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完全全被互联网占据,我们的时间也被互联网无限的碎片化,似乎我们变得更忙碌了,但细细想想,发现忙的没有价值,忙得只剩下忙了。
曾经问过朋友,假如卸载微信,你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她说,简直不可想像,一个小时都不能离开网络。是的,我们已经被网络所绑架。
互联网让我们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工作,也就很难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这本书中所说的那样,伟大的作品是产生于孤独中的,伟大的思想是深度思考的结果,深度的思考需要我们排除一切干扰,这正是深度工作的核心。
人与人的区别在八小时之外,而更大的区别是如何利用这八小时之外的时间进行深度工作。我们都知道有个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至少需要在这个领域学习实践一万小时以上,而这就是深度工作。
我们不缺大而全的知识,我们缺乏的是深入工作的能力。最近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成为了职场红人,她用自己短短几年的工作经历打造出了个人品牌,她的成就就来自于深度工作。
在职场工作三年,她有了很多的困惑,带着这些困惑,她除了向职场前辈求教之外,还开始大量阅读职场类的书籍。她总结书中的理论与案例,结合自己的实践以及周围人的职场经验与教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人品牌提升体系,并且开始了个人品牌的传播。最近她新上线的课程一次性销售近万次,一堂课的收入近百万元。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为何能在强者如林的职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造出自己出众的个人品牌,这就是深度工作所带来的效益。正如《深度工作》这本书中提到的那样,专家与普通人之间的最大差别,是为提升某一特定领域的表现穷其一生的刻意努力。
我们为什么需要深度工作?深度工作能够获得幸福感
我们专注于什么,生活就会给我们什么。我们的世界是通过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建构的。
心理咨询中经常接触到一些陷于困境中的人,不断涌现的负性思维吞噬着他们,让他们一直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事物本身不是问题,而是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是他们把所有的关注,所有的能量都投注到了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上,想要挣脱,又无力挣脱。
小菲是一个20岁的女孩,长相平平,但也不难看。可是小菲对于自己的相貌非常的不满意,甚至厌恶看到自己这张脸。
她交过一个男朋友,结果在认识6个月后劈腿,她把这归因于自己不够漂亮。
她在单位的人缘一般,特别羡慕那些长相姣好又八面玲珑的同事,她把这归因于自己不够漂亮,所以不讨人喜欢。
她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总是觉得别人看不起她,她把这归因于自己不够漂亮。
她恨自己的父母,她把这归因于自己不够漂亮,都是他们造成的,以至于自己过得如此悲惨。
小菲把自己的专注力放在了自己的相貌上,她可以把生活中的所有的不如意都与相貌关联上,她被这样的负性情绪所吞噬,被刻意丑化自己的意象所控制,也就无法专注于她身上其他的闪光点,更无法专注于生活本身。
假如小菲把她投注到自己不完美的容貌上的具大能量,用于深度工作会产生怎样的情形?
小菲喜欢插花,而插花艺术,从挑选花材到设计造型,到成形后的作品的赋意,再到拍照,整个过程都是一个需要极其专注的过程。鲜花是花苞还是已经绽放的,花枝剪到几寸长,花枝插入的角度,花朵张开的尺度都需要用心去把玩、揣摩。插花前需要稳稳地坐下来,调整好自己的呼吸,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在与花神交的时刻。
此时的小菲安静而柔美,她在自己营造的氛围中体会到安宁,在抚弄花枝间寻找创作的灵感,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天赋,在这样专注的工作中获得了自我认同感与价值感。她不再关注于自己的外在,她体会到与花共舞的快乐。
可以想像,她在这样轻松舒适的状态中持续的时间越长,她自己重新建构的世界就变得越发美好。全神贯注的状态占据了她几乎所有的感观:用手触摸着柔软的花瓣,鼻子嗅到了淡淡花香,眼前是靓丽的色彩,耳旁是悠扬轻柔的音乐,再配一壶高山茶,把全部的感觉通道都指向了平静、安宁、愉悦的体验中,幸福不正是这样的感觉吗?
深度工作能够享受快乐的过程
当我们百无聊赖时,我们的大脑就会无节制地高速运转,纠缠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胡思乱想那些不太可能发生的问题,或者纠结于过去已经发生而无法改变的事实。
当我们肤浅工作时,我们会被枯燥、机械、毫无创造力的工作所消耗,我们感到烦燥,感到无力,感到疲惫、令人沮丧,忙碌的一天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价值感与意义感,反而是挫败感。
当我们深度工作时,正如《深度工作》中提到的,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经验抽样法研究揭示,工作比休闲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
我们小时候都有过挑战难题的经历,当我们不断地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公式去解题时,我们就像在走迷宫,走过一条路,不通;试下一条,不通;再试一条新的,仍然不通……直到最后,突然灵机一动,这个方法居然解出来了。前面面对困难所集聚的巨大的能量在这一刻全部转化为到达顶峰的愉悦感,身体上亦有一种轻快感。
所以,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游戏让人沉迷的原因,每一个关卡都需要动用自己的手与脑的协同配合,冲破一个关卡所带来的就是成功后的愉悦感,这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让身心感受到快乐。
深度工作能够创造生命的意义
心理咨询是一门艺术,其实很多工作都可以称为艺术,比如医生、教师、律师,工作过程中既需要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又需要极大的创造力。
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每一个个案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背景,有着不同的困难与问题,就在与不同的生命连接的过程中,心怀敬畏,小心翼翼,陪伴着,支持着,发现他的力量,寻找他的资源,助力他改变的动力,重新书写以后的人生。
在助人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人生的不易,亦为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而感动,他的生命变得不再那么灰暗,开始变得有意义,你的生命亦因为这样的工作而变得有意义。只有生命抵达生命,因为彼此的相遇而让生命从痛苦中生出灿烂之花。
怎么做到深度工作?创造深度工作的时间与空间
断网是深度工作的开始。你可能会说,断网我没法工作。而《深度工作》却用大量的实例告诉我们,没有网络的时间并不那么可怕,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其实网络对我们并没有我们想像地那么重要。
时间管理中的一个很好用的工具番茄工作法,就与深度工作相关联。
我们在工作中,如果被某个东西打断思路,我们把注意力拉回来需要至少几分钟时间,这被称为注意力残留。比如,我写作时有些信息拿不准,然后拿出手机准备上网搜索,结果我点开了某个公众号,被某篇文章所吸引,我一口气读完。等我回过神来,我差点忘记我拿手机是准备干什么了。
番茄工作法就是把你的时间整合成一个不被打扰的时间——2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你只能专注于某一项工作,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给自己一个深度工作的时间。
当然,你还需要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在需要协同工作的今天,很多企业都实行了开放式办公,但这并不利于深度工作,因为工作总是被打断,让我们的注意力在不同的事件中转换,工作的效率实际上是不高的。
假如你的工作场所不能由你控制,但八小时之外的空间你则可以自主地去管理。你可以在家里设置自己的工作区,与家人协商在你工作的时候不被打扰,或者你找到附近的图书馆让自己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寻找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空间并不难。
深度工作与肤浅工作的分配
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可避免肤浅工作。在《深度工作》中,把日常琐碎又不得不完成的工作定义为肤浅工作。如何为我们的深度工作分配出时间,《深度工作》给出了答案。
一天中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准备一本笔记本,在每个工作日开始时创建一张表格,以小时为单位,包括普通工作日的全部时间。在每一个小时格里填上你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这被称为任务方格。
当我们给了自己时间上的限定,我们不会轻易地浪费时间,这也就保证了自己可以不拖延地把当日的工作完成。卡尔﹒钮波特通过这个表格,把自己的工作限定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完成,即使没有完成,也在这个时间点停止,他把这个称为固定日程生产力。
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完全用于“真正的工作”,固定日程生产力就是让我们去努力寻找提高效率的方法,而任务方格让我们有了时间分配的直观印象。
我们在任务方格中划定某个时间段可以空出来做深度工作,某些时间段做肤浅工作,深度与肤浅工作交替进行。肤浅工作时间集中处理邮件、电话、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事宜,而保证了深度工作时间不被打扰。
通过固定日程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缩减肤浅工作的时间,保持深度。因为时间的有限,也会让我们更为谨慎地思考我们的时间管理,促成自己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