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朋友J问了我一个经典问题,“是留在四线城市的家里工作,还是来北京奋斗。”
说说她的情况,朋友是一名设计师,工作两年,迟迟没找到方向很迷茫,一直想来北京奋斗,见见世面。
几天前J在家里面试了一家新公司,待遇还不错。于是就很纠结,一方面觉得父母年纪大了,应该留在他们身边照看,长辈也希望她待在家里。另一方面,又对小城市公司的发展前途心存疑虑,觉得大城市机会更多,自己年龄也不小了,如果留在家里以后就出不去了...
其实我曾经也面对过这个问题,不同的是我当时并不纠结,很快就做出选择,来到帝都。
为什么J会如此纠结呢?聊了片刻后,我发现不仅有客观事实的影响,她还掉入了「隐含假设」的陷阱,思维完全被限制住了。
所谓「隐含假设」,是在采铜老师在《精进》一书中提到的概念,指的是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造成的潜意识里对一些事物的认知或假设。
当理想目标与当前处境出现巨大偏差时,矛盾便会使内心处于糟糕的状态,从而陷入「隐含假设」的陷阱。比如J的隐含假设就有:
这些隐含假设粗一看都很“合理”,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它们不过是不同形式的“偏见”,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些假设是对的。
比如上面的隐含假设就有些站不住脚,小城市也有好公司啊,也一样可以学到很多;去大城市工作跟年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我就认识的很多“大龄青年”依然在北京啊;还有就是留在身边才能照顾父母,这个可能是对的,但似乎大多数在家里的人也是被爸妈照顾吧,给你洗衣又做饭呢~
隐含假设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虽然它们存在,你却不知道,但还时时刻刻被它们影响着。
正是这些隐含假设限制了J的思考,结果是只在两个可见选项中做决定,很是纠结:留在家里又担心公司不好,去北京又心有余悸。完全意识不到其实还有更多可能选项:
当然,这些只是可能选项的一部分,还有更多潜在的可能。很多人往往觉得自己没得选,其实你可以选择的。当你能意识到这些潜意识里的认知不可靠时,廓清这些假设的不合理成分,就能跳出隐含假设的束缚,拨云见雾,找到自己人生新的“可能选项”。
金三银四,现在是跳槽的旺季,如果你也有类似职业发展的纠结,或者陷入了某个人生困局,不妨试试这个方法论: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其实,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对世界的认知就一只存在偏差,所以我们经常会选错,甚至为这个错误付出太多,但是没有关系,错了仍然可以重新作出选择,这才是人生常态。
而缩小选错几率方法论就是学习,持续不断地学习缩小偏差,让我们的认知更接近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