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海棠之事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桃花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为“海棠诗社”结成后的初次吟咏盛会。
海棠是蔷薇科苹果属多种植物和木瓜属几种植物的通称与俗称。有白色与粉色红色、单瓣与重瓣等诸多区分,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习称“海棠四品”。而白色海棠花则为蔷薇科苹果属,冰清玉洁、不染纤尘,自古便为人吟诵。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提及人生三恨: 一恨鲥鱼多刺 ,二恨海棠无香 ,三恨红楼未完。
而从这未完的红楼中对白海棠的吟诵,也可管中窥豹,了解各人心事与曹公的审美旨趣。
在此次初步练笔中,探春、宝钗、宝玉、黛玉各作《咏白海棠》一首,后来湘云又作了两首。
从每个人的诗文中都能得到丰富的信息,但我们此次先择其精要,暂且分析宝黛钗三人之作。
咏白海棠——蘅芜君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钗别号为蘅芜君,是李纨所起,因她住在蘅芜院,又端庄自持,宛若君子。蘅芜也是楚辞中常提到的香花香草的名字。而她这首咏白海棠,更是表现了她的大家闺秀典范。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珍重芳姿”四字,便点出了宝钗的端庄自重与冷淡正派之美。“昼掩门”:就连白天都要关上房门,不仅合乎礼节,而且,她的心,也是这样常常关闭,不轻易与外人吐露。在楼阁草木前,一位佳人,娴静优雅,自携手瓮,轻轻浇灌圣洁美丽的海棠花,同时浅斟低唱,这场景是多么的雅致美好!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白海棠洗尽了胭脂的浮华,得来了冰雪的纯净,在秋天的石阶上尽显自己高洁美丽的身影,而她的灵魂,也如冰雪一般,纯洁无暇,却也如冰雪一般,寒冷而无温度。洗尽胭脂,方得自然本真之美。
宝钗素不喜香,亦不爱装饰,屋子里“如雪洞一般”,用的药也是“冷香丸”。她如同冰雪一般,虽然美丽无暇,但冰冷刺骨,不近人情。表面上,她与大家相处的甚好,也关心帮助每一个人,比如金钏儿投井后她不忌讳的拿出自己的衣服给逝者穿,不同他人一般鄙视备受冷漠的贾环等,,,可这并非出自真心,不过是按照从小接受的封建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罢了,她不认识不关心金钏儿,也不喜欢贾环,却可以借前者讨好王夫人,凭后者不得罪难缠的赵姨娘母子,为她的未来赢得一些筹码。
当然,宝钗也可能并非从利益出发,封建伦理纲常早已内化于心,她从本身的端庄贤淑角度自发自觉的帮助别人。
但这种道德,是片面的不完善的,她并未对投井枉死的金钏儿表达丝毫怜惜,却在“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一回中嫁祸于黛玉,此等名媛淑女,确实存在一定的伪善与心机。
她“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她借此可以和大家都合得来,却难以得到任何人的真心。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淡极始知花更艳”,“任是无情也动人”两句,用来形容宝钗再巧妙恰当不过。
宝钗为人很“淡”,却让人怜惜让人钦佩,比那些花红柳绿的女子更胜一筹。为了家族,为了大家的期望,她牺牲了太多太多。
宝钗在“寿怡园群芳开夜宴”中,抽到的是牡丹,牡丹国色天香、端庄优雅,“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又像酷爱牡丹的杨贵妃一般,有一种丰腴之美。
可是“愁多焉得玉无痕”,宝钗也有自己的心事与忧愁,她的哥哥是个败家子,她寄希望的宝玉并不上进也并不爱她,贾府内暗流涌动,而薛家早已大厦将倾~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在《终身误》一曲中,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把宝钗比喻为“山中高士”,可见作者对宝钗还是很钦敬的。
可是“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表现出宝钗不过徒有虚名而已,他和宝玉的婚姻,貌合神离,难以幸福。
宝钗对宝玉,应该是有爱的,是一种理性的克制的爱,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她不由自主地接过袭人的活儿为宝玉拿起针线,,,可是,这种爱,更像是母子之爱,慈爱端庄的母亲与顽皮可爱的儿子而已,宝钗是佳人,宝玉却不是适合他的君子。
如冰雪一般的宝钗,纯净无暇,却又不近人情;如空谷幽兰一般的宝钗,清静雅致、默默吐露芬芳;如牡丹一般的宝钗,美丽端庄,却缺少个性与乐趣。
人人,敬, 而远之。
黛玉别号为“潇湘妃子”,她居住在幽静冷僻的潇湘馆,园子里是一片苍翠幽雅的湘妃竹,她与湘君的两位夫人娥皇与女英一般,敏感多情,终日垂泪。
众人皆已交卷,唯黛玉未落一字,于是在李纨的催促下,黛玉一气呵成,尽显其敏捷才思。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首句的“半卷湘帘半掩门”,随性自然,完全不同于宝钗的“珍重芳姿昼掩门”。黛玉很任性,不做作,很真实,不虚伪。这便是她与宝钗的不同,她与宝玉,完全是因为爱,而非为了什么家族的兴盛。她与宝玉虽心心相印,却并无任何越轨行为,她的爱,是人格之爱,是灵魂之爱,而非世俗之爱。
“碾冰为土玉为盆”一句,想象奇特,更表现出黛玉的洒脱自然、又冰清玉洁。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偷”“借”二字,精妙传神,令人叹服,也只有黛玉有这样的想象力与勇气,才能写出这种别具一格的机智可爱诗句。 同为类比,却极致的表现了白海棠的纯白与高洁。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此句不仅想象奇特,由白海棠想到月窟仙人与秋闺怨女,广寒宫里的嫦娥与秋天里的怨女不是在一个人缝补衣衫,就是在擦拭眼泪,更表现了黛玉的孤独与伤情。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此时她与宝玉常常闹矛盾,正面临爱情与人生的多重困境,含情脉脉却无人倾诉、无人理解,不由得黯然神伤,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一天又过去了。
夕阳西下,西风萧瑟,有一美人,瘦骨纤腰,凭栏远眺,愁肠百转,柔情似水,不觉时光渐逝。
咏白海棠——怡红公子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宝玉别名为怡红公子,居住于怡红院,怡红公子与潇湘妃子正好是一对儿。他的这首诗虽被评为最末,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这句诗和《终身误》一曲一样,同时写宝黛两人,互相映照。
出浴太真是说杨贵妃得宠,赐浴于华清池,暗喻宝钗,宝钗丰腴稳重,有让宝玉看了都都想入非非的“雪白一段酥臂”,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丰腴之美;
捧心西子则是越国美女西施捧心的故事,暗喻黛玉,黛玉多愁多病,形销骨立,是个纸糊的美人,一阵风都可能吹倒,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病态之美。
这两种美,各有千秋,都令人动容。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这两句应该是写他难以割舍的林妹妹,经过了前面的一系列事件,宝玉对黛玉的爱逐渐明晰,逐渐专一,也愈加深重刻骨。在大观园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乱花渐欲迷人眼,宝玉天生一段痴情,也曾流连其中,意乱情迷,,,但是,走过万花丛中,他最终发现自己所深爱的,一直是那朵纯真自然的出水芙蓉。
黛玉优点很多,缺点也很明显,她多愁多病,心眼小儿,爱生气,爱嘲讽人,和宝玉也常常置气,但是这样的林妹妹,却是宝玉怎么都割舍不下的,一两日赌气不见,宝玉就似傻如狂,屁颠屁颠地跑去林妹妹那里道歉赔罪,送温暖献殷勤。宝玉爱林妹妹,不仅是因为林妹妹的才思过人、超凡脱俗、率性自然,更是爱林妹妹的缺点。因为在乎,因为真心,林妹妹才“情重愈斟情”,才会激发自身的不安全感和已有矛盾,才会回想过去考虑未来,因而感时伤世、春恨秋悲,担心无人为自己的终身幸福做主。
这样的林妹妹,敏感聪慧,很像她逝去的母亲贾敏,也让贾母又怜又爱、放心不下。那样的宝钗,八面玲珑,却掩饰自己,表现的清心寡欲,不似尘世中人,让看破世间浮沉的贾母感觉不像个女孩儿该有的样子。
最终,李纨认为黛玉的诗虽风流别致,终不及宝钗的诗含蓄浑厚,因而把哀而不伤的宝钗之诗评为第一。而宝玉对于自己的诗被评为最末并无异议,只觉得“蘅潇二首还要斟酌”,在宝玉心中,并不喜欢珍重芳姿的大家闺秀,而认为潇洒自然、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才是最好的啊!
海棠一诗不过数言,却是一首首严格限韵的律诗,各诗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映照,又要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与思想,曹公的文学功力深矣!我等实钦佩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