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空拜读了刘若英之前的一本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因为喜欢这个标题,所以才会看得认真。
张艾嘉给奶茶写的序真的不短,可能是两个同为知性的女人的一种共鸣。刘若英从以前大喊“一辈子的孤单”到后来嫁人,在写书的时候已是一个准妈妈的身份。在这个角色转变的过程,她更能体会“相处”与“独处”之间需要的平衡感,并且在内心憧憬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当然也会有随之而来的很多问号。
即使在群体生活中,刘若英仍是一个会偷偷找到自我独立空间的人。这和她从小的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也对她的思考和创作模式带来了益处。她会给自己安排一个人的旅行,也会在留学期间妆点出理想的温馨小家。在她还未步入婚姻之前,
刘若英约见了圈内外的好友,交流和分享独处的心得体会。其中,音乐才女陈绮贞是一个喜欢远离社交网络的人,也不担心接不到电话。因此她淡淡地说:“人的一生,不是在争取自己的空间,就是在适应别人的空间。”我们不是鲁滨逊脱离社会,但现在有时离开网络和朋友圈,我们就能暂时视其为一种“独处”的空间了。
刘若英与她的心理医生兼作家朋友王浩威也有相当理性和有趣的对话,奶茶谈到人生不需要给自己打分,有些人明明是80分,为了不负众望却朝着100分硬拼。有时不能独处的原因是太在乎外在的评论,让内心总是在波澜起伏的状态中,“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这点我们很多人往往会在喧闹的人生中忽略掉。
他俩谈到对儿女的相处问题,很多国内的家长习惯于一种“情感勒索”,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把子女抚养成人,子女就应该言听计从、早点成家或报备日常,这对子女们其实也是一种压力。我之前虽与父母分隔两地,但我母亲也从来不会主动电话我或者要求我每周定时联系,我问她为何,她说她有很多事要做,也知道我忙,所以不需要我刻意来嘘寒问暖呀。
说来,我自小也爱独处,毕业后测试的亲密关系类型是超脱型。记得幼时,不爱跟着母亲领着的方向走,自顾自地走到另一边看风景,那是常事。学生时代,女生们爱在下课挽着一起去厕所,而我偏向一个人来回。即使在大学时期,我的课余生活也主要被一个人呆图书馆所占据。
直到遇到我先生,我这个超脱型才意识到,自己竟然碰上了咖位更高的超脱型,真是棋逢对手。恰好,上帝给我们安排了两年的异地恋。见面时我们两心相悦、珍惜时间,不见面时倒也没觉得不适应和不习惯,因为我们都是有自己独处空间的人,会安排很多一个人去体验的事情。
说起我先生的确是个独处的“高手”,他的一个纪录是曾在考研复习期间在家宅了一年,甚至出来后不认识新版50元纸币。他觉得独处时能够更清晰地思考自己真正所需的东西,冷静自学比盲目乱投医更有效。幸好那时候也没认识我,不过他个性的这一点实在太适合当艺术家了。
即使我们在婚后,依然可以兼顾着“独处”和“相处”的方式。像奶茶和他先生一样,两个人如果有不同想看的影片,我们会找同一家影院,选好放映时段差不多的放映厅,各自去欣赏各自的那部,然后谁先看完谁等人。就这样,我们不必为了对方而牵就自己的品味和爱好。
正如奶茶的书名《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说的是她所理解和想要的婚姻关系,也是为爱情“保鲜”的秘诀之一。互相依偎与扶持,但又能互相给予对方舒适自在的个人空间,这是种信任,也是一种更深层的默契。很多人不“敢”是天生害怕寂寞,或是没找到让自己独立的机会或理由吧。
此外,我发现自己现在也是越来越能“宅”得住了。这在我周围有些朋友看起来,不上班的日子会觉得难免无聊,而我从来没觉得如此,还过得非常忙碌和充实。我在以前公司里的事务并不繁忙,我常常偷闲去做自己的事情,但毕竟处于公开的环境还有其他琐事打扰,基本没办法去深入和沉浸下来。
这点可能是源于我爱看书和写作,这两件事情是最适合独处时“享受”的了,而且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况且看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这个循环会基于不断的积累变得更有推动力和实际意义。创作散文还好,写诗和小说更是需要不被打扰的环境,所以也能解释为何许多作家都是夜猫子的道理了。
我先生也曾说过一句话,艺术家都是“闲”出来的。太忙碌的人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停下来思考,又何谈等待和捕捉瞬间的灵感呢,此外在完美作品诞生之前还需要太多周而复始的改进。身边太多的质疑声、嘲笑声和反对声,我们只想关起那道闸门,在安静的深夜或者清晨,觅得一处清净。
人生是一段悠长的旅途,几个人并肩时有说有笑,有人作伴的同时也会有人离散;一个人走时并不无聊,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欣赏更多的细节。在车水马龙的樊笼里,恰好的独处,与其说是一碗鼓舞鸡汤,更好似床前那道温婉的明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