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SUNMER HILL)是英国教育家A.S.尼尔(A.S.Neill)于上个世纪60年代写的,讲述了他办的特殊的学校——夏山学校的情况。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作为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尼尔用60年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他“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的教育理想。著名的《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巴学园就是一位日本教育家以夏山学校为原型创办的。
我是在读《最好的教育最简单》时看到书中多次引用《夏山学院》的内容,才找来这本书看的。总的感想是,书出版于上个世纪60年代,而夏山学院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距今已经都快100年时间了,很显然这100年里,世界上的教育理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里倡导自由、因材施教的理念得到实践和宣扬,夏山学院和尼尔教授绝对功不可没。尽管书中很多教育理论在今天看来已经很理所当然,但要知道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已经算是非常先进、非常前沿,甚至是非主流的了。
全书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节大致描述了夏山学校里学生、教师和教学环境的情况,二到六章节从五个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最后一个章节则把尼尔在讲座和研讨时被多次问到的问题汇总起来做了回答。如果不是翻译问题的话,貌似尼尔并没有花大力气在写作的积累上。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能总结的东西应该远远不止这么一本书。但在我大致浏览一遍以后觉得其信息量并不是非常的丰富,也许是因为我看过《窗边的小豆豆》知道巴学园的情况,也就对夏山学校的特殊并不感到惊讶了吧。
夏山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跟现在的学校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没有年级之分。最小的三岁,最大的十七八岁,像一所开放式大学一样,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上的课,想干的活,甚至无所事事都可以。学校里自由到什么程度呢?学校的一切规定秩序,全都由学校大会——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自我管理的组织——来决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惩罚谁和表扬谁。学校大会每周六召开并处理一些事务,在投票做决定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每个人手里的票选数量是一样的,因此基本都是由学生说了算。学校里有的学生十年没有上过任何文化课,但最后为了去大学深造,用了两年学完需要的课程并考上了大学;有的学生喜欢做手工,当了工程师;有的喜欢做裁缝,有的喜欢音乐舞蹈。。。。。。 总之几乎所有在夏山学校毕业而不是中途肄业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的职业。
夏山学校给我最大的启示,就在于印证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再小的孩子都不应该用灌输的方式教育,否则不仅学不好,而且还会培养出消极的人格,没有主见,畏惧权威。人生的路很漫长,积极的人格非常重要。考试考满分,会一门才艺,念重点学校,中考,高考,就职等等,在成长道路上的这些阶段性成就,固然都很重要,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会作用不小,最起码能让成长有一个好的环境。但阶段性毕竟不能代表持续和永久,父母可以帮助一时,却帮不了一世。孩子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和应该做什么,才是激发潜力的原动力。万维刚在《万万没想到》中,以最长篇幅的一章,阐述了全世界对学习这一事情最先进、最详尽的科学研究成果。他说,能力的增长源于刻意练习,是一种反复巩固基础和突破舒适区的练习方式,是非常枯燥和痛苦的,能坚持下来最好的保障就是强烈的兴趣爱好和不断的正面反馈。因此,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过于关注孩子成长的某些方面,而忽视了长期的人格和习惯的培养。
书中讲到如何给予孩子爱和赞美时,写道“天下最困难的事,莫过于放弃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但是只有割舍,我们才能发现生命、进步和幸福。父母一定要放弃成见,也一定要摈弃藏在权威和批判后面的仇恨,以及由恐惧造成的不容忍态度,他们必须摈弃旧的道德观和舆论。”这句话道出了严厉管教孩子的父母的心态,是觉得某些东西、某些品质或者道德是如此重要,尤其是自己身上没有做的而想做到的。然后再深入剖析,则会发现这样的父母往往被世俗的道德观和舆论捆绑着,他们容易畏惧权威,畏惧别人的批判,对别人的不认同有着深深的恐惧感。书里没有进一步剖析,这样的心理状态,其实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习惯于用别人的价值观和意见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常说的——没有找到自我。当然,认识自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每个人都行进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有些人走的慢一些,有些人走的快一些。快慢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知道有这么一条路,并尽早的踏上这条路。
书中对严厉教育也是极力反对的。“没有一个能内省的人会打孩子或有打孩子的欲望。”书中引用了所罗门王的鞭笞理论,“放下了鞭子,惯坏了孩子”,这句话出自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学作品。由此看来,棍棒教育绝不是只有东方文化里才有的,也绝对不是中国特色的东西。作者还极力反对说教,他认为说教是比鞭打更可怕的惩罚,同样的唠叨也是。这一点倒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唠叨确实不是好事情,但充其量也只是体现出唠叨者烦躁、焦急的心态,对听的人不会有很大影响。没想到,作者认为唠叨是一种被恐惧所掩饰的不自觉的恨,甚至有点病态心理的表现。我认为关爱子女心切,总有不放心不安心的时候,唠叨几句肯定是难免的事情。书中的强烈意味并不能指导我们杜绝唠叨,但对孩子多一些深层次的关怀,多一些信任和谅解,倒确实是现在的父母们应该重视的事情。
这本书毕竟是写于几十年前,很多方面在今天看来已经不算先进了,真正值得铭记的智慧点也就并不是很多。有趣的是,夏山学校充满自由的形象,倒是让我想起了现在的工作环境。前不久上头发过一个文件,要求各级领导要区别对待90后干部,说他们与之前的干部不论在性格还是在习惯上都有很大差异,不能管的太严厉。社会上对90后年轻人不服管教,我行我素的现象很多年前就有过议论,现在这个文件中也跟当时一样透着一股子恐惧、羡慕、茫然、无奈的意味。其实我倒觉得,不管是90后真的很不听话,还是“老人们”害怕90后,不知道怎么管90后,都恰恰说明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下一代人总是比上一代人优秀,这个优秀体现在对自我的认知上。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寻求自我,更有主权意识,更加清楚能力的边界,其结果就是更不惧怕权威。
最后摘抄一些书中的语句,值得反复推敲的语句。【】里的是我的说明、感想或者体会。
“他们没有恐惧,而无所畏惧是孩子所能得到的最棒的礼物。”
“这就是告状者的心态:‘老师,汤姆在说粗话。’就等于说,我不说粗话,我是好孩子。”
“我尊重孩子的自我,所以他们觉得我爱他。”【尊重应该是爱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以前经常被人忽视。】
“所谓的长大,是变成社会的一份子。”【孩子的成长路径,应该是先满足自我,再接触社会,和别人合作分工,最后成为社会人。】
“孩子有偷窃的习惯,其潜在的愿望都是想偷到‘爱’。”
“精神病态是由一个人‘被告知不能拥有的’与‘他自己真正想要的’之间发生冲突的结果。”【也许心里疾病就是“想要”和“得不到”之间的矛盾冲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行动可以触及潜意识,语言却不能。”【虽然文中并未注明这个结论是出自哪个哲学家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还是只是作者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但这个理论或多或少可以解释一些现象,比如“光说不练假把式”、“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唠叨再多不如以身作则”等等。】
“怎么获得幸福?我的答案是:消除权威,让孩子做他自己,不要教导他,不要教训他,不要勉强他上进,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情。”【有些人看了可能会不服气,觉得作者的意思就是放纵孩子,但其实你看过全书就不会这么认为了。后面作者还写了,如果你不采用他的答案,就应该自己找出更好的答案。】
“家庭的不良影响指的是对孩子的思想和感觉没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
“对那些诚实的、勇于改进而且愿意学习怎么对待孩子的家长,我感到同情与钦佩。”【这句60年前的话,在今天依然适用。】
“大多数人都服从于权利中心的指令,为了那些与个人生活无关的理由,不惜舍弃自己甚至儿女的生命。”【这里的背景是一战和二战,启示是也许如何看待“自由”,是社会文明的程度一个标志。】
“反生命的态度代表支持权威、支持教会、支持心理压抑、支持思想控制,或者至少,屈服在这些势力之下。”
“在性的吸引力消退以后,相同的知性兴趣将使一对夫妻相处的更快乐。相同品味的幽默更是婚姻快乐长久的征兆。”【早就有哲人说过,维持婚姻的方法是夫妻一起协力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 补充一句,要是实在找不到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抚养孩子不失为这样一件事。】
“奴隶是不会真的想要自由的。他无力领会自由的价值。外在的管教让他自惭形秽、逆来顺受,变成了奴隶,抱着自己枷锁不放的奴隶。”【畏惧权威也是一样的,他们相信美好的东西都是权威给予的,随意他们害怕权威的同时,也向往着权威。这个描述对某些人来说是不是很形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