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想写被低估的孙仲谋,但是想想这事得从他爹说起……
他爹不就是孙坚吗?孙坚,江东猛虎,偌大个江东就这一只虎,你想他得猛成什么样?孙坚确实能打,但未必那么有名。许多英雄事迹还被嫁接在他人身上,比如人尽皆知的“温酒斩华雄”。
当年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华雄斩了几员大将之后,嚣张得不得了,一直在阵前叫骂。孙坚说我去会会华雄,然后就出去看了看,顺便把华雄的头提了回来。这是“温酒斩华雄”。
我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想,刘备刚起兵的时候是跟着公孙瓒混,那时候刘备刚刚做到县官,关羽呢,关羽是马弓手,就是可以骑在马上射箭的。张飞是步弓手,那就只能站着。当时我就想,两军对垒,人这边啪出来一员大将,你那边出来一个马弓手,你这不等于骂人家吗?自己也丢不起人啊。十八路诸侯坐在那儿,刘备尚且是个跟班的说不上话,你一个马弓手能跑到大帐之前请战吗?这也太演义了。
击败过吕布的不是刘关张,也是孙坚,在阳人。不知道正面交手孙坚能不能打过吕布,但是吕布就属于那种有勇无谋型的,一直催促大军连夜赶路,结果弄得三军上下都很疲惫,孙坚以逸待劳大败吕布,弄得吕布很气恼。
再说“三英战吕布”,也是没谱的事儿。关羽、张飞也就罢了,你刘备跑出去干嘛啊,一点忙帮不上,人还不够保护你的。特别是他这兵器,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里说刘备拿的兵器是两股铁锏。这个锏,没尖儿没刃儿,而且锏作为兵器是出现在唐宋之后。因为那时候冶金技术大大提高,打仗时穿的盔甲已经较之前坚固了很多,刀和枪有时候力气小了,它戳不透,于是才有了锏啊,锤啊,还有金兵擅长用的狼牙棒这类的兵器。就像唐朝的李元霸,岳飞抗金时的八大锤大闹朱仙镇,还有我记得小时候看《说岳全传》里面有一回,岳飞智取杨再兴,就是先诈输,然后反手一锏把杨再兴戳下马来。你说搁汉朝末期,人家使的都是刀剑长矛,你拿俩大铁棒子过去跟人打,这不添乱吗?
孙坚他大儿孙策,那也是非常地骁勇,人称小霸王。那时候被称为小霸王可不跟现在似的,那可不是说你欺负人霸道什么的,你想想历史上的大霸王是谁啊?西楚霸王项羽啊,正史里唯一一个没当过皇帝却享受本纪待遇的人。孙策凭那一杆长枪,跟太史慈一起打下江东这份产业。不过可惜,孙坚和孙策也是太过勇猛了,才会早早长辞。
这说的好像孙权相比之下就没什么值得一提似的,三国演义里也是,一直没孙权什么事,从开场孙权就是一陪衬,一个打酱油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曹操的儿子个个是人中龙凤,但他看到孙权的时候说了句什么“生子当如孙仲谋!”都说曹操爱才,又会识才,曹操会看错人吗?
孙策死的时候跟孙权说,让他守住江东,那么他就真守住了江东。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孙权上位之后,很好地继承了包括父兄留下来的一切,没有建立自己的亲信挤兑老臣。孙策从来都没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说的是内外事不决都问张昭,你就把周瑜当哥哥就行了。
孙权在位五十几年,在各代皇帝中也算是时间长的了,在位期间团结群臣,把江东搞得有声有色。在孙家父子之前江东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其实是孙家父子建设了江东,江浙才能在之后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
孙权知人善用,手下几代统帅都是文武双全,周瑜、吕蒙、陆逊。鲁肃可能武这方面稍微差点,但是在当时那个时期,也只有鲁肃能联刘抗曹,所以孙权是很会审时度势的,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软的时候也软得下来。
曹军大兵压境,与刘备联合,在赤壁打败曹操。之后为了巩固与蜀汉的关系,把妹妹许配给了刘备。这里面可没那么多故事,什么诸葛亮临行给了三个锦囊,什么“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实就是古时候很正常的军事政治手段,通过结亲巩固两边的合作。三国志里对这段的描写只有八个字,连孙尚香这个名字都是后来民间给加上的,正史里就没出现过孙夫人的名讳,更没有那么多曲折。
东吴得以延续那么多年,靠的真不是天险,说起三国人们常觉得东吴占的是地利,但其实江从来不是有力屏障,魏吴之间的大战都是在合肥打的。东吴鼎立于三国,靠的就是君臣一心。
不过这君臣一心,来得并不容易。当时三国内部都不太平,魏国是士族与寒族之争,曹操出身寒族,又是法家,他希望建立的是一个依法治国的新秩序新社会,而士族代表的是传统门阀的利益,走的是儒家路线,曹操生前极力打压门阀,临死前又不得不叮嘱曹丕,妥善处理与门阀间的关系。蜀国就更是如此,派别林立,所以卧龙凤雏足智多谋,五虎将军万夫不当,可是蜀国却未得天下。吴国也是这样,孙家虽是吴郡人,起家却并不在江东,而且又非名门望族,江山全是靠孙坚孙策两代亲手打下的,与当地传统士族发生过激烈矛盾,于是孙策被刺。孙策临死前,将位子传给了孙权,其实孙家还有个孩子,小弟勇武异常,像极了孙策,大概孙策当时已经想明白了,靠武力能够打下江山却很难守住江山,所以才会选择孙权,孙策说横枪立马纵横两军,你不如我。知人善用,广开言路,我不如你。
孙权上台后,为了维护内部,协调各方利益,做出了很大让步。甚至将权力适当下放,为了缓和以皇室为代表的侨郡势力与江东世家之间的矛盾,大量启用了以吴姓四家为首的传统士族子弟为官。其间也有不少内部斗争,不过至少孙权在世时还算和谐。这就有点像现在的股份制公司,把股权分发下去,就让所有的股权持有者都与公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此东吴的利益就是江东的利益,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只能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三国演义里说的东吴好像除了周瑜,就再没有拿得出手的将领。小时候看有一段,说甘宁率百骑冲击曹营如入无人之境。我当时都惊了,这种事不是只有关张赵马黄敢干吗?你一东吴,还能有这样的将军?而且,很多人印象里好像东吴很小,三国中东吴实力最弱。天下十四州,魏国占了十州,蜀国就一个州,东吴其实有三州。
再说蜀与吴之间唯一的一场大战。关羽死了以后,刘备急于为关羽报仇,倾全国之兵进攻东吴。三国演义里说的那个厉害,势如破竹无人能敌,蜀国几十万大军步步为营,好不壮观。最后陆逊火烧连营,刘备白帝城托孤。首先这人数就夸张了许多,夷陵之战蜀军出动大概三四万,吴军五万左右,没有演义里说的陆逊奇谋奇谋以少胜多。再就是绵延七百里,我个人觉得有点夸张,即便真是七百里,也是因为刘备战略失误,放弃水军,单以步兵为主,东吴利用地形故意将蜀军挤压成长长的一字型,才造成所谓七百里的局面。蜀军溃败之快,令人始料未及。以至于当时的曹魏有过一场大辩论,一边主张助刘灭孙。曹丕当时也有顾虑,曹丕的皇帝之位是汉献帝禅让来的,曹魏一直自称正统,孙权曾对魏称臣,曹丕想我刚给人封了一个吴王,我转身就帮人灭了我的封臣,有点说不过去啊。于是王朗,就是传说里两军对战说你们也不用打了,我出去跟那诸葛村夫理论理论结果被骂死的那个王朗,实际上王朗官至司徒,还是后来的大外戚,司马炎的姥爷,从没上过前线,一直颐养天年得以善终。反正当时王朗就说,要不咱谁也不帮,坐山观虎斗,等他俩两败俱伤以后咱顺手把俩都收拾了这多省事,最后曹丕就听了王朗的,按兵不动。没想到,蜀军冲上去一败涂地。曹丕这时候想起抄东吴后路来了,陆逊前脚打跑了刘备,后脚又击退了魏军。本来是对魏国那么有利的一个局面,结果只成就了一个陆逊。这个陆逊,就是前面说的江东本地士族。
三国演义里写得特别简单,好像诸葛亮一死三国很快就都完了,就马上晋国一统天下,战争结束了。其实诸葛亮死后,三国还维持了好一段时间,特别是东吴,魏都亡了,都被司马家篡了,东吴还在呢,如果不是自己家里出事,说不定还能再坚持两年。孙权之后吴国的宫斗戏太过了,包括孙权老年也曾犯过古代很多男人常犯的错误,想要废长立幼,逼得陆逊泣血上书。
总的来说,东吴在当时是起过大作用的,三国鼎立也可以说是南北对垒,以吴蜀之兵对抗中原雄师。在这里面孙权绝不是个打酱油的,有勇有谋。孙家父子有个很倒霉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英雄事迹都常被罗大师套用在其他人身上。比如说人尽皆知的“草船借箭”并非孔明所为,那是孙权干的。演义里还什么军令状,三日之内不造出十万支箭军法处置,周瑜没那么小心眼,赤壁之战孙家还需跟刘家结盟,杀了孔明,这盟还结得成吗?孙家父子三代都被低估了,吴军战斗力也被低估了。
孙权的世界远比故事里精彩得多。东吴和孙家在小说里变得不那么重要,全拜罗贯中所赐。罗贯中主要是为了维护文学美感,强调人物对立,以便使读者产生更大的共鸣。中国自古就是有情怀的民族,比如说明君情结、贤臣情结以及侠客情结。明君体恤人民,贤臣整顿纲纪,再不行还有侠客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在罗大师笔下,正好应了刘备、诸葛亮和关羽。与之相对的,当然是汉贼不两立的曹操,于是戏剧冲突足够了,小说也渐渐把正史变成了正与邪、忠与奸的对抗,那么不正不邪的东吴当然就被慢慢边缘化了。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