为模式呢?我查了下网络,找到了对我来说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这个解决方法分为心态部分和实操部分。
在心态方面,我得首先明确一点:对方如何对待你,本质上取决于你个人价值。你对别人的任何讨好行为反而会让你减分。
接着,真正的改变来源于实践。我得意识到这一点,停止讨好任何一个人,付诸行动,表现出适当的高姿态。
最后,改变需要时间,改变并不轻松。
在实操方面,我可以培养一个爱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学一项新技能/提升自己现有技能水平。
这也许会让我内心获得充实感和满足感,不再需要以讨好别人的方式获得。
还有一种方法叫“预演反应模式”。还拿我举例子,具体来说就是预演一种让我难以拒绝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面,想好自己需要说的话,需要做出的行为。这样,下次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不至于手足无措,就不至于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了。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方法,有这类行为模式的朋友可以借鉴一下。文章写到最后,我用蒋方舟和马东在节目中曾说过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祝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出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