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来看艺术疗愈的电影
第一部:《放牛班的春天》纯真心灵的永恒歌唱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上映不久票房便成为第一,很是轰动。2005年,该影片在奥斯卡上获“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
这影片主要讲的是:用音乐来治愈灵魂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是关于教育的影片,有一个管理制度非常苛刻的学校,一个铁血无情的校长,一位出色的老师。他用诗歌、音乐和自身行动去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解放学生们的思想,重塑孩子们的灵魂。让孩子们找到了被爱、被原谅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找到自尊。
影片中随处可以看到以校方为代表的制度和学生内心本质的冲突。正是因为有了对思想的批判和对灵魂的发现,真正的教育才能起航。
音乐治疗的本质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改变来访者或病人的行为、心理状态、人格,最终让其获得心理的健康。(书中对音乐治疗做了很多方面的解释:音乐治疗与音乐教育的区别、音乐治疗的作用、音乐与纹状体、为什么音乐可以治愈灵魂)
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没人生本向恶,只是无情的手把人推向了无尽的深渊。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像马修一样的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对大部分人来说,一旦产生对美的追求,在追求中就容易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和自尊心。如果通过音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其建立自尊心、自我价值和成就动机,他就会进一步期待自我价值得到社会主流的认可。
第二部:《弗里达》比钢铁更坚硬,比蝴蝶更自由
电影《弗里达》描述的是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的人生故事。这部电影的导演是美国著名女性导演朱丽·泰莫,她将自己的个性色彩和多才多艺的能力都体现在了这部影片中,使这部影片获得多项奥斯卡奖提名。
01 在绘画中,与自己的疼痛相处。
弗里达的一生都在画自己。流泪的自己、流血的自己、以残裂的大理石柱为脊椎的自己、流产的自己:血污的床单,破损的花,婴儿升上天空。她画男装的自己:弄粗自己的眉毛,加重唇上的胡须;画长发的自己,色彩浓丽,发簪鲜花。画自己的婚礼,在高大的迭戈身边,像个小姑娘一样歪着头;画被大地母亲和宇宙洪荒拥抱的自己,自己怀中的巨婴长着迭戈的脸;画化身为鹿的自己,身上插满箭簇。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卧床不起,于是她画与骷髅一起漂浮的,荆棘纠结的床,画床上面色平静的自己。
弗里达作品中的自己,从服饰、发型和化妆的变化都代表了画家在自我形成过程中,对潜意识的调整与修复。这个过程是具有疗愈性的。
02 用情绪体验成就自己
她的一生都在流血,小儿麻痹,车祸,手术,流产,暴风雨之爱,背叛。于是画中的弗里达也一直流血。迭戈说她的画冷硬如钢铁,精巧如蝶翼,酸苦如生活。她是那些替全世界喊痛的人里面一个:血淋淋的,痛给你看。
一个人只有在深深的痛苦中、在安静的忍耐中、在受挫的挣扎中才能接触到这个自己。否则,个体只能肤浅地涉猎一些表面的东西,而难以触及内在的自己和潜意识内容。而内在的自己和潜意识内容事实上也代表了绘画治疗所涉及的深度。
她深入自己的疼痛,并将自己的疼痛意象化;她努力将自己的疼痛用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但是将疼痛呈现出来的前提就是曾深入地、面对面地跟自己的疼痛在一起。这个过程也是疼痛的化解过程。
她是暗夜飞舞的蝴蝶,将凄美的诗篇描绘入画。她是自由奔放的烈火,在灵魂 荒原里熊熊燃烧。
03 艺术疗愈
弗里达靠艺术来升华自己在情和性上的压抑,她的创作源泉还源自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向往新生活的态度和独立自主、不希望成为家族负担的精神。
《放牛班的春天》是音乐治疗,《弗里达》是绘画治疗。在我们当代人的生活中,艺术疗愈不应被忽略。
当我们心有所感而口不能言的时候,艺术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孤独和隔离感,甚至有抑郁体验的时候,不妨与艺术做朋友,它会成为我们最安妥的疗愈“伙伴”。
我是文文心儿,喜欢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欢记录生活、记录故事。喜欢分享走过的旅程、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其它专题链接:
感谢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欢就帮我点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关注和点赞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