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先森拆书系列第35本书
9分钟搞定深度工作
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科学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
1922年,心理学家荣格在靠近苏黎世湖北岸一个名叫伯林根的村庄,建起了一座简单的两层石头房子,将其称作塔楼。荣格会在早上7点钟起床,吃一顿丰盛的早餐,然后在塔楼的私人办公室中度过两个小时不受打扰的写作时间。下午,他通常会冥想或在周围的乡村长时间漫步。塔楼里没有电,荣格会在晚上10点上床休息。
在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看来,荣格此举是典型的“深度工作。”
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出版过《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等多部畅销书。
所谓“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深度工作是唤醒你当前智力水平的每一点价值所必须的。”卡尔·纽波特认为,“深度工作”这项技能显然对于荣格后来取得巨大成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度工作”这个概念是卡尔·纽波特创造出来的。他说,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身上,深度工作的普遍存在现象很值得强调。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数十年的研究发现,伴随深度工作而来的精神紧张状态对于提升我们的能力是必须的。
16世纪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早在荣格之前就在远离自己的法国城堡石墙的南塔楼区建起了一座私人图书馆。
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大部分都在纽约库阿里农场的一间小屋里完成。吐温的书房离主要房屋区太远,以至于家人要吹号吸引他的注意力,召唤他去吃饭。
剧作家、导演伍迪·艾伦,在1969年—2013年这44年的时间里,编写并导演了44部电影,获得23项奥斯卡提名。他的这些工作却不是在电脑前完成的,而是在一台手动打字机上完成的。
同样拒绝电脑的还有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他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获得诺贝尔奖后,记者都找不到他。
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远离世事(通常是在湖边小屋),只读书,思考大局。
……
然而,当今,无论是上到企业家还是下到职场普通白领,我们都已经淡忘了深度工作这件事。网络工具的盛行,包括电子邮箱、短信、微信、微博、淘宝购物等,将我们的注意力割裂得支离破碎。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发现,我们平均每周有超过60%的工作是进行电子沟通和网络搜索。
这种状态,本书作者将其定义为“浮浅工作”。
所谓“浮浅工作”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事务性的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的。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向浮浅工作发展的趋势并不是很容易转变的。在极度浮浅的状态下度过足够的时间,将永久性降低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
当然,也有很多对科技持乐观态度的人。他们认为网络工具会改变社会,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好。比如谷歌或许会使我们的记忆力退化,但是因为我们能够搜索到任何想要知道的事情,所以不再需要好的记忆力。
本书作者说,“在这场辩论中我不站任何一方”,“我对此话题的兴趣在于一种更实际和关乎个人利益的主题,那就是,深度工作的人将享有极大的经济前景和个人发展机会。”
也就是说,在本书作者看来,深度工作是信息碎片化时代的自控力、专注力、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指南,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就必备的核心技能;在这个以快为先的网络时代,深度工作能力日益稀缺,所以它也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价值。
深度工作非常重要,这是21世纪的超级力量。
——商业作家埃里克·巴克
故,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分析深度工作的价值——我们为什么需要深度工作?为什么说深度工作的能力是取得成就必备的核心技能?第二个部分是支招如何深度工作——如何通过深度工作训练我们的大脑、转变我们的工作习惯,使其成为我们的职业生活的核心?
上篇
我们为什么
需要“深度”
1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能让我们成为赢家
在新经济形势下,具备两种核心能力的人,注定会成功。一个核心能力是:具备迅速学习新技能、迅速掌握困难事物的能力;另一个核心能力是,提高付出与产出的性价比。
怎样提高迅速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记者丹尼尔·科伊尔调查发现,这需要髓磷脂的帮忙。
如果相关神经元周围汇集了更多的髓磷脂,相应的大脑回路就能更轻松有效地运转。你在某方面的技能就会更强。
也就是说,要想在某方面有了不起的成就,就需要有更多的髓磷脂的协助。
如何获取更多的髓磷脂呢?
专注于某一项特定技能,就会迫使某一特定大脑回路在隔离的区域不断地燃烧。反复利用同一大脑回路,就能促使少突细胞在这个回路的神经元周围包裹髓磷脂,从而有效地固化这种技能。
因此,要想学习一门复杂的新技能,或者想要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就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避免受到干扰。因为这是促进髓磷脂形成的唯一途径。反之,如果你的注意力涣散,就不会形成髓磷脂,自然也就难以学习一门复杂的新技能。
换言之,学习是一种深度工作行为。如果你很容易做到深度工作,就能轻松掌握愈发复杂的体系和技能,这些体系和技能是我们取得成功所必须的。
我们又该如何提高付出与产出的性价比呢?
我们先回顾这些职场真实写照——一项会议结束后开始另一项会议,开始一个项目的某项工作后不久没有任何过度便开始另外一项工作,工作10分钟刷一下朋友圈查看一下电子邮箱……
明尼苏达大学商业学教授索菲·勒鲁瓦经研究后发现,当我们从某项任务A转移到任务B时,注意力并没有及时转移,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如果在转移工作之前,我们对任务A缺乏控制且关注度较低,残留会尤其浓厚,即使在转移工作之前已经完成了任务A,我们的注意力还是会有一段分散的时间。
这一发现告诉我们,只有将注意力残留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使我们在当前任务上的表现成果最优。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是一本畅销书。书的作者亚当·格兰特是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2012年,他发表了7篇论文,全部发表于重要期刊。2013年,他发表了5篇论文。2014年,他受聘成为正教授时,已经发表了60多篇同行评审论著,外加这本畅销书。
格兰特的效率水平远高于奉行多任务并行的一般教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格兰特会专门腾出时间用于深度工作(他将教学工作集中到秋季学期,而在春夏两季则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研究工作),将注意力残留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而其他教授的工作却反复受到注意力残留量极大的干扰。
本书作者之前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如何成为尖子生》。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作者采访了全球竞争最激烈学校里的50名超高分研究生后发现,这些最优秀的学生通常比GPA等级低一档的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更短(是的,你没有看错,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更短)。原因仍旧是:这些学生理解专注产生效益,所以会极度专注,从而大幅减少考试准备或撰写论文所需的时间,同时也不降低成果的质量。
要想达到个人巅峰的产出效率,就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换句话说,要想付出与产出性价比最高唯有深度工作。
2
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深度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为什么给你的消息不能及时回复?”很多公司的老板常常这样质问下属。炫先森曾听说,甚至有些公司要求员工24小时在线、及时回复邮件。
大西洋传媒的首席科技官汤姆·考克兰曾为《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做过一项实验:大西洋传媒的员工要花多少时间传递信息,而无法投入到自己专长的工作上?结果惊人:大西洋传媒每年要支付100多万美元用于处理电子邮件,每接收或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就要耗掉公司95美分的劳动力成本。
自由且无阻力的沟通方式,消耗的软性成本等同于,购买了一架小型里尔喷射机。
——大西洋传媒的首席科技官汤姆·考克兰
汤姆·考克兰的这个实验非常复杂,炫先森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其复杂性正说明了“24小时在线”这一行为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难以衡量,甚至很多公司根本就对此无意识。
作者把这个难以衡量的情况称为“度量黑洞”。作者说,度量黑洞使“24小时在线”的危害无法清晰化,也使得职业世界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干扰。
“24小时在线”的文化持久不衰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缺乏度量的环境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最简单的。比如,频繁的开会。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些会议是一种简单的(但同时也是最笨拙的)人员管理形式。他们不愿自己去管理时间和工作任务,而是让每周迫近的例会迫使他们在给定项目上采取一些行动,或者提供一种取得进展的可视幻象。
第二个原因是,忙碌代表生产力。尤其是,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职场人会越来越多地将忙碌看成是生产力。如果能够证明刻意的忙碌会降低公司的净利润,那么就可以改变这一现象。但是,度量的黑洞会在此时出现,使我们无法计算出刻意的忙碌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工作含糊、评价不同、策略有效性的度量缺失,使一些从客观角度看来滑稽可笑的行为,却在职场中长盛不衰。
所以,如果我们相信深度工作的价值,那么对商业整体而言将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对我们个体而言却是好消息。假定“浮浅工作”“24小时在线”“忙碌就是生产力”这些风气继续盛行下去,那么深度工作就会变得愈发罕有,其价值也因此会愈来愈高。
3
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深度让人充实愉悦
我们很多人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环境上,认为是环境或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决定了我们的感受。但是,科学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却认为不是这样的。
加拉格尔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她走出医院的那一刻,突然萌生了一种强烈的直觉:“这种疾病想要控制我的注意力,但是我要尽可能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此后,癌症治疗令人精疲力竭、槽糕透顶,但是加拉格尔却刻意专注于生活中好的方面——电影、散步和傍晚6点30分的一杯马提尼——竟然产生了令人惊异的好效果。
这段经历激起了加拉格尔的好奇心。于是,她开始探究注意力(即我们选择去关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她发现,我们的大脑是根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
如果你关注的是癌症,你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幸福、暗无天日;如果你关注的是夜间的一杯马提尼,你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劳拉·卡斯滕森利用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也有同样的发现:熟练掌握自己的注意力,就能改善自己的世界。
因此,如果我们深度工作或深度学习,那么大脑就会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具有丰富意义和重要性的。
作者指出,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全神贯注的能力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隐藏益处:这种全身贯注的状态,占据了我们的感官器官,使我们避免了很多充斥在我们生活中难以回避的、细小不快的事情。
让浮浅的事务占据我们的注意力,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这样下去,我们的大脑会形成固定形象,认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充满了压力、烦扰、沮丧和琐事。
关于深度工作益处的心理学佐证,来自全球最知名的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契克森米哈赖曾做过一个实验:为实验对象每人配了一台寻呼机。这些寻呼机会在随机时间里响起。当寻呼机响起时,实验对象需要记下那个时刻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他们的感受。
通过这个实验,契克森米哈赖发现,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
契克森米哈赖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作“心流”——这个术语因他在1990年出版的同名著作而广为人知。
也就是说,深度工作、专注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这些行为类似于心流活动。
这个洞见颠覆了我们很多人的认知。很多人认为,放松使人愉悦。我们都想要少工作、在吊床上有限地度过更多的时间,这样才会有幸福感。
上文,加拉格尔从神经学角度出发强调的是,我们关注的内容很重要,是关注的内容构建了我们的世界观;而契克森米哈赖则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强调,单单是深度工作或学习这一行为本身,就会给我们带来深度的满足感。当然了,契克森米哈赖很可能也会同意加拉格尔的观点。
4
为什么一些分心的人
表现也很好
推特的创始人杰克·多西曾公开表示过,他平均每天晚上睡前要审阅和批示30—40条会议记录。如果说浮浅工作价值低、容易复制,为何多西在社会经济中获得了巨额的回报?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虽然有这样的案例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学习他们的做法就能成功,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行为是公司领导者这个特定角色所特有的。
作者指出,在社会经济的某些角落,深度工作的确没有价值。比如,公司领导者,还有部分类型的销售人员等。而我们,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我们所在的职业领域里分散精力是重要的,否则唯有深度工作才会起到最好的效果。
下篇
我们该如何“深度”
1
意志力是有限的
掌握深度工作的能力之前,需要认清一个重要事实: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地消耗。
也就是说,我们的意志力不会被无限制地使用。相反,它如同肌肉,会疲劳。
由此,如果我们在一个浑浑噩噩的下午正在浏览网页,突然想要将注意力转移到一项需要高认知度的任务上,便需要大量抽取有限的意志力,强行将注意力从丰富多彩的网络内容上转移开。这样的转移往往会失败。但是,如果我们能布置一些精妙的程序,比如每天下午安排特定的时间或安静的场所用于深度工作,就只需要很少的意志力便能启动工作并保持下去。
2
不要等待灵感
记者曼森·卡里花了5年的时间,采访和编写了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习惯。他发现,那些做创造性工作的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们,都会忽略灵感。
也就是说,不是等待灵感降临之后才开始工作,而是将深度工作严格内化成习惯。
3
大手笔的花钱
哈利·波特系列最后一部《死亡圣器》,是作者J.K.罗琳在爱丁城堡一家豪华酒店里完成的。
知名企业家尚克曼签了一本书的合同,要求仅用两周的时间完成全部手稿。为此,他做了一件非常规的事情。他预定了一张往返东京的商务舱机票,在飞往日本的航班上写了一路,抵达日本后在商务舱休息室里喝了一杯咖啡后,然后登上返航的飞机,又写了一路。等他回到美国时,已经有了完成的手稿,这距他最初离开时仅仅30个小时。
作者说,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都只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由此你也提升了这项任务的外观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激励和能量。
4
定期放松大脑
定期放松大脑、度过安逸的闲散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5
闲散时也不要分心
有人会觉得,在深度工作时保持专注就可以了,在闲散时分分心又没关系的。
千万不要这样想,也不要这样做。如果你在其余时间(比如闲散时间)里有一点无聊,就开始刷手机打发时间,比如需要排队等5分钟或者在餐厅坐等朋友都是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时间,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你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即便你经常训练专注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克利福德·纳斯有一项研究显示,网上不断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注意力长期分散的人,基本上就是心智残疾。
6
意志力挑战
美国第26位总统罗斯福在哈佛读书时,每天只有不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习上。但是,他的成绩却异常优异,且在大学期间就出版了著作。
罗斯福待在书桌前的时间非常少,但是注意力十分集中,他的阅读速度十分快,所以可以比大多数人(从课业中)节省出更多的时间。
其实,这个策略就是炫先森曾解读过的《超效率手册》(点击阅读)里的“软时限”——人为的设置一个截止日期,留出的时间远远少于估算时间。
比如,炫先森写拆书笔记。这是一项深度工作。无奈的是炫先森平时工作非常忙,所以总是人为的、强制性的设定一个写作时间。今天这篇读书笔记,炫先森写于周六,上午11点钟开始,目前是下午3点30分,还有两个章节的内容没有完成,而炫先森设定的完成时间是下午5点钟。
从上午11点钟开始,到下午5点钟,这个设定的时间段内,有很多次会想要分心,但意识力在控制着我。意识力有效地攫住分心的欲望,是逐渐磨炼出来的。所以,如果你是刚开始尝试这个策略,一周实验的次数不要超过一次。
抵抗分心的时间越多,抵抗力就会越强。
7
严选网络工具
普理查德是一位农场主。农场需要干草当饲料来喂养动物。有两个办法可以弄到干草。一个办法是,农场本身就有草,去买一台干草压捆机就可以了;另外一个办法是,花钱去别的地方买干草。
我们很多人会选择第一种方法来获取干草:买台干草压捆机。但,普理查德却选择了第二个方法,花钱出去买干草。
普理查德说,如果买了干草压捆机,就需要计算燃料费用、维修费用、存放打包机器的棚子成本,而且整个夏天都在晒制干草,就没时间去饲养鸡了,养鸡可以形成正现金流,因为鸡可以卖,鸡还可以产生粪肥。
普理查德说的这些理由的确很有道理。实际上,根本性的原因是,普理查德说,“我不希望夏天有过重的机器压过我的土地,以致土地太紧实。”
“土壤的肥力是我的底线”,普理查德说。所以,他坚决不购买干草压捆机,而是宁愿花钱买干草。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工具。的确,这些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因此,我们把任何可能的益处,都作为使用这些网络工具的理由。但是,普理查德的故事则教育我们,只有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的时候,我们才能选择这款工具。
实际上,很多网络工具的实际害处远远大于实际益处。不如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刷朋友圈带来的益处,能够抵消它所消耗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吗?
8
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
设定固定工作日程,可以避免浮浅工作,激活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要善于对浮浅工作说“不”。这一点可以参考炫先森解读的《精要主义》。作者说,拒绝的时候,要明确的拒绝,但拒绝的理由则模糊处理。比如,有人邀请作者去演讲,作者说:“这与我的行程有冲突了,参加不了。”要遏制内心的冲动,不去安抚邀请人,因为其结果往往会对自己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同样的影响(比如,“不好意思,我参加不了你们的讨论,但是我愿意看看你们的企划书,提出一些建议”)。
简单干脆地拒绝是最好的。
9
变得不容易联系
如果你是个很容易就能联系上、好说话、老好人、总是竭尽所能帮人的人,那不找你找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