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社交牛X症”作为最新的网络热词刷屏,无数网友们纷纷留言:我也想得这个病。
似乎,对于现代习惯在网络上交流的年轻人们来说,与陌生人社交已经成为了大家最为恐惧的一件事。
“不是不想交流,而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在陌生人面前说话,我会紧张的脑子一片空白。”
与陌生人社交真的那么可怕?“擅长社交”是一项与生俱来的能力?
事实上,抛开性格的因素,有很多人都是通过学习,告别了那些令人尴尬的社死现场。还因为结识了更多的陌生人,而赢得了改变人生的际遇。
日本 “东京工作设计周” 的创始人横石崇,就在新书《好好表现:60秒快速构建强关系》中,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开启 ”社交大门“ 的钥匙。
书中除了讲述通过“自我介绍2.0”与人快速建立关系的方法之外,还深入浅出的诠释了社会发展对“个体”的需求,帮助我们更好的规划自己、掌握未来。
就如作者所说:
自我介绍不是介绍自己,而是介绍未来。
01 想要人生“跨界”,就得介绍升级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每一天,我们都被扑面而来的资讯包围着,工作的方式和理念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身边的机会看似也越来越多。
可是,现实中的我们,总是能看到那些在新环境下脱颖而出的成功案例,而自己却依旧深陷996之中。
进,无晋升之法;退,无脱身之路。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们太普通?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社会和企业在变化中的需求是什么,其次才是如何表现个人价值。
作者在书中提到:这个世界正在从“组织时代”走到“个体时代”。
这里所说的“个体时代”不是指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自由职业者,而是说个人的作用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得到的机会更多,人们的价值观也更加的多样化。
举例来说,自媒体的发展给了人们更多表达的机会,活跃度已经超出了传统媒体;酒店业中,民宿的兴起一度呈现蓬勃之势,成为年轻人们的首选。
在企业中,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项目合伙制结构越来越多的被启用。组织不再依赖于管理和高层的战略决策,而是开始重视个人输送的力量,以产生新的价值。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更换企业甚至是行业也成为未来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们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加个人技能。
因为,“跨界”能力是企业及社会未来对人才的需求。
作者在书中写道:“跨界”也意味着自立。
自立不只是单纯的指不去依赖,而是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而跨界,正是通向更多自主选择权的方式之一。
现在,让我们用“个体”的思维去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吧。
我的个人价值是什么?我的哪些爱好或者特长,可以帮助我“跨界”?如果离开现有岗位,我期待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当我们想清楚以上问题后,让我们再来看看原来的我们是如何定位(介绍)自己的:“你好,我是A公司的销售,王某某。”
没错,自我介绍就是一种自我定位。
现在,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抛开以往的自我边界,去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自我定位2.0”,也就是我们未来的“自我介绍2.0”。
02 比起被记住,更重要的是被期待
当你向别人进行自我介绍时,你期待的结果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被记住。
那么,在这里,我们需要刷新另一个认知:自我介绍不是为了被记住。
作者在书中写道:自我介绍最大的目的,是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
乍一听起来,这简直是件困难非凡的事。
我们之所以对陌生人的社交感到恐惧,是因为担心会受到冷遇或者是拒绝,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更何谈快速的去建立信赖关系。
但实际上,只要我们在自我介绍中加入些内容,以上问题便可以被解决。
这便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预期管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有所期待的,所以我们才会愿意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对待新认识的人也不例外。
而这种“预期管理”应用于自我介绍中,就是直接传达自己以往的成就,使对方适度产生对我们的期待。
当我们的表现超出对方的期待时,这段关系的信任便成功建立了。而同时,当对方对你有所期待的时候,又怎么会对你“冷淡”或“拒绝”呢?
因此,打消与陌生人社交恐惧的最好方式就是,在自我介绍中加入“预期管理”。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适度”很重要。因为我们不能一味的夸大,而使对方产生过高的期望,一旦我们的行为低于预期,效果就会适得而反。
在书里,作者还向我们提供了管理预期的“AIMAS模型”。简单来说分为五个步骤:
认识;让对方产生期待;留下联系方式;预约下次见面;再次见面。
如果在我们和陌生人初次接触的时候,能够走到第四步,那么这次自我介绍就算是基本成功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确保的是,不是只有我们自己在说话,这个过程应该是互动的,留有能够让对方发问的余地。
事实上,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适度的加入“预期管理”和互动式沟通,社交都会变得更加顺畅。
03 不要谈你的头衔,要谈你的未来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有个疑问:如果我是个不擅长表达的人,也可以做好自我介绍吗?
答案很肯定:是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去具体了解一下自我介绍的两种框架模型。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自我介绍的“最强模式”和“最弱模式”,评价标准是哪一种说法更加的耐人寻味,也就是我们上一节内容中提到的“预期”效应。
先让我们来一起看这样两个案例:
按摩师A:很高兴认识你,我叫某某,是一名按摩师。过去我在一家小店工作了10年左右,将来我想利用自己的技术开一家全国连锁的按摩店。
按摩师B:很高兴认识你。我是某某。我可以瞬间判断出一个人身体的哪个部位很累。因为,做为一名按摩师,在过去10年里,我已经为1万多人解除了病痛。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帮你看看你的肩膀。”
这两个自我介绍中,都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内容,但是显而易见,第二种说法更让我们有所期待,它的介绍模式是:未来-过去-现在。这就是作者所讲的“最强模式”。
“未来”表达了能为对方提供的价值,也是“我相信”的内容;“过去”讲出了自己的成就,即“我改变”或“我创造”了什么;“现在”则是给对方的期待和互动,比如“我能帮助”你做些什么。
按照这个模型,将我们自己的信息填进去,“自我介绍2.0”便大功告成了。
除了这个方法之外,作者还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模型:黄金圈法则。即按照“为什么做(WHY)-怎样做(HOW)-做什么(WHAT)”的顺序来传达思想。
如果我们觉得用第一种模式难以思考,那么也可以尝试着用后一种模式,两者的逻辑实际上是相通的。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升级版的自我介绍,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抛掉了那些职位赋予的头衔,加入了对未来的思考。
04 结尾
我们总是在强调现代社会中人脉的重要性,却经常忽略了一个问题:我能为他人提供什么价值?这也是自我介绍2.0中所强调的。
只有我们能够给予他人,他人才会回馈我们。价值,是社交的本质。
也许,阅读《好好表现:60秒快速构建强关系》这本书,便是你打开社交大门,重建人脉关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