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学习,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小的时候,我们被这样教育:刻苦学习,发奋图强。所以,我们挑灯夜战,克制玩的欲望,把自己关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一门儿心思放在学习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学出好成绩。而《如何学习》这本书完全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他告诉了我们很多学习的妙招,可以让学习变得轻松和快乐。
这本书适合教育工作者学习,也适合需要持续学习的职场人士来读,更适合正在上学的孩子们来学习。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本从10到90岁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的高效学习法。
这本书的作者是本尼迪尼特.凯里,目前是《纽约时报》科学专题的当家记者,从事健康及科学类新闻报道30年,他持续追踪脑科学及认知心理学的科学前沿,并将这些研究成果付诸笔端的同时,也将这些科学的学习方法用于工作和生活,从中获益匪浅。所以他决定将这些方法梳理成书,让每个人都能从高效而颠覆传统的学习技巧中获益,便有了这本《如何学习》。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第二部分:增强记忆的方法,第三部分:解答难题的方法,第四部分:让潜意识自动学习的方法。总结起来的话,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套理论和三套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学习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大脑运作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大脑是如何形成记忆和如何提取记忆的。
想象一下,在你醒着的每一刻,各种信息如潮水般不停地涌进大脑:电话铃声、办公区里谈论工作的人群、一股装修的味道袭来…..然后,在此想象之中再加上一组一心多用的画面:一边写总结报告,一边查看微信新消息,还要时不时接一个快递电话,甚至还要拿起手机来跟同事聊几句工作。能够同时处理这么多信息、完成这么多任务,远不是“复杂”二字所能描述的。而大脑的运作,指的是它如何处理我们日常生活中输入大脑的视觉、听觉、嗅觉等信息洪流。这本身就堪称奇迹,何况大脑还日夜不息地运作着,其超凡卓越就更加无可比拟。
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处理的呢?大脑中有不同的运作模块、不同功能的原件,它们各自担当着不同的功能。其中用于学习的核心部位有内嗅皮层,它类似于某种过滤器,专门过滤涌入大脑的信息;还有海马,这是构筑新记忆的地方;最后一个是新皮层,某种信息一旦被打上“储存”的标记,就会被存放到这里。不同区域各司其职,同时紧密结合形成整体运作,源源不断更新着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将来的信息。人的大脑中至少有两套系统负责记忆的构筑,一套负责显意识的记忆,一套负责潜意识的记忆。记忆并不存在于某个单独的地方,而是沿着大脑新皮层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分布其间。
那我们又是如何调取记忆的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脑每天都做着这样的事情,你我都有过相似的体验,比如,听到别人在悄悄话中提及了自己的名字,我们就会假象出一些东西来,把这段我们没听清的“八卦”给补上。加扎尼加博士把这一叙事系统模块命名为“解释器”,这台解释器像是一个编故事的专家,根据现有材料找出答案、做出判断,把松散的资讯拼合成一个能让人理解的整体。而这恰恰是构筑一段记忆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大脑并不会像电脑那样把这些存储起来等待我们点击,而是把它的感知、想法、得到的资讯放在记忆网中,当记忆往外冒时会重新组合。所以,没有任何细节会彻底丢失,只不过,记忆提取的“踪迹”每一次都略有不同,而且永远如此。用科学家的话来说,这是用我们的记忆来改变我们的记忆。
在了解了基础理论以后,咱们一起来学习这本书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三套学习的方法。我们先看来第一套,增强记忆的方法,也就是怎么样才能快速有效记住新东西。
在这部分,作者讲了三个核心观点,第一点:环境对学习的影响。从20世纪初期开始,“保持一贯性”就成了各种教育指南的标志性指导,固定的习惯、固定的日程、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集中精力,找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别受干扰,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学习好习惯”,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在学习时保持一贯性。但随着科学不断针对“外部环境”的探究,揭示出很多以往学习中我们不曾注意的方面,比如还原环境可以增强记忆,环境背景的变换对增强记忆力有帮助,善加利用这些都会大幅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具体的做法是,学习时周围有点音乐会比安静的学习场所更好、房间里的光线和色彩,也对记忆有促进作用、还有就是,更换学习的场所比一直在单一的地方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个核心观点是: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在这儿,就要提到一种科学记忆的方法,叫做间隔效应。间隔效应就是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成数次学习,并拉开每次学习之间的间隔。这种分散式的学习方式,对于复习和记忆新知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用多花时间,只需要按照科学的时间间隔、合理安排复习次数就能够极大加深记忆。尤其适合应用在记忆英语单词上,市场上的一些英语单词记忆的工具,类似百词斩,应该也是这样的学习道理。
第三个核心观点是:先考试后学习,用无知的潜在价值。学习新知识,到底应该直接学,还是先考试再学习效果好呢?答案是先考试再学习更能够加深理解和记忆。还没学习过,就考试,一定是什么都不会呀,确实是。但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这次失败的考试会改变我们下一步对信息的思考和储存方向。如果在答错之后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答案,错误的选择反倒能促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与直接进入学习相比,先猜测后学习使你的大脑能以更高要求去运作,从而使知识更深刻地印在了大脑中。更直白地说,跟直接学习相比,预考更容易把知识“赶进”脑子里去。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套学习的方法,如何解答生活与工作中的复杂难题。在这部分主要分享两个观点,中断和交替的重要性。
关于中断,作者讲了一个案例,可能我们大家也都曾有过同样的经历。作者说他在初中学习函数的时候,无论如何都听不懂,老师和家长对此也毫无办法,他自已也很着急却无可奈何。那些函数公式、图形图像就像天书一样在一个十二、三的孩子眼前盘旋。直到有一天下午,他将数学书摊开,从头开始看起,每一句话每一个公式都不放过,一直到晚上8点左右,突然一道亮光在眼前闪过,自此他对所有的函数问题都不再困惑、甚至对物理中一直想不通的事也能想明白。这种时刻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顿悟”。这种感觉想必有很多人都有,有的人是在人情事故上突然明白、有的人则是在考试前突然大彻大悟。令人豁然开朗的念头意外的突然来临,突然出现而不费吹灰之力。那么,这个顿悟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这种情况是可遇不可求还是通过方法可以重现?是个么原因在里面发生了作用?
经过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状态的出现,是分为四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叫准备期,在这个期间,人们往往对某个问题进行了各种尝试,直到用尽所有不同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你并非是止步不前,而是因为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第二个过程叫孵化期,在这个阶段是你停止思考的阶段,虽然你表面上停止了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但实际上大脑仍然在做高速的运转,而你却并不知情。可实际上大脑很有可能正在将信息做排列组合。
第三个过程则是顿悟,也就是在那一刻仿佛一道闪电照亮了你的脑海,使困扰你的问题迎刃而解。
第四个过程是验证的过程,你会沿着顿悟的道路进行确认,从而得到最终的结果。
那么,我们都发现了,顿悟的产生和第二个孵化期紧密相关,而成功的孵化又与哪些因素相关呢?
经过研究人员的多次实验发现,在孵化期过程中,有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大脑在这个期间里,对周围任何可能与解决问题相关联的信息都很敏感,比如一片下落的叶子、一个动作、一个关键词。
其次,有助于孵化期的因素还有打破限制思路的预设,打破你的思维框架往往是顿悟的重要前提。
再然后,就是适当的休息,让你的身与心都好好休息一下,比如听听音乐完全放松,或者做一些轻度用脑的事情如浏览新闻,或者琢磨另一项课题的作业这样高度用脑的事情。上述三种休息方式,选哪一种都可以。
总结以上内容来看,科学家告诉我们,在真的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完全不必羞愧或着急,实在做不下去的情况下,休息一会儿很有可能会找到真正的答案。
第二套学习方法中的第二个核心观点是:交替,也就是混在一起学习,效果更好。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越是能让训练方式变得更直接、更专精、更频繁或是更有效的改进,越能有助于人们尽快掌握,但是搜集到的证据表明,对单一而重复的集中训练的搅扰,使得受训者不得不一再做出调整,结果反而培养出了总体上的灵活应变能力,更由此提高了某项特定动作的准确度。这里并不是说重复训练一无是处。我们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重复来熟悉一个全新的动作技巧或是学习材料。问题是一再重复能形成很强的错觉,让你以为新学的本领正迅速提高并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而交替练习却给人一种进步缓慢的表象,跟单一重复的效果似乎没法比,可实际上随着时间的累加,交替练习所积累起来的进步要比单一重复多得多。从长远来看,单一技巧的重复训练反而会阻碍我们进步。所以,学习时把不同的技巧、概念等穿插到一起来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不但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每一项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能使我们更彻底地掌握好每一项内容。音乐老师最擅长这种教学法,让一堂课的学习内容从调性练习转换到理论学习、再转换到作品练习。那我们自己具体应该怎么用呢?比如,我们学习数学的时候,通常是集中一个时间段来学习一类知识,两周学习比例,两周学习图表,作者更建议将不同的概念进行混杂教学。再比如历史,可以将相关阶段的不同概念揉和在一起来学。总之,混合式的练习不仅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能让我们在突然撞上一个生活抛来的弧线球时,更加胸有成竹。
最后,我们来看下第三套学习的方法,调动潜意识,不动脑筋就能学到的绝招。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知觉学习。知觉学习是大脑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感知它接收到的信息有细微的差别,通过感知这些差别学会辨别不同,从而学习到知识。举个例子,驾驶飞机最关键之处就在于知觉和行动,在于反应能力。小型飞机上一般会有6个仪表盘,对于新学者来说,要明白每个仪表表的意思,而且还能够根据6个仪表盘的信息,快速判断他们所代表的综合意思。认知科学家凯尔曼教授通过知觉学习的方法来训练飞机驾驶员,他开发了一套便捷训练法,类似电子游戏,让学员面对电脑屏幕上显示的6个仪表盘,快速判断他们代表的综合信息。仅仅通过一个小时的训练,初学者的读表的成绩就已经与平均飞行经验上千小时的飞行员不相上下。
书中提到的第二种潜意识学习方法是睡觉。是不是觉得很新鲜?作者认为睡觉也是一种学习。根据脑科学家们的研究,睡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记忆,除了能够存储和标识重要的记忆,还能够把一些细微的、清醒时难以注意到的关联因素给联结起来。比如,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在睡梦中突然想到的。门捷列夫花了好几个通宵试图把所有元素整理成合理的排列方式,却始终一无所获,直到他累的昏睡过去,却在梦中看见了一份表格,所以元素都各归其位。我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时候白天想不明白的事情,在睡觉的时候突然就醒悟了。所以,如果学习累了,就打个盹儿或者干脆睡一觉,不要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正相反,睡眠其实是闭着眼睛在学习。
说到这儿,这本书的内容就全部分享完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套理论和三套学习方法,分别是增强记忆的方法、解答难题的方法和如何利用潜意识学习的方法。其中,有一些观点特别有意思,比如:学习环境并不是越安静越好、想尽办法也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休息一下,可能会体会到顿悟的时刻,还有就是,睡觉也是一种学习。
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放弃休息,抵制娱乐,甚至献上了健康,把学习扛在肩上。学习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希望我们可以将书中学习到的这些方法应用起来,帮助我们和孩子们缓解下学习的压力,能更多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