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即将结束了,一直从预告片追到现在的我既想快点看,又不想快点看完,你说要是能拍个一百集多好。从未这样着迷的追过一部剧,还是曾经颇为不屑追的泰剧,第一次让我萌生了想去泰国的念头。
太不像我自己了。
想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坑中不可自拔。仅仅是一个吻,我就反复看了这么多遍,还总是一脸花痴。并不能忍受这样的自己,想当初初高中,大家对着明星和言情小说犯花痴的时候,我还一脸不屑的看悬疑和科幻呢?
当年追神夏时,也曾反复看,也写过影评什么的,我以为那是我追剧的极限了。但,现在才明白,那是因为我没有遇上一年生。
做梦也没想过自己会栽在泰剧上。是那么的不可原谅,但,我似乎压根也没想原谅自己。
究竟什么样的剧会火?《类似爱情》让人们看到了耽美粉丝的强大力量,然后许多人跟风。
但是,耽美剧拍了这么多,但他们其实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爱看BOYS LOVE。更不明白什么是耽美。
我当然不敢说我知道什么是耽美,即使腐龄渐涨,我也不敢说我真的彻底知道。
但,假如你不是怀着一颗尊重耽美、尊重同志爱情的心去拍耽美、去演耽美的话,而只是把耽美作为一种搏出位的工具的话,那么你永远也拍不出真正让观众走心的作品。
首先,耽美剧一定要意味着全世界都是同性恋吗?即使作为腐女,我也不会同意,世界是一个万花筒,我们力挺同性爱,是因为在这个充满世俗偏见的社会中,我们相信真正的爱情拥有超越一切隔阂的力量。而相比男女恋情,男男相恋有着更为艰辛的道路,我们支持他们,是因为我们支持真正的爱情。是因为我们支持平等和自由的相知相伴。
以偏概全的拉郎配,一个只有男男相恋,否认男女爱情的认识是一种自以为是、自私自大的偏见,它和一些恐同分子的恶劣行为没有两样。
其次,耽美剧的角色设定一定要以男女划分吗?必须承认的是,在真正的同性婚姻和感情中,的确存在类似男女的角色分类,但,这必须出自他们自身个性的选择。任何强行以攻受来划定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品质的行为,都是一种不应该产生的刻板印象。
个人不排斥但也不喜欢娘受,但这只是个人偏好,我不会对着一个剧中娘娘腔的形象指责谩骂。对于不符合心中理想的情况有一定的容忍度,是一个人起码的礼貌。
个人心中的耽美,是两个男孩子简简单单的如同任何一对异性恋一样干干净净的相爱。
就像一年生中所描述的,一场不知所起,发生在恶魔教官和一年生之间的爱情,经历了所有爱情应该经历的阶段,误解、猜忌、暗恋、不安、最后相爱。他们之间的爱情既不轰轰烈烈,也不死无活来,就像校园里的那阵清风,平凡而又令人神往。远离那些金碧辉煌的贵族学校,远离那些所谓H4、H5的老师也不敢得罪的校园霸主,远离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校董的儿子,远离那些装腔作势的所谓冷漠王子,抛开那些物质的战斗力和主角光环的加持,还原校园爱情真实的模样。
这就是一年生。
再者,每一个耽美的演员一定要很好看吗?不得不说,耽美的美字说明了一切,其实对于广大腐女来说,很多人是拒绝耽丑的,但关于美,在人们心中的定义往往不同,我无意否认颜值的重要性,但从某种层面来说却也没有那么重要,颜值固然能够影响观众的观影评价,但远不能决定,还有一种比颜值更为重要的东西是演技和用心。
套用一句话,颜值决定了观众想不想看这部剧,但剧的内容决定了观众追不追的脚步。
况且,喜欢高颜值并非腐女的特例,放在男女向的剧,假如女主很丑的话,难道就会有观众看了吗?所以,不要总是抱怨观众的外貌协会,外貌只是一项很好达成的项目标准,而真正的用心和磨练演技却难以达到。
也许当满屏都是如花容貌却惨不忍睹的演技,人们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吧。没有演技,观众就只能强调一个好实现的目标-即颜值喽。
一年生看预告时,心水学弟的颜值而决定追剧,当时还觉得学长的颜值不行,只能算勉强,够不上学弟,但一集一集看下来,才真正发现学长的魅力,啪啪啪打脸的滋味可不好受。现在是越看越喜欢学长,一个强装冷酷,实则内心柔软的人,怎么看怎么萌,在这部剧中,观众和剧中的学弟一样,是在剧情不断的发展中慢慢的发现了学长的魅力,就像自己也谈了一场恋爱一样。
最后,耽美剧和同性剧的差别在哪里?个人认为,耽美的本质永远是爱情,他不是同性恋文学。耽美在某种程度是腐女们构建的对美好爱情的想象,从这一点上,腐男的出现毫不奇怪。一部剧,假如你定位它为悬疑,那么请你好好设悬念,假如你定位它为伦理,那么请你好好厘家庭关系,假如你定位它为爱情,那么请你好好讲爱情,不同类型的剧中,爱情可以穿插,但绝不是你唯一要展现的内容。假如你在一个悬疑剧中,重点讲了一个轰轰烈烈的爱情,那么请你在宣传的时候,就应该突出爱情,而非用悬疑的名号吸引剧迷,这样你不但不会得到正确客观的评价,也会影响整体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悬疑就会成为剧的皮囊。变成毫无价值的存在,只是一件爱情的外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任何剧都像爱情剧的原因。
定位混乱,用噱头吸引观众,这一种当改之的乱像。
看到影评中,有人比较一年生与孽子。
我想,他们只看到了性别。
如果你看过孽子,你会明白那种绝望和苦涩。引用百度百科的一段简介:故事主轴除了刻画人物内心自我如何挣扎于个人、离异父母的家庭及主流社会群体价值的情感矛盾与冲突外,也刻画几位主角在充满喧嚣、同情、怜悯、无助的环境里,如何在生存、欲望和悔恨、社会偏见中挣扎摆荡,获得最后救赎的人生旅途。
那种绝望的苦涩,不容于世的却稍稍给予他安慰的爱情,一个人的挣扎与彷徨。透过屏幕,仿佛死死的抓住你的心。
孽子是一部好剧。
如果你看过一年生,你会看到爱情的奇妙化学反应。这是两个男孩子之间的故事。他因训练需要而强装冷酷,他因维护朋友而挑战权威,然而他私下温柔细致、体贴关心,他其实重情重义,两颗心慢慢靠近,慢慢吸引。真正的、干净的、纯粹的校园爱情的模样。
一年生同样是一部好剧。
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定位和使命。
任何人,任何一种爱情,从来没有完美可言。就如真正的同性恋生活不可能如影视剧中演的一样,真实的他们可能没有那么衣食无忧,没有那么俊朗帅气,没有那么温柔细致,但无论发生在谁之间,爱情永远干净纯粹,假如爱情会随着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话,我想,它也不值得人们如此珍惜。
正如许多定义有广义和侠义一样,我想,爱情也应该有,广义的它千人千面,狭义的它唯比金坚。
其实每个对着学弟星星眼发呆的腐女们,看得从来不是性别,从来都是爱情。
如果你只看得到性别,那你一定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爱看耽美。
末尾,想说说一年生这部剧。
首先说说学长,和剧中的学弟一样,我对学长的看法也经历了从讨厌、不感冒到喜欢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当学长一脸欠揍、凶神恶煞的走上台阶,我一度觉得他是来给男主使绊的反派人物,但正如网友所言,熬过前两集,你会慢慢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外冷心热的人,每次都说要惩罚学弟,但每次都没有什么实质的过分的举动,他会细心的嘱咐学姐给新生们多准备水,不知道买什么药就都买了,没有介怀学弟的出言不逊而推荐他参加校园先生,一个人主动承担下所有的责任,嘴巴功夫显然没有学弟出色,每一次被学弟堵得吃瘪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学长,从来都是一个内心柔软的人啊。不过也注定不是学弟的对手就是了。学弟的设定一开始就很暖,他很讲义气,主动换了小码的衣服,主动借橡皮给朋友等等,刚开始也许他只是为了故意惹学长生气吃瘪,以回报他第一天带给自己的羞辱,但是随着慢慢的靠近,他居然发现,学长原来根本不像表面上这样冷漠,反而温柔细心,呆萌可爱。于是一颗心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沦陷了。这部剧从未以大尺度的噱头吸引观众,到了十三集才有个亲亲,也是清水的没谁了,但却让大批见惯尺度的腐女们欲罢不能。
所以,还是那句话,我看见爱情,我相信爱情。
个人没有谈过真正的校园恋爱,所以无从体会校园恋爱真正的美好,但大抵正如一年生所描绘的那样吧,是心与心的吸引。
很喜欢剧中的那首配乐,心底的秘密。
只要我们心心相惜,两个人就是全世界。
我们不需要用任何语言来定义这份爱。
我想,剧的热度终会过去,现在沉浸在剧中,不能好好分清现实和剧情的我们也终究会理智,可能还会有下一部剧如一年生这样感动我们,我们也仍然会如痴如醉的追剧。
但我会永远记得,在2016年,从夏天追到冬天,一年生伴随了我们半个年头。我们和学弟一起爱上学长,我们曾因他们的痛苦而流过眼泪,我们曾因他们的相爱而倍感欣慰,我们曾因桥边一吻复苏了久违的少女心,我们曾因他们的误解而急切无奈,我们曾因这部剧从此对遥远的泰国心生好感。
这样就足够了。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