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有史以来,世界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郭沫若先生,认为司马迁是继孔子之后的另一位文化巨匠。
对于这位史学大儒,你我又对他了解多少呢?
张亮在《榜样的力量》–《司马迁》中,为我们解开了这位历史伟人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位历史巨儒的历史踪迹!
其一:初立志向定前程
自幼聪颖好学的他,在父亲司马谈的引导下,在公园前127年,他10岁时,迁居汉武帝刘彻风水灵地–茂陵。
由此,我想到了孟母三迁,为子求学。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和氛围的熏陶!
司马谈期望儿子,能够博学,吸收诸子百家思想。司马迁听从父亲教导,从师写成《古文尚书》的孔子第十二代孙–孔安国,又从师儒家大学者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
通过对《春秋》的学习,让他认识到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具有照见原形,明辨是非曲直的奇效!由此奠定了他对史学的好奇之心。
其二:万里游历集资料
张骞西域之行的采访,让他感觉书籍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由此萌生了实地考察的想法。
由此开始了他从20岁到27岁,长达7年的游历生活,从屈原故地,到寻访尧舜禹,再到韩信刘邦故里,以及亲临孔子故乡。他所到之处,细心求问,记下笔记,为以后的史学创作,留下了丰富翔实的历史依据!
其三:漫漫仕途立思考
公元前123年,他经考试被选为郎中,即皇帝身边的侍卫官。其父送他亲笔手册《六家旨要》,希望他仕途有成,并能领会各种学说的特点,加以灵活应用,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回到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干出一番事业来。
曾经踌躇满志的他,亲眼目睹名将李广将军,因为关西派系被汉武帝冷落,后被卫青陷害以延误军机问罪,李广悲愤自杀,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让司马迁不尽捏了一把汗。
后来李广之子李敢,因为悲愤父亲李广被卫青陷害,当众殴打卫青,因此埋下祸根,后被霍去病借皇帝打猎之机,将李敢射杀,结果武帝包庇杀人凶手,由此引发了司马迁的思考,皇帝如凡人一样,高祖原是流氓出身。如何立世生存,让他堪忧,而且武帝后来求神问仙,寻求不老药方,更是让他大跌眼镜。
其四:撰写史记受腐刑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42岁时,开始撰写《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体例上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这也是一种独创体式。
“本纪”是各代帝王生平事迹的。“世家”写的是各个时期的王子贵族或诸侯。“表”记录各时期的王子诸侯高官显贵们简略的活动时间表。“列传”是分别记述一般人物和谋士将相等的生平和活动。“书”记载了千文、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状况。
《史记》从轩辕黄帝写起,直到汉武帝执政时期。最早的开篇是《项羽本纪》。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要求自己每篇文章都要写的严谨,每个细节都要合适,做到言之有据。由此可见,司马迁之用心程度,非一般人可及。他翻阅大量的前人所有的文字记录,查阅地图。而且还回顾自己当年实地考察时看到的地形,写到《鸿门宴》时,对刘邦,项羽,范增等每个人的座位都做到准确无误。
这是一件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坚定求实精神的事业。当然,让他更加为难的是,对当代历史的表述,比如李广被逼自杀,李敢之死该如何描述,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司马谈曾经和他探讨过,照实记录让历史事实自己说话。这些文章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科学态度和历史眼光。得到了后人们的高度评价。
然而,司马迁写到关于武帝的《武帝本纪》《景帝本纪》时,由于据实所写,没有给汉武帝想要的那样歌功颂德,因此导致武帝怀恨在心,在司马迁为李广之孙李陵辩护时,武帝忽略见死不救李陵的事实,死抓李陵投降给司马迁治罪,后施以极刑腐刑(施刑与男人下身,畏冷怕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才得以罢休。此时司马迁50岁,《史记》只写了一部分。
司马迁因受辱刑,几欲求死。但是想到家父遗愿尚未完成,又有一份为天下苍生的执念在身,让他忍辱偷生,继续撰写《史记》。
其五:伟大遗产放光芒
可以说没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就没有东方文明。它奠定了中国正史的基础。
1.司马迁成为成一家之言的世界历史之父。
他笔下的历史,是集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生产,生活,宗教,自然为一体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历史。他认为世界是相通的。1957年,司马迁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历史之父。”
2.超前思维的经济思想。
他在史记中写到,中国要想富强,必须和国外通商。
3.指出中华各民族都是黄帝子孙。
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民族应该和谐共生。
4.为孔子等教育家树碑立传。
他在《史记》中,以《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著作,记述了儒家思想,奠定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历史地位。
5.总结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
创制《太初历》,即沿用至今的现行公历。
6.他还是当之无愧的地理学家。 提出军事地理学与并发经商思想。他的文学成就与屈原可比高!
司马迁带给后人的启示:
1.勤学立志,严谨无畏。学习的氛围和引导者异常重要!
2.自古便有官官相护,利益相争等丑相,如何做才能够利人利己,达到曾国藩之境界呢?
3.司马迁能够忍辱偷生,撰写《史记》。说明人在困境中,该如何面对和选择有意义的人生?
4.司马迁在面对好友任安,即将被武帝赐死境遇时,如何处理友谊与自身追求之间的关系?
结语:都说读史可以明志,确实在读过之后,让我们更加了解前人做法,成为我们后车之鉴!从司马迁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到多少属于自己的东西了呢?不妨留下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探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