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算了解一个人?一般,我们看的是他的那些表面特征。很多互联网公司分析数据,就是性别、颜值、角色、财富、人脉等等。但是梁宁说,这些特征和他是否对你的产品买账,没啥关系。如果看人,只看到这一层,你是没法提供一个他喜欢的产品的。那和他聊天,打听他的想法和观点,可以了解一个人吗?还是不行。
举个我听说的例子,有个做健身App的创业者。这个App的用户不少,但是使用的人很少。那怎么办呢?他们就给用户发个推送:你已经一个星期没有来锻炼了。你猜怎么着?大量用户并没有来使用这个软件,而是直接卸载了它。
你想,这些用户是很怪的,他们对健身是有兴趣的,否则,他当初是不会安装这个App的,这个想法是真实的。但是他们无法坚持也是真的,否则他不至于一看提醒就卸载,这个想法也是真实的。
梁宁在课程里也讲了一个例子。Sony准备推出一款音箱产品,他们召集了一些潜在的消费者,开会讨论这个新产品应该是什么颜色:黑色还是黄色。
经过这一组潜在购买者的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这是真实的,都花时间来开会了嘛。
这次会议后,组织者对小组成员表示了感谢,并告诉他们,在离开时,每个人可以免费带走一个音箱作为回报。他们可以在黄色和黑色之间任意挑选,结果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音箱。你看,他们不同的选择,不是因为说谎,而是想法和现实的行动是有差别的。
所谓“嘴里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就是这个意思。
那怎么才能判断一个陌生人的真正特质呢?梁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就是看这个人的“内心边界”。
这个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内心边界”内,我们可以从“存在感”来判断一个人。而边界外,我们可以从“恐惧”来判断一个人,下面我们分头说。
首先说“存在感”。
动物的“存在感”很简单,只要生存条件满足,它就很愉快了,所以个体差异不大。但是人构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每个人的小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每个人的“存在感”其实也不一样。
有的人只要能够在一段关系里,比如说我在一个家庭中,我在和我的爱人的关系中,只要我的“存在感”是清晰的,对方给了我足够的确认感,我就能够满足,其实很多女孩儿都是这样的。
但是有的人,如果只能够在一段关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是远远不能满足的。他需要在职场、在行业中、在社会影响力中,看到自己的“存在感”,看到别人的重视,其实很多男人是这样的。
动物吃饱了、繁殖了,“存在感”就满足了。但是人不行,人的很多“存在感”是需要社会给他反馈才能实现的。
我们经常会嘲讽一种人,在没资格的地方乱说话,在不合适的地方秀恩爱,说他们“刷存在感”,什么意思?就是他们很不适当的找周围的人要反馈,这样他们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那“存在感”的反面什么?就是对自己“内心边界”之外的东西的恐惧。
为什么让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然乐此不疲。
为什么你打扫卫生很痛苦,而有人打扫房间不厌其烦,一天扫三次?
这就是人的不同。你既可以把它解释为他“内心边界”内的“存在感”不同,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他“内心边界”外的“恐惧”不同。
比如,一个人特别爱穿漂亮衣服,既可以解释为她要靠这个刷到“存在感”,也可以解释为她恐惧青春的流逝。
梁宁举了个例子,她的母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家庭主妇。她一到梁宁住的地方,马上就尖叫:“你住的地方怎么这么乱啊。”接着,她不能忍,马上就开始收拾。两三个小时之后,家里顿时就桌明几亮,井井有条,水果洗了摆桌子上。
你看,这两三个小时的过程中,既有“存在感”的满足,也有对脏乱差不能忍的“恐惧”。驱动梁宁母亲收拾屋子,和乔布斯把一个图标改100遍的驱动力,其实没什么不同。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把同一层意思翻过来调过去用不同的词儿说吗?其实不是,“内心边界”是我们理解一个人的很有用的辅助线。
比如,关于人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很多种,喜悦、害羞、恐惧、焦虑等等。但是在“内心边界”这根辅助线看来,了解一个人,其实就看两种情绪就够了。从内部看,“存在感”被满足了,他就喜悦。从外部看,“边界”被侵犯了,他就恐惧。
其实很多种情绪都是“恐惧”。“边界”被侵犯了,感觉自己打不过,这就叫恐惧。“边界”被侵犯了,感觉自己打得过,这就叫愤怒。这中间的不同,其实是对力量对比的评估不同,而不是情绪本身有什么不同。
焦虑呢?焦虑也是恐惧,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所以是一种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
羞耻感呢?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你看,这么一归类是不是就清晰了?
这根辅助线最大的用途是观察一个人,他说他什么观点想法都没用。但是他刷“存在感”的方式和表达“恐惧”的方式,才是他这个人的特质。
面对同样的边界侵犯,他恐惧了,他就是普通人,他愤怒了,他可能就是个英雄,因为他对自己力量的估计不一样。
一个人想要去做一件新事,但是拿不定主意。你怎么判断他是不是真要做?
如果他主要描述的是做这件事的收益,那他做的可能性就大,因为他在刷关于这件事的“存在感”,他的“内心边界”可能就要因为这件事扩张了。
如果他主要描述的是做这件事的成本,也就是各种顾虑和恐惧,那他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很低。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被困在“内心边界”里,他还没有为这个突破做好准备。
梁宁给了一个比喻,一个人就好比一部手机。他后天的知识、技能、道理、逻辑都是一个一个的App,而他的“内心边界”才是操作系统。经常有人说:懂得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为啥?有时候他不是缺某个App,而是他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他到这里了。
这是一个很实用的道理。比如看一家企业的文化,你不能看他提倡什么,你要看他敬畏什么。比如看一个人的趣味,你不能看他喜欢什么,要看他不能容忍什么。
比如看一个人的成长,你不能看他做了多少事,看了多少书,要看他的“内心边界”是不是发生了移动,他“恐惧”的东西是不是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