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相比电影,我更喜欢看这本书,余华将典型的旧时代生活通过徐富贵的人生投影下来,文字生动,情感细腻压抑,由地主阶级时的骄奢好赌,到后期勤恳的平民身份转变,描绘得更是让人赞叹不已,说实话,我们并不能切身体会那个时代的思想压迫,精神扭曲的状态,仅仅通过余华的文字去了解。
“活着”为文章故事的主线,所有人都想拼命地活下去,然而生活的磨难与考验却接踵而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一次打击都让富贵崩溃万分,家珍的死,儿子的失去等等 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与戏剧性。所有的悲剧都是有过欢笑,简单,幸福的过程,因而故事落幕时才更显其悲。徐富贵的人生既有时代所赋予的压抑,也有其自我思想的腐朽落后,就如他为养家糊口,唱到声音嘶哑的皮影戏般,到最后,你已分不清是戏,还是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生活的真是写照?
二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不论电影还是书籍,都有些小片段在描绘徐富贵生活中平淡质朴的温暖,当富贵因赌而失去家宅土地时,穷困潦倒,一无所有时,善良美丽的家珍选择回来与他相守到老,直至最后富贵因被抓去当兵杳无音信时,依旧默默等他回来,比起如今的“速食”爱情,你会为这样的执著,又或者说是老旧的嫁夫随夫的传统思想而感动;当徐有庆看到自己的哑吧姐姐受欺负挺身而出时,又起早贪黑忙碌时,你会这样的乖巧懂事而心疼。
所以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欢笑,幸福的时刻,只不过在生活中披荆斩棘的我们,越来越麻木,渐渐忽略那些画面。也许在我们看来,徐富贵的一生不过是平淡无奇的底层人民生活,但与如今浮华躁动,诱惑遍及的时代相比,平淡已调动不起人们的味蕾,大部分的我们早已无法回归那种沉淀,宁静的状态。
纵观徐富贵的一生,都伴随着死亡的阴影,但死亡来临之前总有一道明媚的笑声刺破笼罩着的黑暗,以至于还可以继续坚守活下去的信念。
三
你千万别糊涂,死人还都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整本书虽都充斥着悲剧的氛围,但活下去的欲望也一直牢牢地根植其中,表现出生命力的顽强,对命运不公的抗争与叛逆。“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一种生命动态的惯性流逝?还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好奇,幻想交织一起,支撑着前行?
影片结尾时,春生如交代后事般的悲哀话语让富贵不禁浑身一颤,他劝春生好好活着,甚至为他挂上愧疚忏悔的枷锁,永远不原谅他,他就永远背负“债务”,拖扯他活下去。
活着不易,亦要好好活着;不知何谓活着,不如先好好活着。一草一木,享受着每天的阳光与空气;一星一月,享受着暗夜的静谧与幽清;一石一溪,享受着前方的碰撞与嬉闹。而你,我,有着复杂构造的高级物种,却怎么会无法体会活着最本质,快乐的意义呢?
有些人,活着,似重于泰山;有些人,活着,似轻于鸿毛。这是我们儿时长听的一句教导,以前不是不懂,如今却懂了另一番滋味。
PS:好久没更文,甚是想念~₍ɷ₎ᵌ耶,继续准备考试去啦~喜欢点赞,回撩,不,是回聊| (-^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