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策略的引导的确会影响自己对一部电影的观感,比如英伦对决。
看预告和对成龙大哥的大量宣传,会以为这是一个正反派大搏斗设定的类型片。看完电影,情节如果没有沿着预期的方向走下去则多多少少会带来一定的失望感。实际上电影是一个双男主的设定,电影英文名为The Foreigner,这其实对成龙和布鲁斯南的角色都有所指。电影可能类型片色彩太过严重,以至于一些观众沿着预期的戏剧张力看下来没有发现情绪抒发的突破点。不过相对于常见的爆米花类型片,这种稍显温吞的结局其实才是电影比较珍贵的地方。因为它始终不是英雄与坏人对战的那种电影。
成龙不是反派,布鲁斯南也不是反派,他们因为同一件事件陷入了不一样的困局当中。你也无法完全认同成龙就是常规意义上的英雄,布鲁斯南更是具有他的灰色背景。这种中间地带的灰色空间才是这部电影蕴藏其中的力量。它会带给观众思考的空间,悲剧如何会发生,事情何以发展成如此,如果自己是当事人又该如何去做。黑暗绝望的困局力量或许才是电影的本色。
可惜的是电影中有太多有些套路化的类型片元素,甚至情节中还为市场考虑到了几处诙谐幽默的包袱,这些都消解了电影本该有的力量。更直白一些说,电影的基调应该更黑暗一些,叙事节奏更贴近现实一些。这样,当两个人的结局明朗起来的时候,观众们才会在整个过程之后对两个人物产生更深入的共鸣。
我想起来诺兰的叙事手法,诺兰的叙事重结构,把电影的叙事空间割裂之后反而会保护好人物塑造的完整感。成龙的叙事线索和布鲁斯南的叙事线索,同一个事件,方向不同,互相交叉,互相推动,走向不同的方向,最终又没有胜者存在。这是一个好的概念,可惜的是,英伦对决不是迈克尔·曼的盗火线,马丁·坎贝尔不是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