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与利之辩,从古至今有之。
《论语》中关于义利之辩的话不在少数。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等。孟子提出了义利之辩的新的想法: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大儒学家程子曰: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唯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当是之时,天下之人唯利是求,而不复知有仁义。故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今天读到卜式为国家利益而愿意牺牲自己和儿子去前线打仗的事,偶有感触。之前因为国库空虚,卜式自愿多次捐献家产为守边的部队购买粮食,收到汉武帝的大力表彰。在汉武帝收服南越之时,他又提出愿意和儿子一起出征为国家出力,再次受到汉武帝的表彰。汉武帝号召全国的爵侯们都向卜式学习,可是大家都不愿意。汉武帝很是生气,就找借口责罚了他们。可是后来卜式官升御使大夫时,认为桑弘羊实行的眼贴专卖不方便,还有这样那样的弊端,汉武大帝就生气了,不再喜欢卜式,后来找个借口说他不善言辞,就贬为太子太傅。
说到卜式,他应该是仁义之士的典型代表,而桑弘羊之属却是利的代表。对于此,柏杨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柏杨先生对于义和利的关系是这样说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是大刀一砍的两分法,“仁义”和“利益”如同水火之不相容。仁义是孤立的,凌驾于各种行为之上。于是讲仁义的人遂陷于不切实际的迂腐困境。没有卜式,中国仍是中国,没有桑弘羊的盐铁专卖制度和物资调节办法,天下可能混乱,西汉政府可能倒闭。
在《资治通鉴》中还记录着很多的关于义和利的事例。比如吕氏乱政时期的郦寄,与吕禄交好,而且获得了吕禄的绝对信任。但是当郦寄在自己的父亲被扣押时,还是选择背叛了吕禄。这件事情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波动,有人认为郦寄不讲义气,出卖自己的好友。但是史学家班固对这件事却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若寄父为功臣而以执劫;虽摧吕禄以安社稷,谊存君亲可也。”在父亲与朋友之间,郦寄只能二选一,在国家太平与朋友之间他也只能二选一。这样算来,郦寄也算是能分得清除大义与小义,并不是外人所认为的见利忘义的卖友者。
义利观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髓,强调的是重义轻利,舍利取义,以义取利,见利思义。义与利是永远是一对辩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