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於四念住串習行故,已能除遣麤麤顛倒。】 這是第二個,四正斷,也名為四正勤。四念住解釋完了。這個四正斷分兩科,第一科是結前顯後。 「如是於四念住」:像前邊,「如是」是指前文,那一大段文,所說明的就是修行人在「四念住」這裏「串習行故」。這個「串」就是不間斷,連續不斷地在奢摩他裏修四種毘缽舍那,觀察苦、空、無常、無我。初開始只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到後來,在每一個所緣境都是觀不淨、觀苦、觀無常、觀無我的。這樣子連續不斷地這樣習行,這樣修行故,「已能除遣麤麤顛倒」:就會有成就了。只要你肯努力,就不會白辛苦,會有成就。有什麼成就呢?就是能夠「除遣」,就能破除去「顛倒」迷惑,使令你心清淨,沒有煩惱,這就表示你有成就。看《披尋記》的文。《披尋記》九六七頁:《已能除遣麤麤顛倒者:此中麤麤義不可解,於餘處中不見此文,疑為麤重之誤。謂諸世間於麤重行多起顛倒,修循身觀能正對治。辯中邊說:麤重由身而得顯了故,觀察此入苦聖諦。身以有麤重諸行為相故。以諸麤重即行苦性,由此聖觀有漏皆苦。今依此義說已除遣麤重顛倒。》 「已能除遣麤麤顛倒者:此中麤麤義不可解。」這句話很難解釋,這個「麤麤」怎麼講?這個很難講。「於餘處中不見此文」:在別的經論裏邊,看不見這句話,怎麼叫做「麤麤」呢?沒有說。「疑為麤重之誤」:疑惑「麤麤」是「麤重」的訛誤;就是應該下邊那個「麤」字是個「重」,應該是這樣子。這句話究竟什麼意思呢? 「謂諸世間於麤重行,多起顛倒」:「謂諸世間」,多半是人的世間、是天的世間、乃至三惡道的世間,這一切眾生,多數是「於麤重行,多起顛倒」。於這個麤重的色受想行識、麤重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不是那麼清淨莊嚴,在污穢的色受想行識、污穢的眼耳鼻舌身意上面,「多起顛倒」:多數的人都會生起了很多的顛倒,生起很多的錯誤、很多的煩惱,生起煩惱。這個煩惱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引發你的煩惱現起。所以這個所緣境,就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都是「麤重行」。 「修循身觀能正對治」:這裏說的「麤重行」就指人的身體說的。佛教徒能夠修循身觀,依佛所說的法語,這個不淨觀,來循環地觀察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的身體,觀察它是不淨、是苦、是無常、是無我,「循身觀」。「能正對治」:能夠正確地消除各式各樣的麤重煩惱,能有這個作用。 「辯中邊說」:這是一部論,叫《辯中邊論》,有真諦三藏的翻譯,有玄奘法師的翻譯。「麤重由身而得顯了故」:這個「麤重」這句話是什麼意義呢?就是,「由身而得顯了」:你能夠觀察你的身體,你就會顯了這個麤重的道理了。這個麤重是什麼?什麼叫做麤重?你看你的身體就知道了,是這樣意思。 「觀察此入苦聖諦」,觀察這個生命體、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眼耳鼻舌身意,你就能悟入苦聖諦,悟入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你就能悟入。「身以有麤重諸行為相故」:我們這個身體,它的相貌就是麤重,就是以麤重為它的相貌。「諸行」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裏面都是麤重的,這就是身體的相貌,由此相貌能悟「入苦聖諦」。 「以諸麤重即行苦性」:這個「麤重」的色受想行識裏邊,有壞苦、也有苦苦,這是我們凡夫容易覺察到的;但是裏邊主要是以行苦…這個身體、這苦的根本就是行苦,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識裏邊,它裏邊有很多苦惱的種子,有煩惱的種子、有業種子、還有果報的種子。這個「行苦性」,除了煩惱種子、業力種子之外,那就是行苦性,就是你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是行苦性。 「由此聖觀有漏皆苦」:就由於這個行苦的關係,所以「聖」人也修四念住,「觀」察這個「有漏」法都是「苦」。只要你有虛妄分別,你就是苦。其實什麼叫做「苦」呢?就是你的虛妄分別!你有虛妄分別的時候,你就有苦惱;你不虛妄分別的時候,就沒有苦。所以虛妄分別,是除掉了壞苦和苦苦之外,那個行苦就是你的虛妄分別。雖然說有色、有受、想、行,但是主要是識,識就是你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是眾苦之源,所以什麼叫做「行苦」?就是你的虛妄分別,就是行苦。「由此聖觀有漏皆苦」。 「今依此義說已除遣麤重顛倒」:現在就是根據這樣的道理,就根據這個行苦,根據這個道理,「依此義」來解說這個麤重。現在這一段文,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已能除遣麤重的顛倒,是這樣的意思。「已能除遣麤重顛倒」,這句話等於是標,下邊解釋。【已能了達善不善法。】 經過「串習」,經過不斷地、長時期地修這個「四念住」,達到了一個什麼程度呢?就是「已能除遣麤重顛倒」。這個「已能除遣麤重顛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已能了達善不善法」。這位修行人,他不是口頭上的那種境界,他是通過經、律、論的學習,而後從四念住的體驗上、從自己長時期地修四念住,那麼達到了一個什麼程度呢?「已能了達善不善法」:他已經有這種堪能性,就是通達了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不善,通達這個事情了。 如果是簡要地說,就是通達世間上如意的事情也好、不如意的事情也好,三惡道也可以包括在內,人間乃至天上的事情,就是苦、集而已!那就是明白了不善性、明白了這個不善法,就是,苦、集就是不善。他了達了出世間的滅、道,是最殊勝的善法,能認識到這一點,而不會說是…認為世間還值得努力、去追求的,不會有這種思想。說是你明白沒有明白佛法,就是看你的行動就可以知道,不是用嘴說的;從你的行動上來知道你明白不明白佛法。而這件事,是經過長時期地修四念住得到的認識。 我們從經論上、文字上的佛法的學習,學習可以寫文章了,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了,阿彌陀佛!但是你未必明白什麼是善不善法!不要說是你還沒修四念住。現在是說,不但是文字上的通達,還要經過四念住的修行,這時候才達到這個程度,才能達到這個程度,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才能達到這個程度。世間上啊,看上去非常地榮茂、非常地興旺,但是你現在知道那是苦、集,那就表示你這個人,你有一點佛法的氣氛了;如果你的心情看見世間上的事情,你心裏面有羨慕,羨慕這個苦、集的話,你這個人還沒有佛法的氣氛。雖然你可以寫文章了,你可以講經說法了,但是你可能還沒栽培出世間的善根! 所以這裏說「了達善不善法」,應該說是有一點深意。這個人表面上沒有什麼,但是他內裏邊有滅、道的善根。修學滅、道的善根了、有四念住的智慧了,那這個人,佛菩薩很看重這個人了。雖然他在挑大糞,佛看,哎呀!他心裏面可以得聖道、這是個載道之器!所以這「已能了達善不善法」。看《披尋記》。《披尋記》九六七頁:《已能了達善不善法者:當知此由修循三觀而得了達。前於受心法中建立種種差別,善與不善隨應當知。》 「已能了達善不善法者:當知此由修循三觀而得了達」。前面說「循三觀」是修受心法,這個應該是包括身受心法都應該包括。「前於受心法中建立種種差別,善與不善隨應當知」,前面一大段裏面,就應該明白「了達善不善法」的意義了。【從此無間,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廣說如前,乃至策心、持心。】 這個科是結前顯後,前面這幾句話就是結束前邊,就是修四念住達到這個程度,然後就出來四正勤了,就是四正斷。 「從此無間」:就是從這個「已能除遣麤麤顛倒,已能了達善不善法」。或者說是「已能除遣麤重顛倒」,就是調伏了多少煩惱。這個「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就是把這個正見有力量,就是有了智慧了,有這樣的成就,他的確是能以涅槃為上首了。「從此無間」:從這個程度,「無間」:沒有其他的事情的間隔、間雜,能夠進一步「於諸未生惡不善法」:沒有現起的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為令這個惡不善法不現起故,這是一樣事情。「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這是一樣。「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廣說如前」文,「乃至策心、持心」,他就能這樣用功了。 這個「惡不善法」,不善法和善法,我們在其他的文句上面,沒能夠知道什麼叫做不善法、什麼叫做善法。現在這裏會詳細地說出來。前面是結前顯後,下面第二段別顯一一,就是一樣一樣地來顯示;這是有四句話,這四句話,一樣一樣地把它說明。分兩科,第一科是廣辨,廣辨四正斷。分兩科,第一科是體義,就是它本身的一個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釋善惡法,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善:有未生善、已生善;惡:也有未生惡、已生惡。現在這裏加以解釋,釋善惡法未生已生。又分兩科,第一科是惡不善法,先解釋惡不善法。分兩科,第一科是徵。(2018.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