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成功,如升职、推销产品、完成困难的任务、赢得比赛等;
2. 想摆脱抑郁、提高士气;
3. 事情发展不顺利,健康还出现了问题;
4. 想领导别人,激励别人。
如果对以上任何一条有需求,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说:你需要做个乐观的人。如果不乐观,工作和生活会是什么样?
第一次见到Louise 时,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温婉、爱笑、很照顾人。当时办公室里只有3个中国人,所以我们很快就熟悉起来。当某天她说曾一度患有轻度抑郁时,我大吃一惊。怎么爱笑的人,居然会抑郁?后来慢慢相处久了,我开始有些了解,她本质上其实是一个悲观的人。
有时她挂掉来自供应商的电话,就开始小声抱怨:“老天!装箱居然东西没装全。为什么老是要犯这样的错?!” 在和声悦色地与前来催货的欧洲同事解释完后,她会忍不住嘟囔:“干嘛总是那么较真?我也尽力在催了。宽容几天又怎么了?” 有时开完会回来,一坐下就叹气:“每次会都开那么长,都没时间干活了。”
客观地说,装箱物品不齐的事件顶多一个月才会发生一次。催促货物按时到达是德国同事的本职工作,他们也只是在达交不准时的时候,才会催。因为荷兰人很守时,绝大部分的会议会准时结束,只有少数出现特殊状况时才会延会。
虽然她抱怨时并不大声,也听不出愤怒,甚至还面带不以为然的微笑,但她的“老是”、“总是”、“每次”出卖了她。对不幸事件,将其归结为永久的事件还是偶发事件,是区别一个人悲观或乐观的重要标志之一。
把不好的事想成“永远”、“从来”、“总是”,把坏事当成是永久性的,是悲观。相反,把不幸的事想成“有的时候”、“最近”,把它当成偶发事件,就是乐观。
在对话中,我总感觉到她对自己当前的状况不满意。她觉得主管是个恶魔,事事都会刁难她。她甚至有点得意地告诉我,有一次跟恶魔主管有意见不合,她拍桌子转身就离开会议室,非常解气。她一方面想成功上位,另一方面,又无法真正获得领导层的青睐。我猜,她郁郁不得志的源头在此。可惜后来我离开了这家公司,也没有机会跟她再分享关于幸福的想法。
想要享受工作,乐观积极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而摆脱悲观,是可以通过练习乐观技术实现的。正如老塞所说:
只要愿意,就可以通过练习成乐观的人。
有趣的是,有些人是自己选择了悲观,不愿意转变成乐观的人。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因为他们认为乐观是傻乐呵或不负责任。二是因为他们认为悲观本身是有好处的,因为悲观的预测有时会与现实的结果相吻合。他们一开始就预测事情不可能会成功,而当事情真的失败,他们还会略为得意地说:“看!我早就说了吧?”
就这个问题,塞利格曼也有提醒:“不要盲目地、无条件地将乐观应用到所有的情境中,而是给你一个有弹性的乐观,以增强你对不利环境的控制力。” 比如以下情景,就不应该使用乐观技术:
1. 为一件有危险且不确定的事制定计划;
2. 为一个前途黯淡的人出谋划策;
3. 对陷入困境的人表示同情,一开始也不要用乐观技术,待信赖与共情建立起来后,再用。
那何时该使用乐观技术?一言蔽之,你可以先思考一下,是否能够承受失败的代价。如在工作群中想发个表情调动气氛,代价顶多也就是几分钟和无人回应的尴尬而已,这种情形下,可以使用乐观技术。而要计划去抢救如何深入一口20米深的井,去救一个不小心掉入的孩子时,就不应该使用乐观技术。
乐观技术的练习,我们可以参照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模式。这个模式已经经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是有效的,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已成功地帮助过成千上万的人。
当遇到不好的事( Adversity)时,我们的自然反应就是会不断地去想它,这些思绪很快会凝结成想法(Belief),且变成习惯。当习惯养成时,我们根本不会意识到它地存在,更不会去考虑它会带来地后果(Consequence)。这个后果往往会让我们放弃再尝试、沮丧不已。而放弃和沮丧,才是导致了我们失败的真正原因。D 是反驳,E是
第一步,认出A(事件)B(想法)和C(后果)之间的关系;第二步,看这个ABC模式如何在每天的生活中运作。
以Louise的例子来分析:
1.
A 中国供应商告知装船货物不全。
B 她想: 供应商无法遵守契约,她感觉千叮嘱万嘱咐,事情却总是不能按照她希望的方向去发 展。被忽视的感觉让她愤怒:“如果是老总来追货,你还敢这样不重视吗?“
C Louis很生气,挂了电话,开始抱怨。
2.
A 恶魔主管不尊重她的意见。
B 她想:主管不能从她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她的困难,处处为难她,还对她的各种建议冷嘲热 讽。这种不被尊重的感觉让她暴怒:“不就是欺负我没有靠山吗?他怎么对荷兰人就那么恭敬、不敢发脾气?!还不是挑着软柿子捏!”
C Louis很生气,拍桌子摔门而去。
例1,她希望希望每一次供货都是准时的,可实际上供应链就是个随时会掉链子的行业。“不准时达交”的背后,很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那一次的货物不齐全,追根到底,其实是年后有大批工人不按时返厂,工厂没有足够的人力去生产足量货物。工厂其实两三周前就已经知道无法足额供货,但又不愿意完全透露真正原因,就到了最后一刻才告知状况。整件事情,供应商是尽力了,也完全没有忽视她的计划。说到底,Louis所有的抱怨和愤怒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如果Louis能转换想法,认为工厂有偶发特殊状况,细细追问原因,或许能给客户一个交代,把事情处理地更圆满一些。
例2,她认为主管对荷兰人客气,对中国人恶意,并不完全合理。实际上一是因为主管英文或荷兰文可能还没有达到可以训荷兰人的地步;其二,就算他训了荷兰人,荷兰人如果错了会认错,没错会据理力争,事情说清楚后大家都不会放在心上,相处也容易;其三,主管对她印象不佳,也可能还因为她长期上班晚到早退,工作很会偷闲。而荷兰人是出了名的守时,工作起来也是非常投入的。那一次两人撕破脸,也是因为主管就她当天晚到1小时,说了她几句。她平时被说也不会那么愤怒,但那天因为刚跟男朋友分手,情绪本来就糟糕,一被念情绪就崩溃爆发了。其实当时的爆发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当时的糟糕情绪只是暂时的,但冷静下来后她虽然有些后悔,但也没去找机会去解释和澄清,结果导致心结越来越大。
要摆脱悲观,你需要把这些“不好的事”纪录下来,不必很长。塞利格曼建议做5个ABC案例就可以了。纪录完后,仔细重读,找出想法和后果之间的关系,那么你会清楚地看到,悲观的解释风格汇导致坏的结果,而如果你能反驳自己的悲观想法,转为乐观的解释风格,情况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做这个练习时,一要懂得转移注意力,二就是要反驳自己的悲观想法,分析出真正让你情绪不佳的原因。
乐观的人,成功会来得更容易一些,因为你不需要跟自己的负面情绪打架。乐观的人,也会更容易幸福一些,因为不容易陷入悲观的情绪当中。
一鸣主编在做一次做分享时,说到自己有时需要带动轻松的气氛。当被问及如何带动时,他举了一个例子:发一张肌肉男“约吗?”的动图。
我当时就快笑喷了,于是问他:“要是发了这个,无人回应,那岂不是......”他很若无其事地回答:“没关系,反正我习惯了。”那一刻,我大概明白了他能把专题运营得成功的原因。无人回应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许是大家都在忙,或许是不感兴趣,或许是不想说话,或许是还不熟悉......但他应该不会有一些诸如”群里的人不喜欢“等等这样负面的思绪。
工作中需要我们使用乐观技巧来管理自己的情绪,生活中更是需要。如果男友没有秒回信息,他可能在忙。如果老师对你发脾气,可能是因为刚被校长训话。如果爸爸回到家板着脸,也不是不爱你,可能是工作遇到了困难。你瞧,就这么简单,不要把所有不好的事,都往坏处想。如果你总把事情往坏处想,那就要学会反驳自己,摆脱悲观情绪。要成功、要幸福,就要学会乐观,道理就这么简单。当你乐观了,想要的会自然而然地来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