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简介
「001」是院长的一位同事,院长一度认为,她是「丧」的代言人。她的眉毛在中间挤成一团,嘴角往下耷拉着,如果不小心从身后路过,会感觉有一道寒气袭来,让人不自觉心头一紧。
侧面了解过她的身世背景,也并没有苦大仇深似韩剧的剧情,人为什么要活的这么烦恼呢?《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告诉我们:八成是思维方式除了毛病。
本书的作者是草薙龙瞬,一个日本和尚,人称「东大名僧」。顾名思义,此人曾经在东京大学读过书。厉害的是,此人中学便退学了,后来是通过自学进入东大法学部,毕业后似乎做过一段时间公务员。后剃度出家,先后到缅甸国立佛教大学和泰国僧院留学。
可见,他显然受到的是南传佛教的影响。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并不谈及「宗教的佛教」,而是宣传「改善生活的方法」,致力于将佛教本质运用于生活工作之中。很聪明,不愧「东大名僧」的称号。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就像他所宣扬的佛教思维一样,非常简单干净。人生的烦恼如恒河之沙,书中化繁为简,以「佛系思考法」为利剑,破除一切烦恼。
02 本书亮点
我们每天都会因为很多事而烦恼:生活有压力,学习没效果,工作不满意,关系不和谐……
亮点一:直面
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财产有多少,能力有多强,事与愿违的事总是会伴随左右。佛陀说人生和痛苦相伴,这是永恒的真理。
存在的就是存在,接受它的存在,才能进入第二个阶段:审视它出现的原因。
就好像面对一颗有毒的果树,傻瓜不信它有毒,一般人躲得远远的,智者承认它毒,并从这毒果中提炼出救人的药剂来。
烦恼看起来有种种原因,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心灵的反应。就是说,只要能避免不必要的反应,人生就会变得轻松自在。佛系思考法,就是停止心灵多余反应,摆脱烦恼和痛苦的方法。
反应又源自哪里?源于追求快感的「索求之心」。「索求之心」可以细分为7种欲望:生存欲,睡眠欲,食欲,性欲,懒惰欲,感乐欲,承认欲。
现代社会,承认欲是人类特有的欲望,我们在意他人看法、嫉妒、争强好胜、渴望成功都是这种欲望的表达。
亮点二:觉察
任何「做」,实际上都是在进行「心灵的反应」,要想不烦恼,就是什么都不要「做」。准确地说,叫「不做而做」。
「不做而做」,指的是不对索求之心反应,而只是不断确认索求之心的存在。
打一个比方,当因为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产生愤怒时,「不做而做」就是不被愤怒控制去骂人、发泄,而只是确认自己「我现在愤怒了」这件事。
有三种方式可以达成这件事:
1、用语言来确认。给内心状态和外在行为贴上语言的标签:「我正在悲伤」,「我在扫地」,「我在写文章」。实际上,这就是日常禅。
2、意识到身体的感觉。手握紧时,感受手握紧的感觉;坐在沙发上时,感受屁股与沙发接触的感觉;呼吸时,感受空气进入鼻腔的感觉。实际上,这就是动中禅。
3、给内心状态分类。把所有的念头按照三大类进行分类:贪欲,愤怒,妄想。被欲望驱动的状态就是贪欲,不满和不快的状态就是愤怒,构想某些事物的状态就是妄想。
亮点三:自我认知——不判断的心
从世俗谛上说,佛陀是有判断的,他的标准是:真实的,有用的。
我们的判断却常常是妄想。对外界的判断,常常陷入「对」与「错」。当「我是对的」这个念头一起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妄想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执着于对自己的判断,往往陷入「我不行」、「做不到」这样的消极判断里。
应对消极判断,并不是要「我能行」这样的催眠和所谓积极思维,也不是设法让自己「充满自信」。而是应该从当下入手,看看现在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自己打算做什么。
把当前的事情办成一件,再办成一件,这样才会找到真正的「自信」。
亮点四:人际关系——分心术
认为对方跟自己想法是一样的,这是个妄念。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往往源于这个妄念。
为了避免相处中的烦恼,可以采用「分心术」:将心一份为二,半份对外界,半份对内心。
对外界的半份心不用于反应,只用来理解,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如果弄不懂,就去问清楚,直到准确把握了对方的意思。
对内的半份心,用来观察自己的「内心反应」,对对方说出的话,是愤怒、失望还是怀疑。只是观察,不让它有机会启动,从一开始就做到「不动心」。
亮点五:人生的五种障碍
1、追求快感的心。沉迷影响、声音、气味和触觉,包括电视节目、漫画、网络、美食等等娱乐。适当的体验无可厚非,而连续几个小时的沉浸其中,却不去完成手上的工作,就是障碍了。
2、愤怒。愤怒可以产生力量,但是如果习惯于从愤怒中去汲取力量,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易怒,而在暴怒中做出的事情是很可怕的。
3、无精打采。困乏、懒散,什么都不想做的状态。
4、浮躁。充满杂念和妄想的一种状态,心不安静,往往是受外界各种刺激太多导致。禅修是很好的调整方式。
5、怀疑。对未来和人生产生各种消极想法。
03 解决方案
回到「001」这件事情上,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或许我们会想,去教会她这样的思考法就行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思考方向,我们学会知识和工具,应该致力于改善自己的心态,以更加适应外界环境,而不是指导别人,让他们来适应我。
在任何关系中,都要记住的法则是:谁不舒服,谁改变。在这个关系中,不舒服的人是我。
后来,在跟她沟通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分心术」。一面努力弄懂她的意思,一面观察自己因为负面语言而勾起的不悦反应。
每次做完这个练习,我都会笑着想:
也许,她是上天派给我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