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见似曾相识的姿势,就难免会重温下自我”。法国作家加缪如是说。
今晚夜跑时,“格格不入”四个字突然地钻进脑袋里。后来,细细想想,好似说的就是我,于是便动脑开启记忆细胞,回忆画面缓缓出现,笔下字字记录着属于那一刻的喜怒哀乐。
我总会在图书馆待上一整天不觉疲倦,身边的人便觉我是变态一枚,可正如苏格拉底说:“越了解,越觉自己无知”,我因为缺乏,所以渴望。身边的人希望增肥,讨厌跑步,我却希望能减肥,坚持跑步;因为我需要,所以坚持。身边的人害怕写作,对经典阅读深感无力,我却寂静喜欢,默默执笔,我看世界,我抒我心;因为爱,所以放不下。我默默做自己想做的事,拒绝一切干扰因素,尽管外界五彩缤纷,我自执素白。是的,我就是一个疯子,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疯子。
无可否认,我在身边的人看来,就是一个“不合群”分子。可是,怎么办?我很喜欢这样的自己。我宁愿做一个特立独行的疯子,也不愿成为一个合群的好伙伴。
每个学习阶段,总会有那么一幕。学霸们都在奋战教科书,满满的课堂笔记,啃了一遍又一遍,自然,考试成绩出来杠杠的。而我呢,一个学期下来,不,大学几年下来,我的书还如同新书一样,除了有被翻页的痕迹,寥寥几笔笔记外,再无其他,但大学考试,我从未挂过。我专业知识虽说是半桶水,但我想要学到的东西却能熟练地运用,不像某些学霸们虽然理论知识强悍,实践能力却还有些欠缺。
我真的很庆幸,我只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我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让我赚了不少的时间,不必死磕在自己怎么磕也磕不懂的学科上,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生活也是一幅画,不管是素描,还是水彩等,自有其存在的意义。运动场、图书馆是我的最爱,未曾失去对它们的兴趣;读书、写作、思考是我的日常,想要成长,这些必不可少,同时又是我的兴趣加习惯,更让我满心欢喜,坚持不懈;英语口语听力是道实实在在的伤口,只能日日听,天天练;美剧、电影、音乐、小说是我的娱乐,只要我一空闲下来,我就会深扒我的娱乐节目;当然,自然少不了,旅行与摄影,桌球篮球与羽毛球。还有很多条件不允许挑战,只能先意淫着了,比如,骑马射箭,攀岩蹦极等;再比如,包太太,哈哈哈。
可是,我细细地观察身边人的生活,学霸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还有其他的除了电影电视就是微博,或者与男友约会;当然不排除大家都各自在照着自己既定的轨迹在生活,只要自己乐意就好,自己开心就好。我们的兴趣爱好不一样,两者自然不能比较,我认为我的生活是一幅素描画,你认为你的生活是一幅油彩画,是的,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幅画,因为我们认为是。 在此,我不想对谁有太多的评价,我所说都只是大众概念,也是生活在我身边的大众,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我有我的追求,你有你的渴望,各自不同,自然,三观也就不一样。
我想,更多的是我视野太窄,接触的圈子太小,以至于我太过于关注自身,而忽略了一些本质的东西,毕竟很多人都是处于“厚积薄发”的那种状态,一旦发力,便一鸣惊人。自己仅仅也只是沧海一粟,终究还是太肤浅。可也渴望那种自由自在的状态,憧憬那种人生随性、生活随意的洒脱,所以不管怎样,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自己,调整自己的脚步,继续往前;自然,心灵的感悟也会跟着步伐往前。
前些日子,读到王小波,一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让我对他印象深刻。也许那只“猪”就是他渴望的自身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种种因素,他无法活得像那只猪那样潇洒自由,随着本性而追求自己想要的,义无反顾;于是,他用一支笔把他的渴望赋予在一只“猪”身上,让这只“猪”形象起来,也那么的遥不可及,让世人都渴望成为那只“猪”。
是的,我也渴望成为那只“猪”,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我追求本性,我渴望照着自己的愿景,去生活去学习,甚至工作。我知道,现在的我,只能在生活上力所能及的随性;在学习上,不行,因为我需要生存,我需要学习之后才能更好的生存;在工作上,不行,同样地,我也是因为需要生存,社会规则太多,没有一定的资本,我没有能力随性,不然,我只能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不得不一步一步的去努力,一步一步的去更接近心中的那个梦想,疯子又怎样,我怎么开心我怎么折腾,你、管不着。
题目来源于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汤大米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