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如果你有1000万欧元,
你是买1栋巴黎的五星级酒店,
还是买5家高速边上的汽车旅馆?”
---高盛公司面试题目
通常大家能想到的回答,不论是支持购买或经营哪一种资产,大多是围绕着这样三个视角展开的:
--经济收入或者投资的回报;
--品牌效应和商圈;
--管理的难度和将来生意拓展的可能性。
从这些角度出发,只要你思路清晰表述得好,就都是一个不错的回答,能够说明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性,不过依然是中规中矩的回答。
现实世界没有对与错的答案。只有好不好的答案。
以下从专家和投资经营者的两个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能够给我们在生活其他方面的决策提供借鉴和指引.
Part.1
学院派或专业人士思考路径:
如果想在如今的丛林法则竞争中脱颖而出,超越其他人,就需要从其他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比如以下4个出发点:
1. 情怀,比如讲我就是有志于打造一个世界第一的精品酒店,先不考虑营收。需要指出的是,巴黎的五星级酒店常常都不大,不要把它想成是北京、上海几百个客房的五星级酒店。
2. 责任感,比如,我就是要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因此5个汽车酒店可以雇用更多的人。
3. 兴趣爱好,比如,我就喜欢吃,买这家五星级酒店的目的,是开设一家米其林三星的餐厅。
4. 资产的流动性,买下几家小酒店,并不是为了经营,而是将它们略微改造升级后,卖给大型连锁店。
总之,要想脱颖而出,引起别人的注意,就要想到别人通常不会想到的地方,让人眼睛一亮。
总之,从利润、品牌、管理、人脉、稀缺性、分散投资等等角度分析,都足以证实你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且有清晰的逻辑。
Part.2
投资或经营者思考路径:
从实际操作来看,投资或经营就是为了在不确定性的风险和确定性的稳定之间寻求最优解——在巴黎买下一栋豪华酒店无疑是较好的答案。
从本质剖析,选择的理由有三点:1. 品牌溢价2. 文化价值3. 商品圈大。
位置决定见识,见识决定格局,格局决定未来,未来方为财富。
巴黎所在的位置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是国际四大都市之一。
这样的一个枢纽城市,每天都会有巨大的人员流动量,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社会高层人物,如商业精英、政界领袖、科技泰斗等。正巧,入住豪华酒店的,大多都是这些人。
恰恰相反,在马路旁的汽车旅馆里与社会精英擦肩而过的机会可是小了不少。
豪华酒店的品牌知名度可以降低旅客的信任成本,因此能获得溢价。不论在网上的搜寻结果,抑或是旅行社的口碑,都是人尽皆知大品牌,对于商务或是高档的旅宿的需求来说,品牌就代表品质保证。
反观路边的汽车旅馆,则需要靠旅客多次博弈,才能了解品质。吸引到的对象多是不特别要求服务的人,客单价自然有限。
见识即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其深浅主要取决于他/她所处的环境和周围的人群。在巴黎这样的文化大都市中生活,与形形色色的社会高层打交道所获得的见识,怎能与在僻静的马路边为疲惫的汽车客提供服务所获得的见识相提并论呢?
文化价值使豪华酒店自带光环。不必特别宣传,巴黎这个光环就加在酒店身上。很多产品卖的不仅仅是本身的功能,还有它背后的价值,赋予产品或服务额外的意义,就能订出超额的售价。
产品的价值不取决它的生产成本,而是需求的程度。
路边随处可见的廉价连锁品牌旅馆,是没有文化价值支撑的。位于巴黎的豪华酒店,自带网红气质和光环,具有较大的商品圈、可以扩及全球。(商品圈是一家商店的最大销售范围),位于巴黎的豪华酒店 ,能吸引北京的游客前往消费;然而位于北京的汽车旅馆,不大可能有巴黎的游客出现。
以『全局』和『局部』来看,这两者不仅仅是体量上的差别,而是模式上的不同。以品牌和文化,吸引全球的旅客消费。
格局是当我见得更多、看得更广的时候,格局就会变得更高。如果说以前的我是一只井底之蛙,那么我经营的这家豪华酒店就成了我从井底爬上大地的常春藤。
我会颠覆从前对世界的认知,对金钱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追求。
未来拥有这样的一个格局,我的未来便多了无数新的选项。我将不再受限于这家酒店,我完全可以卖了它,然后从头再来.
就像洛克菲勒所说的:“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我也可以去投资,去搞从零到一的创新。
金钱不等同于财富。
这些前所未有的选项,这些基于未来的无限的可能性,才是选择经营这家豪华酒店所带给我的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