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考试的失利让我陷入了思考,读书到底对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一个非常愚蠢的念头:无用!慢慢冷静下来,开始冷静的思考:我读了些什么书?书中讲了些什么?竟然除了些书名,再无其他。而记住的这些书名都是刻意培养自己写阅读笔记时强制自己去写感悟的一些书。用一天的时间想明白——不是书无用,而是读书的人不会用!
将读过的书用起来,我们都需要一个阅读笔记本。你的上一本笔记本什么时候买的呢?会不会用呢?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提到了三种笔记读书法以及如何利用书籍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奥野宣之将笔记读书分为五个步骤: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读书当然是最核心的部分,可是有些人耗费在选书上的时间远超过其他步骤。因为盲目,不知道自己要看什么书,站在书架前一站就是一下午。再或者网购图书,要买这一本,结果看到优惠活动,又想浏览其他图书,一心贪便宜就又耗费了一上午时间,买了一些不一定会读的书。
建议列一份书单,去书店采购目标明确。书单上的书怎么列呢?收集生活中的信息。前段时间大火的《延禧攻略》,看了电视剧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上网搜与其相关的书籍,大致浏览简介,而后选出自己喜欢的,列出书名、作者、出版社,可附加一栏备注,方便记录。这样不仅购书节省时间,而且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也不会出现买来不看的现象。
折角读书法
初读一本书的时候,读到一页觉得写的不错,那就在这一页折起一个书角。全书通读完以后,再读折起来的那几页,如果觉得还是很棒的,再折起一个角。再次重读上、下书角都折起来的那几页,越读越有味道的地方就用笔做好标记。最后再将做标记的地方读一遍,发现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笔记本上。
品过四遍无法舍弃的笔记不仅提高了含金量,写笔记的效率也提高了。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
注明写笔记的时间,统一六位数编写,例如2018年9月18日,写为180918。书名、作者必不可少的元素,然后就要写摘录啦,但又不单纯是摘抄。写下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句子,紧跟其后写下自己对这句话的感想,这样灵感不会消失,对日后写整本书的感想很有帮助哦。
至于为什么叫“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因为摘抄与评论的关系就像这道菜中鱼肉与大葱的关系一样。
书签读书法
看到这个读书法时,可把我乐坏了。因为我一直困苦那么多喜欢的书签要怎么用起来发挥它们的价值。
准备三枚书签——“通读书签”、“重读书签”、“标记书签”。准备好以后拿起一本喜欢的书开始通读,读不下去的时候,在中断的地方夹好“通读书签”。通读到某一部分开始重读,中断时夹好“重读书签”。重读程序中断后开始标记程序,同样中断的地方夹好“标记书签”。就这样边读边移动书签。
有没有一点点晕呢?看看图,多思考一秒就明白了哦。
在标记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借助线条、符号来进行标记。比如用直线画出比较重要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自己觉得日后会用到的,用圆圈画出关键词等。
还有一种读书法,我没有将它归到读书笔记中,我管它叫“生活之钥”,用它可以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明确目前面临的问题,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同一主题三本书,然后分别列出三本书的观点和自己的看法。接着提炼出三本书中与问题相关的思考,最后通过阅读原书和笔记,得出自己的结论,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是读书无用吗?是读书的人不会用罢了!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好方法。
对于对阅读笔记有惰性的朋友,不妨给自己的笔记本增加一些趣味性。比如我,为了调动自己做笔记的积极性,斥巨资(就几块钱)买了一个比较精致的笔记本,内页含有朱德庸的漫画(不知道朱德庸请百度),这样写笔记的心情美美哒,现在这本笔记本写了一多半,虽然不多吧,比起之前很有进步呢?
当然也可以自己画一些简笔插画、贴些剪报、勾勒边框……(考虑写个笔记本排版攻略???) 反正就是怎样能激发起兴趣怎么做。 奥野宣之在书尾附加了19条充实读书体验的技巧以及一些创意文具,可以借鉴。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笔记风格,增加对笔记本的留恋,慢慢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日后随意翻一翻,说不定就迸发出下一个策划案的创意呢?
那是书无用,还是读书的人不会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