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金海滩沐浴晨曦时,有一群人已经在乡村的教室里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当你在五四广场信步闲游时,有一群人在书桌前伏案逐字批改着学生们的功课;当你欣赏玛珈山的美丽夜景时,有一群人正在宿舍帮孩子们把被角仔细地塞好。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1999年山东大学组建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自2016年起,威海校区正式参与,目前已有第十八届(汪晓瑞、张玥、刘芳媛)、十九届(吴佩霖、赵凌新、薛荣鑫)共6名同学前往山西省灵丘县进行支教,用自己的汗水与真诚,为更多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希望。
2015年9月,威海校区开始参与研究生支教团组建工作,通过学校选拔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选拔面试,选出了三位优秀的志愿者——汪晓瑞、张玥、刘芳媛于2016年9月前往山西省灵丘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活动。2016年9月,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选拔完成,吴佩霖、赵凌新、薛荣鑫于2017年8月前往山西省灵丘县进行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吴佩霖、赵凌新前往下关九年制学校,分别教授七、八年级思想品德、七年级地理;七、八年级历史、八年级地理。薛荣鑫前往平型关寄宿制学校教授九年级语文。
支教队员负责管理学校图书室,负责图书的编号整理、借还记录、图书室开放工作;管理“情感树洞”心理咨询室(“心巢计划”),负责初中生心理普查、咨询及辅导工作;负责协助学校团委各方面工作;负责学生会的选拔和日常管理工作(下关)。协助村委会工作。教学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课程教学情况获得当地教师和校长的称赞。学生会选拔工作成功开展,学生会平时负责宿舍卫生纪律检查、课间操纪律检查,工作细致,具体,开展顺利。累计编号整理图书室图书一千余册,借还、开放管理井然有序。心里咨询室按时开放。协助学校举办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元旦晚会等活动。下关村村委会选举期间帮助大选唱票。
风景再美不及经历,正在支教的他们如是说
“每天都在改变”,我想这是最贴切的句子去形容这半年的支教时光。从第一次站上讲台的紧张,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拌着咸菜吃泡面,到自己做家常菜;从刚毕业时的浮躁,到现在内心的平静,我想这是这半年支教生活所带给我最好的礼物。半年的教书生活让我明白了除了教给孩子们课本知识,更应帮助他们提升个人修为,增强对生命的感受力,使他们更好地认知自我,不断提升自我。所以课余的时间我总会和他们分享大学生活、实习经历、旅游感悟等等,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角去给他们展示外面世界的精彩,从而激发他们内心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念。我觉得这是最有意义的“Gap year”,希望自己能用这一年的时间去好好“修行”。鼓励自己不断探索尝试,不断沉淀积累,不断体悟分享,用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也为自己带来一些成长的蜕变。且行且珍惜这余下能陪伴孩子们的支教时光。
——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吴佩霖
一路向西,到达山西灵丘,开始了我们的支教生活。刚来的时候,通往下关中学的路还没有修好,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每次都跟过山车一样。学校在山顶,一栋两层的教学楼,一栋含餐厅的三层宿舍楼,校园虽小,但是干净、漂亮。食堂整洁,桌椅有序,饭菜简单,以土豆为主,冬天还有白菜、萝卜。十天吃一次排骨,一次鸡肉,一次包子。孩子们一个宿舍十来个人,虽然很挤,但依旧整洁。操场是去年刚修建的,只是简单的石灰地面,跑道、球场是我们到了以后佩霖用了整整两天设计的,线是大家用透明胶带和油漆一点一点刷上的。
——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赵凌新
8月下旬来到山西灵丘平型关寄宿制学校开始支教生活,至今已四个多月;山区里各方面条件艰苦、资源匮乏,学生们基础较差、思想薄弱;看到他们一张张单纯的笑脸和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神,我想这可能就是来这里的原因吧。从每天的上课、备课、 批改作业等等我都要仔细再仔细, 生怕落下一个孩子,可能个人的力量让这里不会有太大的改观,但求尽力做到最好,在这里的一年时光能影响一个孩子也足够。希望这里的一切会越来越好!
——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薛荣鑫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加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
两年来,威海校区六名支教团成员分别前往山西省灵丘县平型关寄宿制学校、上寨中学和下关中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面对了未知的挑战和困难,遭遇了不同的挫折和考验,但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岗位,踏实工作,奋战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坚持“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图文|赵凌新、薛荣鑫、吴佩霖
刘芳媛、张玥、汪晓瑞
编辑|赵林、刘帆、程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