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闫昱昕、高钰茜
报告时间:12月2日
第一部分报告人:闫昱昕
一、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的两级层次包括1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2粗浅的阅读。
1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
1.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1.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1.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
1.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1.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很多会有),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1.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注意:这是时间投入和理解收效权衡。
2粗浅的阅读
粗浅阅读的规则很简单: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违背粗浅阅读规则的例子:
例1:警如,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会获得极大的快乐。但是一代代的美国高中生被通着要一幕一幕地念、一个生字接一个生字地查、一个学者注脚接一个注脚地读《装利斯。凯撤》(Julius Caesar)、《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或《哈姆雷特》(Hamlet),这种快乐就被破坏了。结果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读过莎士比亚的剧本。等他们读到最后的时候,已经忘了开始是什么,也无法洞察全剧的意义了。与其强迫他们接受这种装模作样的做学问的读法,不如鼓励他们一次读完全剧,然后讨论他们在第一次快速阅读中所获得的东西。只有这样,他们才算是做好接下来仔细又专心研究这个剧本的准备。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可以准备再学一点新的东西了。
例2:警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经典作品《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我们会选这一本做例子,因为这不光只是一本教科书,或是为经济学家写的书,这也是一本为一般读者所写的书),如果你坚持要了解每一页的意义,才肯再往下读,那你一定读不了多少。在你努力去了解那些细微的重点时,就会错过斯密说得那么清楚的一些大原则:关于成本中包含的薪水、租金、利润与利息种种因素,市场在定价中的角色,垄断专卖的害处,自由贸易的理由等等。这样你在任何层次的阅读都不可能很好。
粗浅阅读的启发:
启发1:阅读的出发点在于探索未知的快乐与兴趣,并非咬文嚼字的痛苦。
启发2:人类大脑的记忆容量有限,第一遍检视阅读如果过于细致往往导致刚弄懂后面的部分就忘记了之前的部分。
二、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三级层次,
1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 ,它包括以下四步
1.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1.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启发3:费曼技巧
第一步,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这个概念。例如我想要学习“红灯思维”这个概念。
第二步,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在纸上写下对这个概念的解释,越直白越好。设想你在教别人,例如一个六年级的新生,这应该包括强调关于这个概念你所理解的,但更重要的是指出你不太了解的。
例如所谓的红灯思维,我的理解就是being close-minded,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不同,没有主动学习的心态。这名词也很形象,交通信号灯出现红灯时,停止前进。红灯思维阻碍了我们什么?
第一阻碍我们学习新知识,
第二阻碍我们从优秀的别人那里学习的机会,
第三使我们失去刷新自己的价值观的机会。
针对这个概念我不太了解的是,如果出现红灯思维时,我除了要保持open-minded心态之外,我还可以做些什么来建立我的绿灯思维?
第三步,回顾
回顾,你的解释跟这个概念的原有的解释相符吗?有差别吗?回到原始材料,重新学习和理解。
原有(他人)的解释:所谓的红灯思维其实就是一种针对外界指出与自己观点不同时的一种消极表现,当我们一听到不同的观点时,通常我们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提出的问题或是质疑是否合理,而是:“你不了解情况你凭什么这么说”“别故意挑刺行吗”这种心理,而这种让别人不同的观点阻挡在自己思维之外的就是红灯思维的表现。
将“红灯思维”定义再理解一遍后,我加深了我的理解,有着红灯思维的人,就是蛮横不讲理类型的人,不同意还不给理由。
第四步,简化
当用文字解释一个概念时,如果你发现你使用的语言过于冗长或令人困惑,请再试一次,简化你的语言,并尽可能使用简单的类比来解释。
再讲回到红灯思维,假设你在跟某人沟通时,当你每次提到一个新概念时,对方都是给“红灯”,连一个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你还愿意跟对方沟通下去吗?这样不愉悦的会话应该趁早结束。
同样,每当你遇到新知时,你都红灯思维,你能走多远?走不远,想走更远,切记红灯思维,建立绿灯思维,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生活!
1.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启发4: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英语: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头脑风暴图、心智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用图像整理信息的图解。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人们的想法,如引题式、可见形象化式、建构系统式和分类式。它普遍地用作在研究、组织、解决问题和政策制定中。
思维导图是一张集中了所有关连资讯的语义网路或认知体系图像。所有关连资讯都是被辐射线形及非线性图解方式接连在一起,以头脑风暴法为本去建立一个适当或相关的概念性组织任务框架。但头脑风暴法并非以制式的方式去互相连接语义网路或认知体系,亦即是可以自由相连接使用的。元素是直觉地以概念的重要性而被安排及组织入分组、分支,或区域中。会集知识方法能够支援现有的记忆,去思考语义的结构资讯。
1.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2.1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2.2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2.3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2.4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3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3.1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3.2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3.3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3.4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3.5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3.6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3.7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三、其他启发
A学习滑雪的比喻
学习滑雪是一个成人最难堪的学习经验(这也是为什么要趁年轻时就要学会)。毕竟,一个成人习惯于走路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他知道如何落脚,如何一步一步往某个方向走。但是他一把雪橇架在脚上,就像他得重新学走路一样。他摔倒又滑倒,跌倒了还很难站起来。等好不容易站起来,雪橇又打横了,又跌倒了。他看起来—或感觉—自己就像个傻瓜。
就算一个专业教练,对一个刚上路的新手也一筹莫展。滑雪教练滑出的优美动作是他口中所说的简单动作,而对一个新学者来说不只是天方夜谭,更近乎侮辱了。你要怎样才能记住教练所说的每一个动作?屈膝,眼睛往下面的山丘看,重心向下,保持背部挺直,还得学着身体往前倾。要求似乎没完没了—你怎能记住这么多事,同时还要滑雪呢?
当然,滑雪的重点在不该将所有的动作分开来想,而是要连贯在一起,平滑而稳定地转动。你只要顾着往山下看,不管你会碰撞到什么,也不要理会其他同伴,享受冰凉的风吹在脸颊上,往山下滑行时身体流动的快感。换句话说,你一定要学会忘掉那些分开的步骤,才能表现出整体的动作,而每一个单一的步骤都还要确实表现得很好。但是,为了要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只有这样,你才能将所有的动作连结起来,变成一个优秀的滑雪高手。
这就和阅读一样,或许你已经阅读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却要一切重新开始,实在有点难堪。但是阅读就跟滑雪一样,除非你对每一个步骤都很熟练之后,你才能将所有不同的步骤连结起来,变成一个复杂却和谐的动作。你无法压缩其中不同的部分,好让不同的步骤立刻紧密连结起来。你在做这件事时,每一个分开来的步骤都需要你全神贯注地去做。在你分别练习过这些分开来的步骤后,你不但能放下你的注意力,很有效地将每个步骤做好,还能将所有的动作结合起来,表现出一个整体的顺畅行动。
这是学习一种复杂技巧的基本知识。我们会这么说,仅仅是因为我们希望你知道学习阅读,至少跟学习滑雪、打字或打网球一样复杂。如果你能回想一下过去所学习的经验,就比较能忍受一位提出一大堆阅读规则的指导者了。
一个人只要学习过一种复杂的技巧,就会知道要学习一项新技巧,一开始的复杂过程是不足为惧的。也知道他用不着担心这些个别的行动,因为只有当他精通这些个别的行动时,才能完成一个整体的行动。
B棒球比喻
虽然严格说来,不可能有完全被动阅读这回事,但还是有许多人认为,比起充满主动的写跟说,读与听完全是被动的事。写作者及演说者起码必须要花一点力气,听众或读者却什么也不必做。听众或读者被当作是一种沟通接收器,“接受”对方很卖力地在“给予”、“发送”的讯息。这种假设的谬误,在认为这种“接收”类同于被打了一拳,或得到一项遗产,或法院的判决。其实完全相反,听众或读者的“接收”,应该像是棒球赛中的捕手才对。
捕手在接球时所发挥的主动是跟投手或打击手一样的。投手或打击手是负责“发送”的工作,他的行动概念就在让球动起来这件事上。捕手或外野手的责任是“接收”,他的行动就是要让球停下来。两者都是一种活动,只是方式有点不同。如果说有什么是被动的,就是那只球了。球是毫无感觉的,可以被投手投出去,也可以被捕手接住,完全看打球的人如何玩法。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很类似。写作与阅读的东西就像那只球一样,是被主动、有活力的双方所共有的,是由一方开始,另一方终结的。
我们可以把这个类比的概念往前推。捕手的艺术就在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快速球、曲线球、变化球、慢速球等等。同样地,阅读的艺术也在尽可能掌握住每一种讯息的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捕手与投手密切合作时,才会成功。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也是如此。作者不会故意投对方接不到的球,尽管有时候看来如此。在任何案例中,成功的沟通都发生于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刚好被读者掌握住了。作者的技巧与读者的技巧融合起来,便达到共同的终点。
事实上,作者就很像是一位投手。有些作者完全知道如何“控球”:他们完全知道自己要传达的是什么,也精准正确地传达出去了。因此很公平地,比起一个毫无“控球”能力的“暴投”作家,他们是比较容易被读者所“接住”的。
第一部分现场讨论
宋兆萌:读完这本书后,受益匪浅。感觉到自己之前达到了分析阅读的层次,但没有真正地掌握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则给自己读研究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做主题阅读时,可以想象自己指挥一堆作者为自己做实验,然后自己再从他们的实验结果中分析挑选,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此外,作者提出的阅读四问也是很有帮助的。以前我读过好多书,时间久了,也许会记得其中很精彩的部分,但好像在思想上并不会留下些什么,这就是因为自己以前读书读得很茫然,纯粹靠兴趣,而没有带着问题阅读。这也就是作者提到的主动阅读,我们读者也要主动地,把阅读想象成与作者的对话,主动地参与其中。
这次我也就用了作者说的方法读了本书,的确在自己变得主动后,读书没有那么枯燥了。
我的感想没有经过组织,很凌乱,还请大家见谅。
李老师:我在上课的时候提到过思想三式,思想三式和阅读四问基本上是暗合的,思考三式指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性?前面两问是属于批判性思维,在我们搞清楚批判的对象说的具体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才能开始批判。走到第三个层次的时候就是创意思维,我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能比现在的状态更好。
书中阅读思维的第一问就是“作者说的是什么”,第二问是“怎么说的”,其实就是思考三式中的是什么和为什么,包括第三问都是在讨论书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到了第四问,就到了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这种问法基本上就是在问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
同学们要把这种方法和自己将来的论文写作相联系,在做综述的时候要看这些文献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这就要用到检视阅读的方法。还有找选题的时候,大家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用第四问,或者说思考三式中的第三式,思考出的结果就是你选题的方向,也就是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这个材料跟我有什么关系,它对我有什么启发,我发现材料中还有什么问题是没有说清楚的,这样就能找出来我还有空间做的,这就是选题的一个方法。
李老师:本书中的类型阅读相对来说可以不那么在乎,因为作者本人也不可能是全才。另外这本书里面体现出了各自文化的优势,西方有科学的传统,他们会比较偏重于分析的思路,比如读书这件事他们也能分到这么细致,这是我们所缺少的。我们以前读书可能是囫囵吞枣,其实还是有很多讲究的,这是对我们的启发。
但反过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他的长处。比如我们讲究“悟”,我们讲究整体的直觉,我认为“悟”在学习当中也很重要,所以大家也不用太受这本书的拘束。读什么书都切分成一二三四,可能很大程度上读书的乐趣就丧失了,也没有必要。读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最重要的一个是兴趣,当你就想弄明白一件事,你就有兴趣去读书;第二个就是,刚才兆萌说的主动阅读,这一点很重要。比方说在硕士的课上,为什么要让大家来作报告,作报告的时候就有一个指向,否则就会有一搭没一搭地看书了。这个任务会让你紧张起来,你需要去搜索哪些资料和自己的报告相契合,这种读书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
而在后面讲到的“阅读和心智的成长”,作者说:“一定要为你不懂的地方而停留。”现在有很多类似于“微信阅读”的形式,我认为它最大的弊端可能是会让人停留在舒适区,因为里面大部分的文章是读起来让人很舒服的,而舒服的原因是阅读者普遍“够得着”,其实读者和作者是差不多的,只是作者说得更好一些。经常在这种地方停留,就会停止成长了。还是一定要让自己稍微有点难受、有一点困惑,这也是比较重要的。
另外就是,刚才昱昕作的报告中谈到,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书里的内容。我最早知道这本书是通过一个谈话类的节目《东吴相对论》,推荐者吴伯凡特别喜欢读书,他就是人大哲学系毕业的,后来他又扎根到商业评论界了。这个节目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可以作为一个索引,他会告诉你最近有什么新书或者新的话题。吴伯凡说他在大学时和他的朋友相约,各自在一定时间内读完一本书,读完后两人碰面,各自用不超过三句话把书的主旨概括出来。这个办法是非常锻炼人的,大家在私下里也可以做这个游戏。吴伯凡说他在读完《白鹿原》后,突然想到了一句可以概括的话,他自己得意的不得了,说:《白鹿原》就是《百年孤独》加《静静的顿河》。
所以我们可以把读书做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儿。
李老师:昱昕提到的“费曼方法”,即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别人。比方说要准备或者学习特定的内容时,可以假定你下周要去给别人讲这个内容,你可以自己做个PPT,这要比有一搭没一搭地看高效许多。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是硕士留校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博士点,在我研三的时候,刘老师就让我去给同学们讲一节课。当时自己心里很虚,因为自己硕士还没有毕业,怎么去给别人讲课。那个时候我完整地用稿纸手写教案,形成体系化的内容,这和写一篇论文、一本书都很相似。当时在里面涉及了康德、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因为讲课内容就是著作人格权的问题,它需要和哲学相联系,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的头。我讲完同学们反馈效果很不错,后来我觉得刘老师真是非常会带学生的老师,直接派我去做那件事,比起来其它形式的指导效果更好。
现在的博士培养似乎没有授课的要求,我在读博士的时候是有教学任务的,博士生是必须上课的。
第二部分报告人:高钰茜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一、两种实用性的书
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用问题。实际的问题只能通过行动解决。但实用性的书多少还是可以提供一些可以应用在同类型特殊状况中的通用规则。先要运用这些规则,需要对当下的状况进行判断。因此,运用实用性的书需要一定的判断力。
实用性的书分为两类:说明规则型的书,如本书;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类,如政治经济学著作。以规则为主的书,其主旨即为书中说明的规则。
而规则背后的原理类的书与纯粹理论的书不同,这类书最终要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读者在阅读时,要看到原理衍生出的规则,以及规则应该如何实际运用。无法让一本实用的书被实用的阅读,就是失败的阅读。
对实用类书的评价与对理论性的书的评价不同,因为这类书关注的是规则的有效性,因此,对这类书的评价标准就变成了:(1)真的有效;(2)这样做能带你到正确的结果,达到你的期望。
需要注意,在评价一本实用性的书时,读者必须观察他与作者之间假设的一致性或差异性。在评断一本书时,所有的事都与结果及目标有关。判断的需要与结果达成共识,而非方法。
[if !supportLists]二、[endif]说服的角色
阅读实用性书籍时的两个基本问题:
[if !supportLists]1.[endif]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if !supportLists]2.[endif]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因为人们对实用性的书的评价主要来源于是否接受作者的结论和他提及的方法,因此实用性的书经常包含作者的雄辩和宣传,此时读者变成了被说服的对象。因此,在阅读实用性的书时,要察觉到作者的雄辩和“情绪用字”,并且有所警觉,对作者的推销有所抵抗,避免买下不需要的东西。但是如果完全不接受书中的诉求,也就没必要阅读实用性的书了。
因为实用问题的最终以运用为落脚点,也因为所有实用作品中都混杂了雄辩,作者的"性格"在实用书中就比理论书中还要来得重要。在读一本数学用书时,用不着知道作者是谁。他的理论不是好就是坏,这跟他的人格怎样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为了要了解与评断一本道德的论述、政治论文或经济论著,你就要了解一点作者的人格、生活与时代背景。譬如在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之前,就非常需要知道希腊的社会背景是奴隶制的。只有了解了时代背景,才能知道作者所提出的观点的基础。因此,对于一些书籍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角度观察,而不能完全用现代的眼光对当时的理论进行批判。
三、阅读时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if !supportLists]1.[endif]这本书在谈什么:一定要知道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if !supportLists]2.[endif]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论点。
原有分析阅读的规则在此发生了变化:
原有规则四:“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变更为“找出作者想要你做什么”
原有规则八:“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变更为“了解他要你这么做的目的”。
[if !supportLists]3.[endif]内容真实吗:判断实用书是否真实要考察作者所采取的方法是否有效;同时,读者需要与作者有达成同一目的的共识。
[if !supportLists]4.[endif]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阅读实用书之后我应该采取哪些行动?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故事书和戏剧
想象文学的魅力在于传达感受和体验。因此,文学作品中主旨和论述是不重要的,因为每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可能都不相同。此外,不应当用现实世界的价值标准来评价书中的内容。
一、阅读想象文学的一般规则
论说性作品的三个阅读规则:
[if !supportLists]1.[endif]找出作品的整体及部分结构(架构性)
[if !supportLists]2.[endif]定义与诠释书中的共识、主旨与论述(诠释性)
[if !supportLists]3.[endif]评论作者的学说,以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完成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评论性)
阅读文学作品的类似规则:
[if !supportLists]1.[endif]架构性规则的改变
[if !supportLists](1)[endif]必须将想象文学作品分类:叙事诗、小说等
[if !supportLists](2)[endif]能抓住整本书的大意:是否能简短的概括剧情?——一篇故事的大意总在情节中
[if !supportLists](3)[endif]不仅能将整本书简化为大意,还要能发现整本书是如何架构起来的——开端,高潮,结局,各种关键情节
[if !supportLists]2.[endif]诠释规则(是否一定要找到书的主旨?)
[if !supportLists](1)[endif]熟悉每个角色。想要与文学作品的作者达成共识,就要熟悉各个人物和他们身上的关键事件
[if !supportLists](2)[endif]共识与主旨有关。小说的要素与故事设定的背景有关。可以想象自己在书中的世界生活
[if !supportLists](3)[endif]合理评断一本书的真实性:这像一个故事吗?故事动态的发展靠情节推动,要时刻关注情节
[if !supportLists]l [endif]注意:
1.不要太仔细的实践这些规则。这些规则更像是一种象征。
2. 这些规则主要适用于小说、戏剧、有情节的抒情诗。用于没有故事情节的抒情诗可能不太贴切
[if !supportLists]3.[endif]小说阅读的批判规则
[if !supportLists]Ø [endif]论说性作品:在还不了解一本书之前,不要评论一本书
[if !supportLists]Ø [endif]类似规则:在你衷心感激作则会试着为你创造的经验之前,不要批评一本想象的作品。
亨利·詹姆斯:“我们要接纳作者的主题、想法与前提。我们所能批评的只是他所创造出来的结果。”假如故事发生在巴黎,我们不能假设发生在纽约会更好,但可以评价他所写但巴黎人或事。
阅读文学不需要回答“这本书与我何干”的问题,因为文学重在传达感受,而非教授知识。我们不一定能在想象文学中学到什么。
[if !supportLists]l [endif]如何阅读故事书
[if !supportLists]1.[endif]快读,并全心全意地读。理想的状态是能一口气读完整个故事。将一篇故事的阅读时间压缩到合理的长度。读的过慢很容易忘记中间发生过什么。
[if !supportLists]2.[endif]这本书在谈什么?
只有在读完一本小说后,才能谈是否把书读通了。
[if !supportLists]第十六章 [endif]如何阅读历史书
历史的真相是难以捉摸的。历史学家会编纂一些事情。他们会在许多事件中找到共通的模式,或者套上一个模式。在阅读历史时,需要知道作者运用的是哪个对历史的解读模式。因为历史学家的理论不同,而这些理论会影响到他对史实的描述。因此如果我们想真的了解一段时期的历史,就要广泛阅读一些相关的论著。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历史中的普遍性
阅读历史的要点: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if !supportLists]二、[endif]阅读历史书要提出的问题
第一,每本历史书都有一个特殊而且有限范围的主题,要弄清楚书中谈了什么
第二,作者是在用什么方法讲述历史故事?
第三,这与我何干?历史可能提供一些前人的经验教训供我们参考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
传记的四种模式:
1. 定案本:是针对已经去世的人写的,一般资料比较翔实,也较为客观
2. 授权本:通常由继承人或重要人物的朋友负责,所以可能有失偏颇
3. 一般传记
4. 自传:本书作者认为可能并不存在纯粹的自传,因为每个人的作品中都有自己的影子
[if !supportLists]四、[endif]如何阅读关于当前事件和文摘
分析阅读并不是永远都有必要。要注意记者可能存在的偏见,警惕他们在写作中的利益考虑。
文摘是对事件的概括总结,因此更容易出现误差。在阅读时应当保持批判的态度。
第十八章 如何阅读哲学书
一、哲学家提出的问题
书中主要提出了两大类哲学问题:第一种:理论或思辨型的问题。这类问题是关于存在与变化的问题,与这个世界存在与发生的事情有关。第二种:规范的哲学。这类问题关于善与恶,以及我们应该做和探寻的事。
二、哲学的方法
回答哲学的问题的方法只有思考。
不同的哲学家之间具有传承关系。如果想要更为深入地了解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最好也阅读一下对他印象较大的哲学家的论著。
三、阅读哲学的提示
在阅读哲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或者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作者会如何回答问题与他的中心思想有关。并且,伟大的哲学家背后都有特定的中心思想和原则。这些哲学家所有的作品可能都是彼此相关的。所以,找到书中的哲学思想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一个哲学家前后的想法可能并不一致,此时就要进行判断他两个想法哪个是真的。
[if !supportLists]第十九章 [endif]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一、阅读社会科学的难点
[if !supportLists]1.[endif]可以对作者发表不同的意见,但首先要倾听作者的意见。
[if !supportLists]2.[endif]难以与作者达成共识:虽然社会科学中的术语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但是很多人在用的时候并不准确,这可能造成在阅读相关文献时对内容理解的困难。同时,社会科学的术语是难以界定的。因此,与作者达成共识就变得困难起来。
[if !supportLists]3.[endif]社会科学并不一定纯粹的说理性作品,而是混杂的。社会科学文章的形式是不固定的,这也是为什么给社会科学下定义较为困难。
二、阅读社会科学作品
[if !supportLists]1.[endif]在阅读社会科学作品时,通常要阅读好几本书
[if !supportLists]2.[endif]这些书是关于一个特殊主题的,而非是同一个作者或特殊的一本书
分析阅读规则只适用于读一本书,而不适用于读一系列的书。因此,阅读社会科学的书目需要另一种阅读方式——主题阅读。但主题阅读的前提是要对分析阅读十分熟悉
第四篇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
第二十章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核心要点:
[if !supportLists]1.[endif]对一个特定问题来说,所涉及的一定不止一本书
[if !supportLists]2.[endif]要知道总体来说应该读哪些书
[if !supportLists]l [endif]什么叫“同一主题”?
矛盾的现象:这个层次的阅读被定义为阅读同一主题,即阅读开始之前,这个主题就已经确定了;但是主题是从阅读的过程中找出的,而不是事先就能确定的。(很多时候读了十几篇文献,却发现一半都与主题无关)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主题阅读的步骤:
[if !supportLists]一、[endif]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if !supportLists]Ø [endif]检视阅读可以作为主题阅读的前置阶段:1. 浏览 2. 粗浅的阅读
[if !supportLists]Ø [endif]检视阅读的作用:1. 对所要研究的主题形成清晰的概念;2. 可以简化书单
[if !supportLists]Ø [endif]注意:尽量不要将选择主题时的检视阅读和查找与主题有关的检视阅读放在一起做,否则可能会速度太慢
通过检视阅读,可以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这样可以便于理解作者的观点,并且可以更快的判断这篇文章是否能够支持主题。
[if !supportLists](3)[endif]厘清问题: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1与概念或现象的存在或特质有关的问题;(2现象是如何被发现的?概念是如何被表现出来的?(3前面两个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无论作者是否明确地谈过这些问题,大多数作者的论述应当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我们能够推断出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因为有时候作者关心的重点和我们关心的重点不同。
[if !supportLists](4)[endif]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有时不同作者之间的观点不同可能只是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不同
[if !supportLists](5)[endif]分析这些讨论。
为了突显主题,需要将问题和议题按照顺序排列。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if !supportLists]l [endif]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if !supportLists]l [endif]客观的必要性
在阅读文献时,有可能正反双方的意见都是错的,也许大家的观点表述都是片面的。主题阅读的目的不是给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带来最终解答,而不是给主题阅读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带来最终解答。主题阅读的目的是找到围绕这个主题较为全面的讨论。
因此,主题阅读需要面面俱到,而自己不预设立场。对于冲突性的观点避免作出明确的真伪判断。在阅读时要建立一套中立的词汇,用中立的词汇总结作者的观点,并附上原文。
[if !supportLists]l [endif]小结
主题阅读的关键在于保持中立的立场。主题阅读的过程类似于查找论文文献的过程,掌握好主题阅读的技巧对于写文献综述很有帮助。
评议部分
熊超成:闫师弟做的这个报告,参考了英文版,既是自我挑战,也增加了我们的理解挑战。整体来看,对时间把握得很好,报告内容完整流畅,第一次就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唯一的遗憾是,还差一点儿就把阅读四问给点出来,这四问是很重要的。对于这本书来说,这四问是对“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个总问题的一个拆解,而这个问题指向的任务或者目标是,增进理解力从而成为一名自主阅读、自我发现型的阅读者。反过来讲,这一目标导致了这个问题,从而再分解为四个小问题及其相应规则。
再谈谈这本书与我们的联系。这本书虽然是教我们怎么阅读一本书,但其实对我们写论文有很大帮助。书中分析阅读就是以论说性书籍作为典型分析对象的,而我们的法学论文正属于这一类,都是议论文。我们写论文,几乎所有老师都会提的一个问题是,“你的问题意识在哪里?”那我们心里可能会问,啥叫问题意识,一句话加个问号就是问题意识吗?对于这一问题,我个人常常会做一个转述,我把它转译为,你的写作目标是什么,我们想选题无非就是要找到这个行动目标,这也你要解决什么问题的另一个表达。因为法学论文基本上都实用型的,要使人们接受并认可你观点,这种论述与人们(包括立法者、司法者、普通人)的行动相关。所以你核心问题或者目标,恰好对应了阅读四问的第一问,先看作者说了啥。第二问,作者怎么说的,这个放在写论文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你的论文目录,答辩老师很看重这个,表面上只是表述的结构与清晰度,实际是也是你思路的清晰度。第三问,作者说的有没有道理,这个就是任务与方法、理由的匹配度问题,实用型的论述需要给出的理由能够支撑论点,写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同的论证目标需要不同的方法与论据。最后,我谈这些其实也是在谈第四问,这本书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在我看来,真正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也就大概知道怎么写一本书,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周子钰:高钰茜同学的报告梳理清晰,重点突出,结合自身感悟,引人入胜。
首先,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主题阅读的客观性。主题阅读时我们尽量与作者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不预设立场,用中立的词汇总结作者的观点,并附原文。对于不同作者冲突性的观点避免作出明确的真伪判断,我们要做的不是给具体问题带来最终解答,而是分析这些讨论。
其次,我对阅读不通读物的方法进行一些补充。“历史”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历史事实,二是指历史书写。关于如何阅读历史书,这里指的是记录和书写的历史。历史书一定包含作者的主观色彩,不可能完全纪实。不管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还是我们的《史记》和《资治通鉴》,都体现了作者的偏好和特点。虽然好的历史学家力求精准还原特定时空的史实,以求公正叙事,但是在他开口或动笔一瞬间,其实就已经按照自己的意愿作了判断,选择相信一条材料,而忽略另一条材料。因此正如本书作者所说,历史比较接近小说,而非科学。历史往往有现实之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无论是历史书的作者还是读者,都是怀着目的,作者有一定的立场,读者进行引用往往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常常与政治关系密切。历史研究通常采用两种范式,一种是先建构理论体系,再选取材料进行填充,以证明其理论,这种方式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种是在分析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基础训练常常以这种方式进行。
最后根据老师的点评,我反思阅读中不应该过分关注细节,而要从整体入手,抓住重点,感知作者想要传达的最主要的观点和思想,这样才能掌握精髓,有效阅读,主动阅读,实现进步和增长。
第二部分现场讨论
朱书剑: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我收获良多。首先,其中检视阅读和主题阅读对写综述有很大帮助,二者相结合,系统整理汇总不同作者的观点,有助于高效地完成综述的准备工作。
其次,“读书四问”中的最后一问——“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也对论文写作很有益处。在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中,这个问题相当于:读完本书之后,你还能提出什么可能性。在写论文时,我经常思考类似的问题:这篇论文我能提出什么创新点。但是在阅读文献时,我却很少作此思考。“读书四问”的最后这一问使我恍然大悟,在读文献时也应该带着这样的问题,这能使读文献和写论文这两个阶段串联起来,相信对写论文会有所帮助。
高晨阳:我读此书最大的反思是,自己在阅读一些理论书籍时容易受到“强迫症”的干扰,对某一个细节死抓不放,导致影响了整体的阅读进度,打破了阅读的流畅度。正如书中所说,读书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从整体上把握。事实上,一本好书的体系完整度能够使得前后内容形成互相的照应与解释,许多读书时陷入的僵局,往往会被后面章节的讲述化解。所以,理论性书籍的阅读方法要注意体系化把控。
白睿成:坦白讲,我不是特别喜欢看这种“how to…”类型的工具书,但把这本书看完以后,发现它并不单单是讲如何阅读,粗略估计了一下,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有阅读、写作、学术交流伦理、思考模式等等。整体来说是很出乎我的意料,我认为两位主讲人推荐的书很不错。
就我个人而言,我读的书可能不算多,我的心得是做读书笔记对自己学习和思考都很有帮助,无论是自己在书上写写画画还是做成Word或思维导图,都是对抗遗忘书籍内容比较有效的途径。在读书笔记的制作上,推荐大家关注西南政法大学段文波老师的微博,他会在微博上更新自己做研究的心得,也很提倡写读书笔记,会传授一些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刚才有同学提到,在做文献综述时面对大量的文献不知如何下手。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要正确使用检索工具,确保你得到的文献样本够精确;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着重去关注文献的摘要和结论,讲究的作者会很仔细地斟酌这两部分,在最短的时间内告诉读者自己的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可以通过摘要和结论进一步确定文献样本,这样的话文献综述做起来会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