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看了日剧《卖房子的女人》。以前很少看日剧,前段时间,芒果TV新推出了几部日剧,看过之后觉得日剧绝对完爆傻白甜韩剧。现在,做什么事情就想喊:go go go。
本剧讲的是一个叫做三轩家的房产女销售员卖房子的故事。一共十集。十套房子,每一套房子作为一段故事的引子,卖房人、买房人、房产销售员三者围绕房子展开的故事。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优秀的销售人员如何销售房子,打中每一位用户的“三寸”,最终完成销售;也可以看到一个房产中介销售科团队里每一个人对工作不同的状态,在遇到一个格格不入的同事后,每一个人是如何受到影响,极好地诠释了近朱者赤;还有每一套房子承载的家庭故事,让我们了解普通日本民众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我谈谈看完后的收获。
最大干货,改变了一些观念。以后在租房或卖房前,我会用心布置一下,除必要硬件外,多一些软装饰。打破旧观点,房子又不是自己住,何必再花钱去收拾,我本来就是要赚钱,为什么还让我在赚钱之前花钱呐?其实一些小的投入,换来的可能是翻倍的增值。通过一些小细节更好的打动租房者或者买房者。在双方交谈时,多问问租户或者买方的需求,及时又准确地找到房子与他们的互通点。毕竟租房和买卖房产,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是一个相当磨人的事情,事先多做一些功课,可以省去不少气力。
作为前销售人员,我在剧中找到了我的影子。以前我只会简单粗暴地卖东西,从来没有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思考他们的需求。从来不思考,可以说懒得思考。嗯,你来了,我有产品,好,价格合适,那下单吧。这就是为什么业绩不好的原因了。仅仅看价格下单的客户,下一次也会因为价格需求的变化直接把你Pass掉,长此以往,手中的客户会逐渐流失掉。
剧中三轩家主任,口头禅就是“没有卖不掉的房子”,为什么会有这般自信。每一次接到卖房者和买房者的需求后,必先彻彻底底,下足功夫去了解他们,像侦探一样调查个底朝天,找到客户的真实需求(注意是真实需求,在销售过程中,很多人最初说出的要求往往会掩盖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在销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主要工作,那剩下来就是配对,匹配买房人和房子喽,打蛇打三寸,一抓一个准,房子就这么卖掉了。我最近炒股也是这样,事先花功夫研究公司情况,符合要求的,在合适的价位买下来。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发酵了,待股价涨到自己预定范围卖了就可以了。功夫要下在刀刃上这句话都会说,但如何做?是不是该深度思考下。
扯跑题一会。正因为这样,三轩家主任把不好卖掉的三层小户型房卖给了一对极简主义者和重度收纳癖者的情侣,一楼是极简主义男朋友的空间,二楼是两人共同活动空间,三楼是重度收纳女朋友的空间,大家互不干扰且能共存;把两套门对门的公寓卖给了一对老年夫妇和一个啃老+蜗居的中年老儿子,父母在世双方门对门的生活,父母去世后,另一套房子作为租金可以养活常年蜗居不出门的儿子;把一套价值1.5亿的独门独院的大房子,用3亿的价格卖给了电器公司的会长,打动会长的是原房主的厨房有手工制作的锅炉(也就是咱们农村用的柴锅,需要烧柴做饭的炉),因为只有这种锅才能烧出妈妈味道的米饭。而3亿房款正好可以让卖房者还清自己的债务。这样的卖房例子还有7个、每一集都是一个案例。
所以,销售的核心是什么,找到用户需求,打动每一位用户的刚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刚需刚需刚需。再加上好的产品,以及销售人员的个人魅力、信任值等等其他附加因素,一桩生意就拿下了。
接下来谈谈我看到的工作态度。在这个房产中介销售科,一共八个人。兢兢业业的科长,像夹心饼一样,唯唯诺诺执行上层的指示,担心员工投诉而有些讨好似得管理员工;帅气十足,自信且自负的销售前冠军足立(三轩家主任没来前的冠军);在公司数十年临近退休,得过且过活成老油条的布施,看透一切,知道自己费点劲就可以做好,但就是不想做,及格就可满足;什么都不懂但有一颗上进的心,苦于不知道怎么用劲的威野;还有天天上班浏览化妆品网站,一套房子也没有卖过,遇到困难就对课长喊累的大龄单身女青年白洲;做小三的办公室文员,只做文员的活,文员以外的活坚决不做,生怕自己吃亏了。让我想想还有谁?办公室存在感极低的XX,老实但没有本事的存在,还不积极上进;最后一位是自己没能力,看到有能力的同事,开始拉拢其他同事一起来抵制有能力的同事,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也懒得去查了。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办公室浮世绘。
有意思的是,这八个人,在遇到了三轩家主任后,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至于什么变化,去看了就知道了。
而我,透过放大镜,也发生了变化。对曾经的自己,呵呵。学习三轩家主任身上的闪光点,专注,用心,认真,简单,嗯,就是这样,做好每一单生意,照这么做,时间会告诉你答案的。
其实,成功就是这么简单。如同我们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此生一样。光知道道理,不去做,做了不去坚持,不去总结,不去更新升级,当然过不好了。
什么都别想了,赶快GoG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