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如何写《拖延心理学》的读后感,觉得没吸收到什么东西。“”
不带评论的观察:
第一,我理解了拖延症背后的原因。
我们常说“拖延症”、“拖延症”,但是我们有没有审视当下的心理起伏:我想往后拖的时候,我给自己的借口和理由是什么?我先把这件事做完?所以,我是文艺复兴型的拖延者。作者认为造成拖延症行为、心理、生理和环境四方面的因素,具有普适性。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去解释原因。但,不管是哪方面的因素,对成因的解释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时刻有意识地关注你的意识:当下你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暗示。积极的暗示。
第二,如何克服。
作者也讲了几种方法,SMART目标、PDCA和身体的启动等。我不知道有没有用,还是要去做的。
讲一个自己的拖延症———学英语。我为什么几度拿起美语音标,几度放下。早上起不来。为什么不合理安排时间?还是赞同恶魔奶爸的观点“对成人来说,你能做好一件事的概率,跟兴趣、方法、资料无关,跟你对这件事的渴求程度和需求程度有关”。你不去做,说明失去ta的痛是在你可承受的范围内。你不是不做,是你不爱。
其实,每天早上骑车路过PWC的时候都会感觉被棒槌打了一顿,“你不是要发奋学英语吗?”、“不是说好了要考托福、雅思吗?”你的行动呢?你的早读英语呢?
我今年的目标就是英语。现成的提升计划和作息表。只要照着做就好。11点半睡觉,早期图书馆读英语走起。
其实,很感谢加入写作群。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提笔的艰难,到现在多少有些话可说。还包括群里的大家跟我一样焦虑,但都是积极向上的好青年。他们提及的方法、人物,自己都可以去了解、学习。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