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缘
这会儿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是相当惆怅的,因为下午刚刚听说,一铁蜜的家人前段时间下班后,离奇的就那么没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相当震惊的,记得去年去看望她时,还听她提起那位家人现在如何如何的好:在老家按揭了房子,还开了店,当了老板,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小心肝……
怎么会就突然没了呢?下午当我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忽然间不知道怎么安慰她了。反而是她跟我说,没事了,都过去了。我完全可以想象地到那个画面:他的父母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剧痛;他的妻儿瞬间失去了依靠、孤苦无依;他的兄弟姐妹,为他伤透了心,但却无可奈……
据她说,他们现在都不敢把父母单独放在老家了,已经把父母接到身边,跟他们一起住了。我只能劝她,多陪陪父母,多给父母点温暖,然后调整状态,向前看,说着说着,我忍不住哽咽了……
我不知道那段时间,她到底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前段时间,我邀请她来家里玩,只是听她说家里出事了,出大事了,来不了。我当时没有多问,因为那段时间自己也特别特别忙。但是,如果,我知道,她家里出的是这样的大事的话,我一定推掉一切事情,多给她打几个电话,多发几条信息,多安慰安慰她。虽然因为距离的原因,我没法给她一个拥抱,没法给她一个肩膀,但至少,会让她觉得在心理上有支持,有依靠吧。但是,我却没有,因为——忙,也确实忙,但是忙到打个电话的时间是有的,发信息的时间也是有的,怪自己疏忽啦。现在特别想跟她说:对不起,我平时对你的关心太少啦,我希望你以后永远平安康健,安康喜乐。
想想这些年,从自己身边陆陆续续离开的人,从我记事起,就陆陆续续的见证了身边一个个亲朋好友的离去。
孩童时代,体会不深,不知道离开,意味着什么:先是看见奶奶离开,后来是爷爷,再后来就是邻居家开商店的爷爷奶奶,那个每年都给我们居住在附近的小孩子发5毛钱压岁钱的爷爷奶奶。
到了少年时代,听说了另一个爷爷的离开,我没有亲眼目睹,因那时在外求学,印象不深,只是放假的时候听说,爷爷走了,也没有太深的感觉。
又出入社会工作了几年:一个远亲,从小也是一起长大的,也没了,因为生病没了。这个丫头出门打工几年,把自己嫁到了偏远地区,因路途遥远,几年都不曾回来过。或者说,她回来的时候,我不在家,我回来的时候,她不在家,所以大家一直没有聚上过。我们对彼此的印象应该也就停留在十七八岁的年纪里吧,从那以后,再也没见过,也没想过一起聚会啥的。没想到,多年后,竟再也见不上了。她的父母接到电话的时候,竟然是去让把她的遗体拉回来,但因天气炎热,不好运送,最终也没能拉回来。而是选择在当地火化,葬在了婆家。我想她也没想到,自己这一远嫁,竟永远也回不了家门啦,到死都没能再回来。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她留下了一个女儿,不久后就被送回来了。我每次见到这个孩子,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好几年前,一个从小看我长大的亲戚,也是因为出门打工发生意外,人没有了,家人接到的也是报丧电话。这个比较凄惨,因为不幸被卷入搅拌机中,连尸体都没有找到。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满脑子都是他的影子,忽然间就说不出话来了,就那么呆呆的待了好几天,难受、心痛……
就在前几年,又亲眼目睹了身边一位至亲的离开,因病离世。那个时候在忙工作,孩子们正面临期中考试,自己的孩子也面临各种情况。实在是分身无术,心想着:再等等就回去,再等等就回去,等到放元旦了,元旦有三天假,刚好可以回去好好陪陪他。
谁也没想到,他会走得那么突然,说没忽然就没了。接到家人报丧电话的时候,正值傍晚十分,那个晚上,我一整晚都没合眼。第二日一大早,便买了票赶紧带着孩子回家奔丧。家里人说,那个时候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弥留之际伸了三根手指头出来,直到闭眼,三根手指头依旧那么伸着。我们知道:他是在等我们回家,等我们回家好跟我们告别,再安然离去。而我们却总以各种忙为理由,抱着侥幸心理跟自己说:再等等,再等等。可是这下却再也没得等啦,永远没的等啦。
那晚我们在他老人家的灵堂前跪了好久好久,心里很痛很痛,但却哭不出来。不知道当时脑子里在想什么,大脑完全是一片空白。跪着、烧着纸、看着相关人员将瘦弱的他装进棺材,一层一层地给他盖上“被子”,放上相应的陪葬物品,然后封棺。
第二日,随着大队伍,我们一起将他送进了殡仪馆,眼看着装着他、已封棺的棺材被抬进去,不久就在窗口抱出来一个——骨灰瓮,我们抱着骨灰瓮、抱着他的灵牌,一路将他送上了山,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放进了公墓。
他就这么走了吗?这么永远地离开我们了吗?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沉浸在无比的悲伤当中,每每说起他,孩子一边说,一边跑过来搂着我哭,一边说“他是对我最好的人,可是他没了,我再也见不到他了。”说完,又接着哭……
他也是我最喜爱的一位至亲,虽然我们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给我的温暖却是无比强大的。每次回去,无论多晚,他都提前备好饭菜,等着我们,陪着我们坐在桌边,看着我们吃,直到我们吃完,他收拾好碗筷才去休息。每次回去,都特别暖,那个家也因他而变得光亮起来。每当我们跟他絮絮叨叨说一大堆,他听不懂的话的时候,他也会很认真的听,然后用“嗯”、“哦”,来回应我们。当我在大太阳天带着孩子出门时,他会提醒我带把遮阳伞。当我们外出回来口渴难耐时,他会端出提前晾好的凉白开,让我们尽情地饮个痛快。每次回去,就是偷懒的时候,一日三餐都不用做,他全承包啦,甚至我们懒起来的时候,连碗都不洗,他也从来不会说我们半个字,反而经常跟我们说“你们在外面工作辛苦啦,回家了,就好好休息休息吧。”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话,我觉得“凉白开”最合适不过啦,我们每个人都喝“凉白开”,从小喝到大。而当我们习惯了喝“凉白开”的时候,依赖“凉白开”的时候,忽然有一天,他从你的生命里、生活中离开了,彻底地离开了,永久地离开了,你会怎么样?你们会怎么样呢?
读书时代,喜欢看《读者》,其中有一篇文章让我刻骨铭心——游宇明的《只能陪你一程》,现摘录如下,与君共读、与君共品、与君共勉:
春天的雨夜,好友提出告辞,我坚持要送他到车站。最终,他拦住了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反正只能陪我一程,就在门口止步吧。”我尊重他的意见。每一个人都只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这注定永远只能陪人一程。
你爱自己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命百岁,但你再孝顺他们,他们也会走在你的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喜欢自己的儿女,时刻梦想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们遮风挡雨,然而,你再高大,总有一天,你也要走在他们前面,你只能陪儿女一程;你拥有一个心心相印的妻子,但是,她前面二十多年属于父母,后面几十年会被儿女、命运分割,你只能陪妻子一程;你看重朋友之间两肋插刀的友谊,然而,不是朋友离开你,就是你离开朋友,你只能陪朋友一程……
因为只能陪人一程,你应该学会珍惜。他们饥饿时,你的关爱要成为一只苹果;他们寒冷时,你的呵护变成为一件棉衣;他们快乐时,你的笑容应该是最灿烂的;他们伤心时,你的抚慰应该是最真诚的……生活反复印证着:黑夜可以因为篝火的加入而变得明亮,冰雪却无法因为寒风的参与而化作温暖。
因为只能陪人一程,你也应该学会放弃。你的父母只能抚养你长大,你不要期望他们是你永远的拐杖,可以支撑你全部的人生;儿女只是与你血肉相连的孩子,而不是你的奴隶,你要懂得尊重他们的人生选择;妻子向你奉献了爱情,但她的生命不是爱情的抵押品,你应该给他必要的私人空间;朋友可以温暖你,但这种温暖应该是开放的,你不要强行的独占他人的友谊……你只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只能与人共走一段路,这注定了你给予别人的有限性,又怎能要求别人无限付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