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看了4部电影(一看就没有好好学习),难得都是好片,《心迷宫》,《十二公民》,《头脑特工队》,《神奇动物在哪里》。周末又勉强把《乌合之众》过了一遍,这里想简单谈谈《十二公民》和《乌合之众》。
《十二公民》是一部纯靠老戏骨演技硬撑起来的电影,从1:11到12:0的判决,从“我就是想讨论讨论”这种非常牵强的理由,一步一步说服蒙过冤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最后让市井小民也勉为其难接受“无罪”的判决。人物个性鲜明,每一个人均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和市民形象(注意,不是公民,除了最初反对的检察官具有citizenship,其余11人都是面对推敲,发现诸多不合理后才改变自己的想法,甚至有几个到头来都没有接受,只是“随大流”),非常值得一看。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作品,说实话,我不知道这本书怎么火的,全书充满了对群体,社会主义,妇女和儿童的偏见,把“群体”这个概念几乎变得一文不值。很多观点都较为偏激,颇有几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比如:个体可能是睿智的,这样的个体聚集成为群体可能就是完全无意识的。我本来将其当做一本研究群体的书,看能不能结合产品用户体验,产生一些新的想法。现在看来,抱着这种念头的读者如果比较忙,完全可以将本书束之高阁了。
因为这部电影和这本书是我在两天内看完的,放到一起就很有意思了。我们拿《乌合之众》里面的观点再来看看《十二公民》这部电影,分析起来就很有意思了:
第一回合,只有何冰饰演的检察官持“无罪”的态度,其他11位都是铁定的“有罪”。而何冰给出的理由也及其牵强–“我就是想讨论讨论”,基于剧情设定(12位都是学生考试不及格被请到学校的家长,这次讨论颇有几分“走过场”的味道),而且在“铁证如山”面前,这11位代表了一个联系非常紧密的群体,然后就如《乌合之众》一书的观点–群体的力量是伟大的,置身其中的每一位个体,不管观点是否正确(也无所谓正确),都能感到很强大的力量(注:个人理解),至少在讨论的最开始几分钟,何冰扮演的检察官根本没法撼动他们,以至于谈判很快陷入僵局,这个时候何冰不得不说“你们11位再来一次不记名投票,如果都是‘无罪’就结束好了”。在这轮的较量中,何冰完全处于劣势,无论他拿出多么铁定的理由,也无法撼动这11位组成的“群体”。
这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这11位中有一位老者改投“无罪”,谈判继续。他给出的理由也和本案完全没有关系(大致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说明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候,如果有人能帮一下,很可能还有生的希望)。好,这个时候是2:10了,这是才开始有了谈判,也就是说理性在这个时候才登场。大家从凶器–遗落在现场的刀开始分析,逐步推出一些不合理。然后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无罪”,你来我往,居然到了11:1(略去一些分析,不然可能会写得很长)。
在最后一回合,固执的出租车司机始终不愿改投“无罪”,甚至拿出板凳,准备睡大觉。大有一种“老子就跟你们耗下去了,看你们奈我何”的心态。可以说,这个时候理智是完全没有说服他的,但之后他自己哭诉了一段他和儿子的往事后,哭哭啼啼地竟改投“无罪”,至此,全剧终(下图)。
好了,我们重点来看一下第一回合和最后一回合,一个1:11,一个11:1,一个是在细节尚未梳理之前,一个是在细节梳理过后,案情“可能”有漏洞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将第一回合的那11个投“有罪”的人当做一个勒庞笔下的群体,最后那一回合中那11个投“无罪”的人也当做一个群体。那么,与其说有人是被理性所折服,倒不如说是因为群体的改变,迫使他们开始畏惧,开始放弃,开始成为“乌合之众”。白冰之所有没有被说服,是因为他开始是以一个理性的个体来参加这次谈判的(他甚至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连凶器都准备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准备以理服人)。诚然,这一个多小时的推理中,大家确实在白冰的引导下,找出了案情的漏洞,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无论是代表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教师,房地产商,医生,还是代表市井小民出租车司机,小卖部老板,不能不说他们没有受到群体改变的影响,这就应了勒庞的观点–观点与智商和地位无关,所谓“智者”的决定不一定比庶民的决定好,只是因为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在产生影响。有意思!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另一个例子,学校三四节下课时,很多同学涌出教室,其实三个楼梯的长度都是一样的,但大多数人都涌向中间的楼梯,导致人流量很慢,而我很多情况下,就算知道走其他两个楼梯更快,还是不自觉得从众。在“群体无意识”的引导下,个体的智慧和思考被湮灭了。仔细想想,这样的例子是不是还有很多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