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经济学定义: 管理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决策学的分析工具,使一个企业组织能够在一定经济环境中,在面临的各种约束之下,最有效地达到自己既定目标的科学. (定义包括以下两点)
-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管理决策问题
- 管理经济学以经济理论和决策工具为分析工具
-
决策的过程:
- 明确企业面临的问题
- 确定企业目标
- 列举解决企业问题的可能办法
- 从列出的解决办法中选择最优方案
- 执行最优方案
正确决策的准则为: 采用该项决策之后的情况比采取该项决策之前有所改善
-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
区别
- 目的不同
- 研究方法不同
- 假设条件不同
-
联系
- 完全理性 (即假定各经济主体都是完全理智的,他们都以利己为目的,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 完全信息
- 市场出清
-
区别
判断某项活动对企业有利还是无利,根据这项活动引起的边际收益和它的边际成本相比较, 边际收益 > 边际成本,就是对企业有利, 边际收益 < 边际成本就是对企业无利,
当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或亏损达到最小.
-
会计利润是企业已经取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会计账目上已经发生的各种费用(即会计成本)的差
- 会计利润 = 销售收入 - 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
-
经济利润是企业获得的收入减去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
- 经济利润 = 销售收入 - (显性成本 + 隐性成本)
机会成本: 某种经济资源用于某特殊用途放弃了该经济资源在其他用途使用中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
-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具有以下四个要点)
- 一种商品(或服务)
- 人们愿意且能够购买
- 在一定时间内
- 出价格外,其他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保持不变
-
影响需求的因素
- 商品的价格
-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相关商品的价格
- 消费者的偏好
需求量变化,是指在既定需求曲线下,由于自身商品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应变化,这种需求量的变化只能是沿着需求曲线运动.
需求的变化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
-
供给: 指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而且有能力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包含以下四个要点)
- 一种商品(或服务)
- 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
- 在一定时间内
- 出价格外,其他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保持不变
-
影响供给的因素
- 商品的价格
- 生产成本
- 替代品的价格
- 生产者对价格的期望
- 其他(政府的税收,补贴等因素)
供给量变动: 是指在某个时期内,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企业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发生变动.
供给的变动: 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
市场均衡: 是指在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其他因素都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达到这样的水平,即使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等于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
-
最低价格: 又称为支持价格或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以行业的生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而规定的高于该行业产品均衡价格的一种非市场价格.
- 影响: 由于最低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势必造成超额供给,但由于此时价格下限限制了供给和需求向均衡价格的移动,就必然会导致供给过剩.
-
最高价格: 又称限制价格和价格上限,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了低于这些物品的均衡价格,即规定对高价格.
- 影响: 限制了市场价格向均衡价格的移动,必然导致商品的短缺. 生产企业必然会在大量潜在消费者中配给稀缺物品,其结果一方面,大量的消费者排队等候稀缺物品,造成时间浪费, 另一方面,有些消费者为了不排队,可能向稀有物品的供给者(或配给者)行贿.既使得市场无效率,又使得市场不公平.
效用: 我们把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多感受到的满足感称之为效用.
-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区别
- 观点不同
- 基数: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可计量并累加求总和
- 序数: 效用是主观心理的概念,无法计量,只能用序数来表示先后顺序
- 分析方法不同
- 基数: 边际效用分析法
- 序数: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 观点不同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指一个消费者的需求从整体上来说是无限的,但对于某一种具体商品而言,在一定时间内的需求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随着某一种商品会服务的消费数量不断增加,它所带给消费者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即消费者得到的边际效用最终会下降.
-
消费者均衡: 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对各种商品的购买中获得效用的最大化.
-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 MUx / Px = MUy / Py (即对x求导除以价格 等于 对y求导除以价格)
-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
消费者剩余: 就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价格与他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需要注意两点)
- 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 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消费者对这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高,但这类物品的加价格一般不高)
无差异曲线: 把代表提供相同效用的市场组合的点连起来,形成的线
-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 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同时其形状是凸向原点的.
-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前不可能相交
-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在保持自己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放弃的 / 增加的)
-
预算约束线: 指在给定的价格和收入下,消费者把所有收入用于消费所能获得的商品组合点点点轨迹.(I = Px * X + Py * Y ==> Y = I / Py — Px * X / Py )
- 斜率: 为 ( — Px / Py ) ;
- 截距: 代表消费者用收入I只能购买Y这一种商品是获得的Y的数量. ( I / Py);
需求弹性: 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点弹性公式 点弹性 = (△Q / △P) * (P / Q);
弧弹性公式 股弹性 = [(Q2 — Q1) / (P2 - P1)] *[(P1 + P2 ) / (Q1 + Q2)] ;
-
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
- 若Ed = 0 ,则称为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完全无弹性
- 若Ed < 1, 则称为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缺乏弹性
- 若Ed = 1, 则称为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为单位弹性
- 若Ed > 1, 则称为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富有弹性
- 若Ed == ∞, 则称为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具有完全弹性
-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 商品的替代性
-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商品价格的高低,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等
-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 当Ed > 1时, 即需求富有弹性时, 降低价格,增加销量,从而增加销售收入
- 当Ed = 1 时, 即需求价格弹性为单位弹性时, 此时无论降价还是提高价格,销售收入都不会改变, 如果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可以适当降价; 为了树立优质优价形象,可适当提价
- 当Ed < 1 时, 即需求缺乏弹性, 此时应该提升价格, 以此来增加销售收入
- 当Ed = 0 时, 即 需求完全无弹性, 即无论降价还是提高价格,需求量都不会改变, 此时应该提高价格使销售收入增加
- 当 Ed = ∞时; 即需求为完全弹性, 只要价格稍微提升,变无人问津, 销售收入就骤减.
-
需求收入弹性的种类
- 当Em > 1 时, 即需求富有弹性, 如高档消费品,
- 当Em = 1时, 即需求收入为单位弹性, 如衣服
- 当Em < 1时, 即需求收入缺乏弹性, 如生活必需品
- 当Em = 0 时, 即需求完全无弹性, 如食盐
- 当Em < 0 时, 即需求收入富弹性, 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反而减少, 如 肥肉,土豆,公共交通 (低档商品)
收入弹性: 是指收入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
恩格尔系数: 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 是表示一个国家生活水平高低或富裕程度的一个指标.
恩格尔系数 == 食物支出金额 / 总支出(或总收入)金额 ;
另一个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需求收入弹性反映了消费者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它是企业确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国家确定产业结构方向的重要依据.
需求交叉弹性: 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应程度.
-
需求交叉弹性的种类
- 当Ec > 0 时, X 与 Y 两种产品之间有替代关系
- 当Ec = 0 时, X 与 Y 两种产品之间没有关系
- 当Ec < 0 时, X 与 Y 两种产品之间有互补关系
需求交叉弹性, 企业可以更好的分析和预测产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化,从而制定科学的经营策略.
供给的价格弹性: 是指一种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相对其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
-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
- 商品生产时间的长短
- 商品生产的周期
- 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以程度
- 生产成本的变化
-
生产要素分类:
- 土地
- 劳动
- 资本
- 企业家才能
-
这样划分生产要素存在两个严重的缺点
- 认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能加以分离并纳入四个有明显区别的大类中去,这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
- 忽略了每一个类别内部存在的巨大差别.
学习曲线: 是一种动态生产函数,又称为生产改进函数.
-
短期:是指在这个时期内,企业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只能调整部分可变要素.
- 至少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
-
长期: 是指在这个时期内,企业可以根据他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的生产要素,即企业的整个生产规模发生变化.
-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
TP: 总产量; MP: 边际产量; AP: 平均产量,
- TP最大, 即总产量虽大 则需要 一阶导数 = 0; MP = 0, (C点)
- MP最大, 即边际产量最大, 则需要 二街导数 = 0, (A点)
- AP最大, 即平均产量最大, 则需要 AP = MP; (B点)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随着越来越多的劳动,资本等可变投入被追加到固定投入(如土地)中,可变投入的额外产出将越来越低.
**等产量曲线: ** 是用来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成本线: **是一条表明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线.
-
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特点:
- 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其斜率为负数
-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 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 等产量曲线的形状反映出两种投入要素的替代性
- 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
规模报酬: 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按统一比例变化,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需要主意两点)
- 规模报酬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 规模报酬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都在同一比例地变化,因此并不会造成技术系数的变化,从而生产要素的增加知识一种量的增加
-
规模报酬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 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 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
规模报酬递增的愿原因
- 技术方便的经济效果
- 管理方面的经济效果
- 商业方面的经济效果
- 金融方面的经济效果
- 承担风险方面的经济效果
-
经济增长的方式基本可以分为两种:
- 一是依靠投入的增加 ~~~ 粗放型增长方式
- 二是依靠技术的进步 ~~~ 集约型增长方式
增量分析法: 增量利润 = 增量收入 - 增量成本 增量利润 > 0 可行, < 0 不可行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由于AVC曲线形状的硬性, 而AVC曲线呈"U"型,是由于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所以, SVC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也是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
-
SAC曲线与SMC曲线之间的关系
- AFC一直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产量的增加,分摊到每件产品中的固定费用在减少
- AVC,SAC,SMC 曲线都呈"U"型, 这都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
- SMC和SAC曲线的交点(E点),称为盈亏平衡点, 即表明在短期内,若企业的产量小于该点所对应的的产量,或者市场价格对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将会亏损,反之则会盈利
- S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H点),称为停产营业点或者生产关闭点. 若企业短期内其生产经营处于亏损状态,是否停产就由停止营业点所决定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是由于规模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MR = MC 即 边际收益 等于 边际成本, 这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
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保本分析法, 它广泛应用于保本产(销)量的确定, 生产方案的选择,目标成本预测,利润预测,价格制定等决策问题上.
- 盈亏平衡产量为 Q' = TFC / (P — AVC); 固定总成本 / (产品价格 — 产品变动成本)
- 实现目标利润时的产量为: Q'' = (TFC + π'') / (P — AVC) ; 即 ( 固定总成本 + 目标利润) / (产品价格 — 产品变动成本);
经营杠杆率: 是指企业固定成本总额与变动成本总额的比率
经营杠杆测定度可以用来作为企业风险的测试那个指标.
生产可能性曲线: 是指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的最大组合的轨迹.
-
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向右上方凸出的
- 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划分出生产可能性区域和生产无效率区域
-
等收益线: 是指在既定收入条件下,所必须生产的两种产品的产量的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
- 等收益线的斜率为: (— Px / Py)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产品的价格之比.由此可见,只要产品的价格不变或者两种产品价格同比例变化,所有的等收益线就会相互平行.
-
完全竞争市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或卖者
- 市场上所有出售的商品的劳务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异
- 市场上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不受任何因素的阻碍
- 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完全竞争的企业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只能有一个价格
企业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以及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这是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时 MR = MC = P
完全竞争行业处于长期平衡是歌曲也的利润为0; 如果企业还有利润则没有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
垄断市场的条件:
- 在一个行业或在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只有一家企业提供全部产品,没有竞争对手存在
- 企业所生产和出售的产品没有相近的代用品.即空段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被公认为独特的,是其他产品无法替代的
- 其他任何企业进入该行业或市场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
垄断市场产生的原因
- 关键资源由某企业的拥有
- 某一企业比其他企业拥有更高的效率
- 政府给予某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或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权利.
-
垄断的弊端
- 低效率
- 寻租
- 净损失
-
政府对垄断的管制
- 价格管制
- 按边际成本定价(MR = P)
- 按平均成本定价 (优点)
- 政府可以不用补贴垄断者
- 政府可以仅仅关注企业利润状况
- 反垄断法: 当垄断有害于消费者时,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打破垄断和禁止垄断的形成
- 价格管制
-
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 MR = LMC
- P = LAC = AR
-
垄断竞争企业的竞争战略
- 品质竞争
- 各种促销活动的竞争
-
寡头垄断市场的条件
- 在一个行业或市场中,只有小数几家企业
- 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 新企业进入行业比较困难
-
寡头垄断市场的分类
- 按产品差别程度划分
- 一种是纯粹寡头垄断
- 一种是差别寡头垄断
- 按企业的行动方式划分
- 一种是勾结(或共谋)行为的寡头垄断
- 一种是独立行为的寡头垄断
- 按产品差别程度划分
企业定价的目标: 是指企业通过制定产品价格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企业通过价格制定所要实现的经营意图.
-
企业定价的目标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 以维持企业生存为目标
- 以准求利润最大化目标
- 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
- 以应付或抑制竞争为目标
- 以树立企业形象为目标
-
成本加成定价法
- 计算单位固定成本
- 计算单位变动成本
- 单位变动成本 + 单位固定成本 = 单位总成本
- 计算单位利润
- 单位户总成本 + 单位利润 = 价格. 即 (总成本 + 目标利润) / 销量
管理经济学课本整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节 土地租金与劳动 A.租金 我们一直在分析中使用租金这个术语来指称物品服务的雇佣价格。这一价格是支付给单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