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献之的那一年,我是扇语楼的歌伎。我叫桃叶
每个客人都知道,扇语楼的桃叶舞姿卓然,色艺双绝,但只献歌舞,不陪客。可那一天妈妈忽然指名叫我去陪一个客人喝酒,她兴奋地说,桃叶阿,这个客人可非同一般男人,才华超群,而且地位显赫,如果他能看上你你一辈子就有享不尽的容华富贵了。而且能和他共处一室,是多少女子羡慕不来的阿。
我淡淡一笑,妈妈捧得这么高的人倒少,他到底是何方人物阿?
“他就是当朝的驸马,书圣王羲之最看重的儿子,王献之。”
我一惊,手上杯中的茶水微微溅出几滴。他的确不是一般的公子哥,他是与父齐名的书法家,整个建康没有人不知道他的才名。不,恐怕整个天下也没有几个人会不知道王家的王献之。就连曾运筹帷幄大败苻坚于淝水的当朝宰相谢安都对他赞赏有加。建康城里一直流传着王献之翰逸神飞,精雅自持,虽闲居终日,然容止不殆。而且临危不乱,得书圣真传,风度尤胜二兄。而我亦曾听扇语楼的客人言谈间说起关于他的事迹。
有一次,献之和兄长去拜谒谢安,两位兄长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有人便问谢安,三人之中谁最好?谢安言,小者佳。问者又询其缘由。谢安道,:“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
还有一次,王家失火,兄长王徽之来不及穿鞋拔脚就逃,唯献之面色如常,由仆人扶着慢慢走出。又说某夜,王家失窃,小偷入室,献之悠然睡卧在床观望小偷们忙碌。眼看小偷都准备收拾包裹撤退了,他方才悠悠然说出一句:“偷儿,青毡是我家旧物,留下吧。”吓得小偷们落荒而逃。
这样的男子,风流为一时之冠,多少世间女子仰慕于他,即使清高如我。所以当马上就可以见到他,没有来由的我有一些紧张。
那一天,我穿了我最漂亮的衣服,因为我想让他记住最美的我。可当我走进厢房的时候,他只是低着头喝酒,甚至都没有抬起头看过我一眼。他脸上已经微微有些醉意,说:“听说姑娘弹得一手好琴,能不能为我弹一曲《凤求凰》?”
从那一次开始,他常常来扇语楼,一个人。每次他都只是沉默的喝着酒,听我弹琴。有时候他醉了,就趴在桌上,我能听见他口中喃喃念着的名字,道茂。他多少次哽咽地念着这个名字。我看见他脸上流下的泪,他说,道茂,原谅我,原谅我。看见他哭得像一个孩子,我的心疼得紧,我走过去抱着他,让他靠在我的怀里。除了这样,我不知道该怎样抚慰这样一个男子隐忍的悲伤。
渐渐的,来的次数多了,献之醉了以后会跟我说一些话,他的无奈和愧疚,他对另一个女人的思念和爱,那份他埋在心里的痛。郗道茂,献之的原配妻子,也是献之每次醉后念起的名字。他们是少年夫妻。成亲的时候,献之的母亲已经离世,而两人成亲后父亲王羲之与岳父郗昙也在同一年相继去世,面对亲人接连离去的打击,两人相互扶持着一路走来,同患难,恩爱深。
献之天性淡泊,无意仕途,热心书画,钟情山水。而妻子道茂亦知他懂他,相伴相随,不离不弃。还为他生过一女,取名玉润,只是上天残忍,竟使其早早夭折。但这也并未影响夫妻两人的情意,反而更加珍惜彼此,情深爱浓。和妻子郗道茂在一起的日子,是献之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可是,天意弄人。
幸福之下,暗涌随行。
新安公主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宁静的幸福。新安公主司马道福慕献之之名已久,在驸马桓济被废后,提出要改嫁献之。皇帝下旨,要求献之休掉原配,娶公主为正室。
“道茂是我最爱的妻子,我怎么能休掉我最爱的妻子?我甚至用艾草烧伤了双脚,以跛脚为理由拒绝赐婚,可是我没有想到就算这样,新安公主却仍然一意孤行非我不嫁。我可以不顾自己,可是我不能不顾整个王氏家族的安危和利益,我不能因为一己之情,把整个王氏家族置于司马氏的刀俎之下。道茂她是最知道我的,她还帮我准备了笔墨,让我写下那封休书。你可以想象,一个女子,亲手为她的丈夫准备纸墨笔砚,让他写下休弃自己的休书。她是忍受着多么巨大的痛苦,才能做到这件事情。”看着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献之,我心里的念头愈发坚定。我要让眼前的这个男人快乐起来,让他忘记那些令他痛苦的记忆。我要给他所有我有的,我能够给他的,因为,我爱他。在这一刻,我确定我爱上了这个才华横溢却脆弱如孩童的男子。尽管我知道,在他心里永远有另外一个女子,她已经死了,可是却永远活在他的心中,没有人可以取代,也永远不会忘记。
郗道茂在离开王家之后,投奔了自己的叔父,不久便郁郁而终。这成了献之心里永远的伤痛,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一生的自责与内疚。
献之每天来扇语楼,我便每天为他起舞,给他弹琴,陪他说话,有时候他有了兴致就会让我给他研墨,他就开始挥毫作画,或者写字。只有这时候的献之是最平静的,书画是唯一能让他完全沉浸进去暂时忘却伤痛的途径。我便静静在旁为他研墨,看他画画,写字。只要能陪在他身边的一时一刻,对我来说,都充满了幸福的感觉。我多希望,时间能永远这样过下去。可是,我知道这份幸福不可能持久的。因为,我只是一个小小青楼的歌伎,而他是王献之,是书圣名门之后,更是名动天下的才子,最重要的是,他是驸马,当朝公主的丈夫。
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心愿有一天竟然会成真。幸福来得那么措手不及,让我受宠若惊。
那一天,我的王郎像平常一样来到扇语楼,登楼而上。他走到我面前,说:“桃叶,你愿意以后都陪伴在我身边吗?”
“我愿意。”我怎么会不愿意。即使只是以小妾的身份,只要是你王献之,为你做什么我都愿意。我不在乎名分,也不畏惧人言。只要能 跟你在一起。在这一刻,我完全丢弃了自己坚持的尊严和骄傲。我可以不再是人们口中那个清高的桃叶,我只要是你王献之的桃叶。
而如今,十年过去,我站在桃叶渡口的青竹楼上,望着秦淮河面上来来往往的摆渡,竹叶青入喉的味道依旧清冷绵长。这渡口旁的听雨楼,是献之生前最喜欢来的地方。每一次在渡口迎到我,他总会带我来到这座两层高的青竹小楼,就在这个位置,眺望着栏外的秦淮河水,和桃叶渡口热闹的安宁。我知道,他喜欢桃叶渡的人间烟火,因为这里远离宦场,在这里,他可以心静如水。而这里的竹叶青,是他最喜欢的酒。
十年之后,渡口来往的人们依然喜欢唱献之的那句“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而我望着楼外清朗的天光渐渐迷离于雾气之中。江上人们的行吟终究归于悲凉,萧索。
“又下雨了,献之。”我轻轻的说道,脸上清泪滑落。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白衣良人迎候红颜渡水的佳话依然在桃叶渡口口相传。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知道那个故事的原貌?
那一年,因为新安公主不容,献之便在外寻了一间房室与我住下。住的地方在秦淮对岸,每一次来见献之便要从对岸渡口乘摆渡过江。那时的秦淮河河水湍急,献之怕我害怕,便为我作了这首诗。王献之迎候桃叶过江的情意传遍建康,家喻户晓。可是却只有我知道,我的良人他心中真正在等候的人并不是我,每一次他满怀深情目光注视着的也不是我。我知道,他眼中看到的我是他想要看到的那个人。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只是为了他那么一眼,我便甘愿。于是,那一天他为我吟出这首诗的时候,我不知道究竟是难过多一点,还是幸福多一点。我只是回答他,“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 春风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
是啊,我的王郎,世间有那么多女子,在那么多人中,他毕竟选择了我。
“你后悔吗?”在弥留的那些日子,献之曾问过我。我凝视着他的双眼,看到他虽然从未说起却无所隐藏的歉疚。因为,他一直都没有爱上我。他的爱已经全都给了她,再也给不了别人。一直以来,他都对我极好。可是我知道,他越对我好,是因着他心里日益渐增的抱歉。建康城里所有人都说,王献之有妾室桃叶,千般宠爱万般眷怜,如胶似漆,就连金枝玉叶的当朝公主都冷落家中独守空房。可是,我们彼此却清楚的知道,献之对我从来谨守君子之礼,不越雷池。尽管名义上他已经是我的夫君,可是献之待我只是如最亲近的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一般。每次到我这里,也只是听我弹弹琴,饮饮茶。兴致好的时候会和我谈论诗词书法,难过的时候就会一杯一杯的喝闷酒,喝醉了才会把他心里的苦楚与我分担。而他每一次沉沉醉去的时候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对不起。他说,对不起,桃叶。
我知道,他只是把我当作他最爱的人的替身。可是,只能和他在一起,听到他说话,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为他温酒,泡茶。这样的日子,已经是我的幸福。况且,青楼女子,能碰上心之所钟的良人,本已是幸运。
终于,日益繁重的公务与身心疲惫,再加上郁结缠身,献之终于一病不起。在他临终的那一天,我第一次踏进了王家,看见我心爱的王郎他躺在床上,一身白衣依然是那么纤尘不染。即使是此刻的他,依然是我心中温润如玉的翩翩良人。他安静的躺在那里,看见走进门口的我,嘴角微微牵动,我知道他在叫我的名字。我走过去,握着他的手,说:“献之,我来了。”新安公主和她与献之的女儿小神爱跪在一旁,已经泣不成声。
献之看着我,目光中流露出最后的道别与歉意。“我知道,我不怪你。”我把他的手贴在脸上,眼泪终于流下来。我的献之他就要死了。他现在这么虚弱,我感觉到他身体里的气息一点一点的流失,我想要握紧他,可是我知道这一次我再也抓不住他。按照建康大族人家的习俗,作为正室的新安公主请来了专为皇家祭祀法事的道士为献之作法,以让献之一路安宁。道士做法完毕的时候,我听见他在献之耳边问,“你这一生可还有什么遗憾?”
献之的目光变得空茫而悲伤,直直的注视着窗外的晴空,久久的,仿佛是看到了他心中的那个人终于归来。“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这是献之在世上最后的话。是啊,没有别的什么事,唯一后悔的,是与妻子郗道茂分离。献之死后,在他的遗物里发现了一封他生前写给她的信,一封没有写完的,没有来得及让她知道的信。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