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翻看某宝,偶然发现了糯米粉、山药粉等杂粮的皇冠卖家,在店家感人情怀的引领下,开始了多品种的无目的订购。突然忆起小蘑菇想要地面包吃的叮嘱,更觉理直气壮,又加订2斤地瓜面。
地瓜烫面包吃得不少,多是在农家宴享用,可再好吃,总觉得比不上自制的对味儿与满足。对于包子,我和蘑菇都是第一爱烫面,第二才爱发面。所以地瓜烫面包,正对路。
于是本周六日开始了连续两天的烫面包大作战。虽然蘑菇还未回,必须先练好手艺,以备检阅。
查查百度,才知地瓜面是不能单独成型的,过去农民用榆树枝泡水才能让地瓜面有粘性,现在通常做法就是加普通小麦粉。
我按照配方比,地瓜面与面粉1:1和成烫面,醒一小时左右,再用另一份等量的面粉和好冷水面,二者加在一起,成为光滑面团。例:地瓜面140克,面粉140克和成烫面;再用面粉140克和成冷水面;然后将二者和在一起。
烫面开水我从不称量,因为真不知道是称好了烧开,还是烧开了再称。基本凭手感,用筷子顺时针搅啊搅,直到成团状。冷水团普通中筋基本是面加百分之五十五的水软硬就比较适宜。二者相和后,干了加水,湿了加面,随心所欲,完全没有问题。
面是越醒越好。初次做,觉得面和得有些软了,感觉没啥把握,就用袋子盛好(怕风干)多醒了几个小时后一试,软而不粘不塌,筋道刚好。切剂子,按压,擀皮,说是包子,也就比饺子大点儿,两三口一个最好。皮的厚薄比饺子略厚即可。
地瓜面皮发甜筋道,馅料的选择就比较重要,甜腻应忌,最好口感与面皮有区别、有对比、有冲突最好。清爽、吃油多的野菜为最搭。
第一天馅料是面条菜(本想用山菜,冻团拿错了)、泡发的香菇丁,黄花菜,木耳;肉是用上次做月饼㸆油后剩得五花肉渣;配以生抽、盐、少量花生油,极少糖调味儿而成。菜团很珍贵,包得不多,也就20多个。剩了约300克面团,直接用袋装好放进了冰箱冷冻室。
第二天先将面团解冻后,感觉一切安好。正好去村里办事,一大妈非要让我买些罗卜缨。一斤半,有些老,没法生包,不得已,抄水、过凉、切碎、挤干;放了约二两五花肉,配以泡发木耳,金钩小海米;以花生油、生抽,盐,极少糖调味儿。为了将面菜正好用上,包得不大,数了下,38只。
开锅后装锅。装锅时暂拧小火(烫),锅内预铺料理纸或湿笼布均可。大火蒸8一15钟,可视馅料而定,第一天均是熟料,用8分钟;第二天馅中有生肉,用12分钟后还捂了会儿。
出锅。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基本是满足得找不到北的感觉,不可描述,无法言传,爽。
两次试做后心得:一是和面比较麻烦,可一次多做些,剩下放冰箱,冻好存放,解冻后口感没啥太大变化。二是馅料要少而精,易熟为主。三是烫面包凉了发硬,但抗二次加热,于是给老人备了点儿,冷藏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