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非常“专业”的书《焦虑症的自救:从神经系统角度出发治愈焦虑症》,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代焦虑症治疗的先驱克莱尔•威克斯,这同时也是她的经典代表作《焦虑症的自救》系列的第一部。这本问世于1962年的经典书籍,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从出版至今4次改版,被译成数十种文字,被患者公认为是一本对焦虑症的治疗切实有效的自助书籍,至今仍在焦虑症患者社群被广为推荐。
它的名字很专业,以至于一些非心理专业的人都不敢接它(写书评),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发现其实作者写的非常通俗易懂,并不似人们想象的那样晦涩难懂。接下来,我将就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同时也是作者强调最多的两个部分做一下解释。
01 战胜恐惧的关键词:放弃对“神经性疲劳”的恐惧
焦虑症是诸多神经症当中的比较常见的一种,它是指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而产生的一种病症。在实际生活中,焦虑症患者不仅焦虑重重,而且内心常常感到恐惧——尤其是对患病所产生的神经性症状感到恐惧。
神经性症状是源于“神经性疲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而神经性疲劳,又包括以下四种:
肌肉疲劳
情感疲劳
心理疲劳
精神疲劳
正如作者克莱尔•威克斯所说:仅仅认识到疲劳是导致神经症的一大原因,就已经能让很多神经症患者大舒一口气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很多人的神经症实际上是“吓”出来的,临床工作表明:绝大多数焦虑症患者对于自己的神经症症状十分担心,并且对神经紧张所引起的怪异表现十分恐惧。
所以,治疗包括焦虑症在内的神经症的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让患者放下对各种症状本身的恐惧。这让我想起在上精神分析课的时候,老师讲到“防御机制“,他说:很多人的防御难以觉察,是因为他们身上不止有一层防御,而是像裹纱布一样,一层又一层。心理包裹了太多层纱布(防御),以至于根本就无法再看到最里层是什么东西。
对于神经性疲劳症状的恐惧亦是如此。原本这些症状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失眠、疲惫、心悸等,但是更难处理的是对于这些症状的恐惧心理——而这些,才是引发焦虑症的核心所在。
一般来说,焦虑症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原本起初的压力已经消失,不会进一步演变为焦虑症。可是患者开始对压力产生的症状感到恐惧,进而又对自己所处的状态感到害怕,并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第二种是,患者更关注自己还未治愈的疾病以及患病的原因——除非他们得到根本性的治愈和解决,否则他们无法放松下来。
所以,作者提出:“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这句话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但就是很难做到。他们控制不住的忧心忡忡、焦虑恐惧,随着这本书的深入,我越来越解开一个困扰我自己很久的难题:在做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人就是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
对于咨询师来说,这既是一种常态,也是非常打击自己自恋的现象。除了提升自己的技术,不断寻找更多有效的方式以外,其实还有最简单,但也最容易被咨询师自身忽视的问题:对于一些永远无法放下恐惧的人来说,基本上对他们的治愈就是很难。或者也可以这样直白的理解:即使一个咨询师的技术再高明,面对“油盐不进”(防御太重)的人,ta也束手无策。所以,治愈是一个概率性的话题。
说回焦虑症,在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什么叫神经性疲劳,她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的重申一个观点:跳出”自我关注“的泥潭,只有放下(至少是尝试放下)恐惧,你才有治疗的可能——这是治愈的基本前提。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治疗时会使用各种方法帮助患者。但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患者本人而非治疗师——所以在心理咨询中,“助人自助”是最核心的原则。没有“自助”的勇气与冲动,不可能获得心理状态的健康。从这个角度说,所有的美好体验,都是生活奖励给“真正的勇士”的。只有真正的勇敢者,才配获得。
02 治疗原则:面对、接受、飘然、等待
作者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简单易行的康复计划,她首创了“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
可以说,这四个词是治疗神经症的核心要义。
1、 面对
作者整本书都在讲述“康复是通过自身内在的因素达到的”,这一点至关重要。而面对这个环节,依然是延续这个最核心的原则:患者需要勇敢的面对自己所恐惧的东西。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裂缝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有的“缺陷”本身,孕育着机会。这非常“中国”,我们的老话中早就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样的句子。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就是著名的ABC原理: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的。
简单说就是“你怎么看”比“发生了什么”要重要的多。所以,面对焦虑症的恐惧,如果放下对恐惧的恐惧,也许你会真正明白:有恐惧的地方,就有康复的机会。
面对恐惧当然有法可依。心理学上常用的“脱敏疗法”就很有意义,比如一个焦虑症患者,因为一出门就恐慌,所以不敢离开家门半步。而在医师的鼓励下(最主要的是他自己有想要改变自我的愿望),他尝试着迈出家门。而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熟悉的恐惧感再次袭来。
面对这种恐惧感,如果按照以前的旧模式,他会选择马上逃离,回到家里。而他克服了自己的这种冲动,尽量平静的呆在原地,任由恐惧侵袭。当通过不断的练习,他逐渐克服了这种恐惧。
我有一个朋友,也有轻微的社交障碍,我也鼓励她用这种方法脱敏。在我的鼓励下,她从床上爬了起来,走到了菜市场,在那里她体验到了和前文中的男子一样的痛苦感受,但是她还是坚持着买完了菜——当她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鼓励她记住这种感觉,作为下一次尝试的勇气。
我们用简单地克制,永远无法真正接近问题,只有通过合理的“置换”才行。“面对”这个步骤的核心在于“和真实链接”,只有真实,才能打败恐惧的幻象。
2、接受
在一次心理督导时,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名词“让思维在空中飘荡”,当时我大受启发,有醍醐灌顶之感。而在这本书里,我又一次看到了这种描述。
所谓“接受”,就是放手、任其自流,就像风中的杨柳一样随风飘荡。
其实不管是治疗神经症,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点都非常有意义而且有效。
前段时间我去游泳时,就充分体验到了这种感受。其实我不属于特别会游的,我的游泳水平一半来自于小时候的游泳班,一半来自于自学。所以在游泳过程中我无法放松,游刃有余。但是那次,我意识到了自己浑身都“绷着劲”的状态,于是尝试放下对深水区的恐惧,想象自己变成一条鱼,顺应水流自然漂浮在水面之上。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正向体验,它几乎让我爱上了游泳。
在焦虑症中,恐惧会引起肾上腺素的飙升,继而分泌更多的激素,大量的激素又会引发强度更大的恐惧——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而“接受”的核心要义,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念”练习,不去评判,不去对抗,任由自己呆在那里。
当能这样做时,就等于切断了这个恶性循环的链条。不过在这一点中,区分“接受”和“忍耐”非常重要。
3、飘然
飘然的核心在于“置身事外”。飘然的训练核心当然还是放松,但是这种放松又不同于一般性的放松,而是在放松的同时有所作为。它要求患者:坦然面对、身心放松,然后飘然而出疾病的牢笼。
飘然并不是指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什么都不做,可以这样说,患者练习让自己的身体飘动起来,远离疲劳,并不需要专门的去寻找一种康复的办法,而是像自己脱离了自己的身体,成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自己的身体从迷宫里面找出一条出路一样。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人的身体在受了皮肉之伤之后,即使没有专门的治疗也会自我修复,其实神经症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肯给神经一个机会,而不是扒开伤口探个究竟,神经也会自动修复。
不过作者也承认,虽然他经常鼓励患者尽量让自己飘然起来,但是飘然对于患者来说还是很难做到的。这时候就需要咨询师的帮助了,出色的治疗师会帮助患者找到一个飘然的状态。
4、等待
不管是在后台的私信留言,还是在日常的咨询过程工作中,我遇到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你估计多长时间能好?或者多长时间能见到效果?
事实上,追求确定感是很多心理疾病患者的共同要求,因为确定意味着安全,只有确定了,有了明确的答案或者保证,他们的心里才会踏实。但是恰恰正是这种过度的追求确定感,使他们在治疗时缺少耐心,而这对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非常不利的。
在最后一个阶段“等待”中,作者也详细的阐述了等待对于治疗的意义。其实在整个焦虑症的过治疗过程当中,作者都一直强调,“当人们想起紧张时的症状的时候,身体会做出相同的反应,而这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理解这一点非常困难,就如同要理解“挫折本身并不是起到阻碍作用,恰恰相反,它更应该被认为是康复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样困难。
对于一般人而言,挫折就是一种障碍,所以他们通常会认为是挫折在影响自己,让他们从内心当中接纳挫折是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这种认知的转变非常困难。
但是作者也强调,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来帮助患者形成一层保护膜,在身体发生正常反应的时候起到镇定与保护的作用,慢慢的患者就会适应正常的生活,把那些身体反应看作是正常现象。
【写在最后】
威克斯是一名医生,虽然她在患者中影响极大、备受拥戴,但在主流心理治疗领域,她的理论和方法却由于过于超前而在很长时间里被嗤之以鼻。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行为疗法的积极发展,她的理论和方法的价值才被广大医生和治疗师正视和承认,逐渐被吸纳进现代心理治疗中。
其实从她自身的角度来说,她的最后“成功”也离不开漫长的等待。
很多心理疾病都是因为来访者自身的恐惧,畏缩和防御导致了康复姗姗来迟。当然这并不是患者自己的错,但是心理医生有必要帮助他们走出这个智库,而他们自己,也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挖掘能量,走出困境。
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药。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动力学取向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的签约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致力于心理学知识传播的终生成长者。如果喜欢,请关注我,欢迎点赞,评论,打赏,各种互动。
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在后台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