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喜欢收集信纸,彩色的带香味的信纸用带透明袋的文件夹装着,每两张信纸配一个小信封。
现在我的那些信纸也不知道去哪了,好看的纸,我总是不忍心写,一直留着、留着,最后却都留没了。
现在我们甚至很少写字了,课堂上的笔记可以用电脑记、我们用手机拍照记录板书、用U盘拷贝资料。
所有的文字好像都变成了同一张脸、同一个模样,它们叫做宋体、楷体、黑体......排版更是规范整齐。
过去,写毛笔字的人感觉自己学习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个工具;可能再过几百年,钢笔中性笔写出来的字也会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
2
考研的时候,有个老师说他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字迹判断性格,小时候也常听人说,字迹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性。
比如,字写得大的人,心胸宽广;字小的人,心思细腻;越写越往上倾斜的人性格外向;反之内敛......
我倒觉得性格不一定表现得明显,但心情却是一定能表现在字迹上的。
我心烦意乱的时候写出来的字,张牙舞爪,力道也更猛;写到得意处,恨不得把这两行字多描几遍,墨水用得也比较多;写得犹豫的地方几经修改,用尽了各种修改符号,那一块写得更是密密麻麻,涂涂改改......
这样看,写字其实比电脑上码出来的印刷体更有人情味。
3
每个人的字迹各有不同,同样一个“的”字,每个人创造的间架结构是不一样的,这里面也透着人们各自的审美。
东方的方块字和西方的字母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写字无非26个字母来来回回折腾位置,东方人的字,多一点、少一横,意思都相差甚远。
所以中国人写字,是比西方人写字更有意思的一件事。
4
小学二年级的暑假,老师给留了一个作摘抄本的作业。
那个假期把我妈忙坏了,帮我找来彩色的报纸,把好看的图案剪下来用胶棒粘好;用打印机打出卡通的五角星,写上页码粘在右下角;页眉也挨篇贴上文集的名字......我负责抄写小文章。
最后,求我爸帮我写了一篇序言。到现在我还记得序言的大致内容。
里面写,有天晚上,我做了个奇妙的梦,梦见我睡在月亮上,每天,小星星都来给我讲故事,每个小星星都有一个故事,我把这些故事收藏在这本文集里......
5
如果是文科生,上中学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摘抄本,其实算是现在流行的手账的前身。
摘抄本一定会买一个最贵、最漂亮、纸张最好的本子来写,平时看到的好段落、好听的歌词、心血来潮写几句日记,都放在这个本上。
课下,女生们还愿意互相传阅、互相摘抄。不光是文字,本子周围还画上不少好看的花纹,我的本子里面还有几株植物标本,用透明胶贴着;甚至我还找来针线,在周围用彩色的线封上一圈。
我没学过画画,但是却很喜欢在摘抄本上涂些东西,不少同学还专门拿来本子让我先帮她们画好花纹。
6
昨天一个高中时的好朋友给我留言,我就突然想起了我们高中的那段时光。
每个学期开学,我们三个都会买一个精致的小本子,三个人轮流在本子上写信,另外两个人看完继续往上写。
可以写点最近发生的小八卦,也可以是给某个人的回复,还有对某件事情的小讨论,甚至有时候会在别人的段落上涂涂画画。短则几行,长则浩浩荡荡一大篇。
我们三个的字体一眼就能分辨出来,那个小本子承载着我们细腻的小心思和历经时间雕琢过的友谊。
笔迹传达出来的东西比语言更多,甚至更深入、更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