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听的歌声,浅浅的乡愁
我从未去过草原,但听素有“草原夜莺”之称的歌唱家德德玛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我无比动容,她那醇厚悠扬,婉转、美妙且动听的歌声瞬间把我带到草原。我如沐春风般被滋润着,仿佛就置身于辽阔的草原。草原,并非是我的家乡,但我却深深为之眷恋和向往,我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亲自踏上这块美丽的土地,骑马放猎,纵情歌舞,哪怕只有一天我也便知足。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浏览视频,突然看到了一个关于描绘家乡的综艺节目,名为《传承者》。片子时长约8分多钟,主要讲述的是歌唱家德德玛和他的学生包田宝共同演绎,由席慕蓉作词的经典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后,台湾诗人席慕蓉诉说乡情的片段。主持人问席慕蓉“在这个歌当中,我们听到这样一句歌词,漂泊的孩子找到心中的家。这漂泊的孩子是否指您自己呢?”席慕蓉动情地说道:“是的,整首歌其实就是我的自传”。方才了解,原来著名的台湾诗人的家乡是在内蒙古,她小时候还会唱蒙古歌,可惜之后辗转各处,不断学习新的语言、文化,才渐渐疏远,但她始终没有遗忘家乡的一切。
她说她后来下定决心要学蒙文字,蒙文老师教她写自己的名字——席穆伦,也是她的族姓席连勃。后来她回忆道,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后回来写日记,发现如果一个六岁的孩子上学后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一定会夸他,但是六十多岁了,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父母亲也不在了,还值得庆幸吗?还值得庆祝吗?她哽咽地问自己。她说,后来想想,还是应该高兴的吧。
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我潸然泪下,谁不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谁又没有乡愁?伤感的是始终回不去的遗憾和无法寄出的问候。原来乡愁就是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我们从年轻的时候就背上一身行囊,告别父母、妻儿,为理想、为讨生活,不断迁徙、辗转各个地方,作为“打工人”的我们时刻都在惦念家乡的一切,有时我们似乎过于疲倦,是忘了也是不敢向远方的亲人诉说心中的苦闷,只能把这浅浅的乡愁,深深埋藏在心里。
每逢佳节倍思亲。大概也只有春节的时候,无限的挂念才会化作行动,任他脚下道路多么崎岖坎坷,也毅然奔赴久别的家乡。青年歌手毛不易在歌曲《一荤一素》里唱出了心声:“太年轻的人,他总是不满足,固执地不愿停下远行的脚步,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忘了回头看,她有没有哭。”有些遗憾,他自己一路打拼,但最终没能等到母亲见证自己的成功,母亲因为癌症扩散去世了,去世之前还牵挂着他,她觉得儿子没有结婚,就说他没成家,没有家。毛不易把怀念写入歌中,用温暖而细腻的声音将这首歌送进每个人心里,所听者无不动容、落泪。
席慕蓉在节目里说:“乡愁是什么呢?它有很大一部分是人本身生理和基因上的,是祖祖辈辈生活的记忆,故乡也会一直跟着你走到很远的地方”。主持人问:“那您现在还有漂泊感吗?”“没有了哎”席慕蓉欣喜地说道,尤其是坐在德德玛老师旁边,她感到自己回到家了。
2.音乐的魅力无限,经典就在自己的心中
总有一首歌会唱进你的心里。那些悠扬动听的旋律和美妙的歌词,让你觉得这就是经典。这首《父亲的草原母亲河》通过这样的演绎深深走进我的心里,我时刻准备着要赴草原之约。音乐的魅力是无穷有力量的,它能让你在聆听的过程中很快身临其境,优秀、经典的歌曲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代入感,能瞬间引起听众的共鸣。
如台湾前文化部长著名作家龙应台在作主题演讲《一首歌,一个时代》里关于经典的阐释:“所谓的经典就是超越一切假造的规范和强加的意志而普遍触及到人们内心最为柔软的那块地方,一定称之为经典。”
她在现场演讲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她询问在座的观众们自己有没有一首学生时代的启蒙歌曲时,坐在第一排的香港浸会大学的副校长周伟立教授用并不标准但清晰恳切地答道:“我想是我上大学时,很多师兄带我唱的《我的祖国》”,龙应台此时愣了一下,她很惊讶,是吗?怎么唱的?于是,台下有人用生硬几乎走调的声音高声唱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最后全体师生共同“演绎”了这首歌曲。
龙应台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她眼里的这样一首听似“红歌”的歌曲,传唱度竟然那样高,她弄不明白?为什么香港的学生都会唱?我想告诉她,这不仅仅是歌曲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是一种共同的认同和归属感,这动听的旋律演奏出我们每个人自己心目中那朴素温暖的家乡情怀,是英雄祖国永远美丽、宽广、辽阔的“一条大河”。
3.不朽的才是丰碑,永远不要忘记家乡的河流
今年10月是朝鲜战争,也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电影《金刚川》作为献礼篇,因时间紧、任务重被三位导演“掐着时间”搬上了大荧幕。很多人看过影片后并不认为电影有多精彩,这其中多角度的视角、重复的镜头、拖沓的剧情没有为部分观众所引起共鸣,反而获得很多诟病。事实上这也很正常,所谓“见仁见智”,一千个人演“哈姆雷特”,有一千种演法,每位演员诠释的也各不相同,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我要着重指出的是,电影所表现的应当是一种氛围和感染力,它并不需要去刻意营造,而是让每个普通观众自己走进影院去亲身感受,伴随着剧情欢笑或感动抹泪,由自己体味、评判,这本来就是一种创造,不必去深究影片本身的质量究竟有多高,好的电影是观众的口碑而不是商业价值,这就足够了。
这部电影演到最后搭“人桥”的那段,当《我的祖国》旋律一出来,我眼泪忍不住又落了下来,泪水如潮水般不断涌出。我看到周围的人和我一样,都在用手擦拭。影片中为了让战士们跨过那座早已被美军轰炸的面目全非的“桥”,人们硬生生排成一座“人桥”,有些只是十七、八岁的孩子难道他们不知道危险?我被深深地震撼着。
为什么总有这样一首歌曲唱进你的心里?是源自于你内心最柔软真实,不被意志和规范左右而产生共鸣的情感。《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歌曲创作于1956年,这首60多年的歌曲为何至今被人传唱,且久唱不衰?导演沙蒙曾告诉词作家乔羽,创作的这首歌曲,没什么要求,希望以后电影没人看了,但你的歌依然有人唱。
歌曲本身就有力量。事实上,正如导演所认识到的,电影大部分都不记得了,但歌曲至今流传。无论是歌唱家郭兰英或是其他演唱着演唱、演奏这首歌曲,无论用什么方式去演绎,只要旋律一出来,就会引起共鸣。
这首富于完全感染力的歌曲,深深的走进了中国人民的心里。因为那背后是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每个人温暖美丽的家乡。
有人问乔羽说:“看您的歌词里的头一句好像写的是长江,那您为什么不用长江万里波浪宽或是万里长江波浪宽,而是用一条大河呢波浪宽呢?”。乔羽动情地回答说:“就全国范围来看,住在长江边上的人毕竟是少数,很多人都没有亲眼见过长江,但无论你出生在何时何地,家门口几乎都有一条河,即使是一条很小的河流,在幼小者的心目中也是一条大河,无论将来你到哪里,想起它来一切都如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