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时代
后三国,就是南北朝后期,北边的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再加上南边的南朝。在这个一时期,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创新,都被后来的隋唐大帝国继承下来了,于是才有了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大唐盛世。
北魏孝文帝迁都
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奶奶冯太后是历史上著名的女人,几下就把想动小皇帝的大贵族们干掉了。可冯太后掌权不符合祖制,所以她必须在贵族之外,建立自己的官僚系统才能控住局面。可建立官僚系统这种事,只有中原汉人才擅长,所以冯太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
孝文帝对儒家很有感情,亲政之后过了三年,就把首都从原来在长城沿线的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迁到了河南洛阳。并想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压制这些军事贵族,因为远离他们的大本营是最有效的方法(类似于西罗马帝国迁都拉文纳)。
北魏主要的军队驻守在帝国北部靠近长城的六个军镇,分布在今天内蒙古地区,离原先的首都平城比较近。
孝文帝连蒙带骗,把一部分军队和贵族们带到了洛阳,之后迅速地推行全面汉化的政策,要求跟他一块迁移过来的鲜卑人要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与汉人通婚。
拓跋宏犯了和符坚一样的原则错误
北魏的成功统一在于建立了合理的二元帝国,即依靠中原的经济税收养活军事贵族并保护国家安全。而这些汉化的改革意味着,皇帝不再认同鲜卑人的身份,转而要放弃各种鲜卑人的习惯,把帝国转化为汉人国家。这对鲜卑军人们的自豪感是个巨大打击。
迁都后没几年,孝文帝就去世,六镇官兵们发生暴动,北魏王朝也就很快土崩瓦解并分成了东魏和西魏,再加上南边的南朝,这就是所谓后三国时代。
东魏和西魏
怀朔镇是北魏六大军镇之一,离今天内蒙古包头市不远,有个叫高欢的小兵他看到洛阳的乱象,认定天下即将大乱,他回到怀朔散尽家财募集英雄。后来就是他主导成立了东魏并更名为北齐,定都邺城。
武川镇也是六军镇之一,离今天的呼和浩特不远。武川镇出来了另一个英雄宇文泰,他主导成立了西魏,定都长安。
北齐的核心是中原地区,人口和财富都更多,本来是更有优势的。但高欢看到了魏孝文帝改革带来的问题,他为了避免鲜卑人离心离德,就使劲把帝国往鲜卑化的方向拉。鲜卑军人们是高兴了,但是,这就没法充分动员起汉人的力量,结果东魏人多钱多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
宇文泰复周礼
宇文泰主导的西魏就是隋唐帝国的母体。
西魏的主体在今天的陕西关中地区,人口和财富都没有办法跟东魏相比,宇文泰不得不想方设法把手下所有人的力量都充分发挥动员起来。
宇文泰搞了个很有想象力的办法“复周礼”。
复周礼,这是儒家文化的最高理想之一,于是一下子就收服了汉人的人心,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比谁都强的正统性。无论是北齐还是南陈,谁都没有我的正统性强,因为你们都没本事恢复周礼。
更有意思的是,宇文泰的继任者还把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了,在篡夺了西魏的皇位之后,新建立的国号就是周,史称北周。
周礼,是周代早期贵族们的行为规范,是一种由贵族主导、兵民一体的社会秩序。
在中原,贵族先是被君主们碾压(战国变法和东汉重用外戚),后来出现的世家大族也很快都堕落了(东晋的腐化儒学),这种情况下,要复周礼根本就没有社会基础,因为没有贵族阶层的存在。
在草原上有现成的军事贵族,只要把他们的身份用周礼来重新规定一下,再依照周礼,把汉人也都整合进来,整出个兵民一体的结构,复周礼这事大致就成型了。
宇文泰把武川镇军事贵族的封为柱国大将军,下设大将军,大将军下面再设开府,一共有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由此形成了府兵制。
府兵制是北周,以及后来的隋朝一统天下的重要的军事基础。府兵制当中的那些军事贵族,被称为关陇贵族集团,是隋唐历史中,举足轻重、影响帝国命运的一个群体。
国民岳父: 独孤信
独孤信是宇文泰封的柱国大将军之一,他的女儿们嫁给了前后三个朝代的皇帝,这是三朝帝国的岳父。
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就是北周的开国皇帝;他的小女儿嫁给了大将军杨忠的儿子杨坚,就是后来的隋文帝;他的四女儿,嫁给了另一位柱国大将军李虎的儿子李渊,这就是唐太祖。
历史的车轮飞快的运转着,北周以富有想象力的混一胡汉制度,征服了北齐,一统华北。随后,杨坚取代了北周建立隋朝,又一鼓作气征服了江南的陈朝。自东汉末年,已经分裂了近四百年的东亚大陆,终于重归统一,并最终形成了大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