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经历重大情绪的时刻,如亲人逝世而悲伤,如与伴侣吵架而生气等。情绪的到来通常能够使我们宣泄心理上的苦闷等,但很可能也会任由情绪的发展而做出无意识的行为。比如言词攻击而重伤了最亲密的人,乱扔东西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等。
如何能够在重大情绪到来的时候,做出合理的行为,而不是任由情绪主导产生的无意识行为?
往往当开心,高兴的时候,我们能够欣然地接受这样的情绪。但当遇到这些让我们自身觉得痛苦的情绪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这,就是我想通过剖析自身的经历给看这些文字的你,学习觉察情绪,学会去发现重大情绪背后产生的深层原因,与情绪安然共处。
我是个天性热情开朗的人,整天笑嘻嘻的,似乎很少有哭的机会。所以,除了看韩剧,感人电影哭的稀里哗啦之外,每次当哭的特别伤心的时候,都会让我印象深刻。
看了张德芬灵修系列的书籍,里面说到大意是:
每一次重大情绪出现的时候,都是和内在的空间建立联系的关键时刻。不要去抗拒它们,而是试图去接纳,去臣服,里面有你需要学习的功课。当这个时刻出现的时候,保持觉察的能力,此刻,我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去直面它,正视它,而不是一味的逃避这种感受。
所以,每当重大情绪发生时,保持对情绪的觉察,试着问问自己内心:此刻,我的感觉如何?是哪些事情或哪些时刻引发了这样的情绪?
有时候,写作是个很好自我反省,自我觉察的工具。当我把自己每一次哭的经历写下来的后,我渐渐发现引发哭的事件各有不同,但是哭背后的深层原因确是相似的,原来,我的心里一直住着个小女孩。
1
记得大学的时候,从厦门一起玩回来,被好友遗忘在火车站,她先坐公交走了。我自己一个人坐公交回学校,眼泪不停地流,就觉得特别难过。
2
和好友去爬山,因为体力不够,好友速度比较快,先和路遇登山的下山了,自己一个人默默下山,当时心里特别不舒服。明明是两个人一起爬山,结果却自己一个人下山。
3
还有周六晚上和他一起看国家大剧院的新春交响乐,听完后,他接了个许久的电话,我问他,没事吧。他说有事,明早不能陪我,得赶去帮家里办一件事。说完,我的眼泪立马就流下来了,突然感觉很想哭,却又不好意思在这么多散场观众中间任性的哭,就强忍着默默流下眼泪。
4
还有一些瞬间,眼泪也止不住留下来。
当妈妈只顾打麻将,一直不接我电话,我难过哭了。当好友和男朋友在一起,无意中忽略我的存在,任我一个人看着他们,心里也不是滋味。当被舍友不告知一声不回来,就一个人在宿舍等着她,心想着可能晚点回来。结果确实没回来,一看到她回来忍不住对她发脾气,眼泪也在眼眶中打转。
所有这些经历,当时给我的感觉有时是生气,有时是难过,更多的时候是被抛弃了,被亲近的人无意或有意的抛弃了。
当我们深入自己的内在,越发现这些重大情绪的出现很可能与我们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奶奶对我非常疼爱,我对奶奶也言听计从,她说我是从路边捡回来的,小小的我对此深信不疑。以至于6岁的时候,爸妈对我说,我是他们亲生的,我大哭,不可能,你们在骗我。然后飞快地跑去找奶奶,告诉爸妈骗人。奶奶把我抱进怀里,安慰说你是我从路边捡来的,不哭不哭。
还有,因为家里重男轻女的传统,小时候我就尽量想赢得更多大人的关爱,一直做大人希望我做的事,一直希望能被人喜欢和接纳。所以,我一直扮演着好女儿,好学生的这样乖巧懂事的角色。
反观自身的经历,我深层次的需求是非常希望被人喜欢,被人接受,被人爱。当一些意外事情引发自己内在的需求,突然感觉被人抛弃,不被接受了,就引发那时候6岁的小女孩的出现,那种类似的熟悉的感觉出现了,眼泪也就忍不住流下来了。
我试着按德芬老师说着,试图去接纳这样的感受,去拥抱这样的小女孩的时候,便不再难过,不再生气。眼睛中饱含着泪水,更像是爱的泪水,是种同情,是种慈悲,发现了小女孩的存在,很想去拥抱下她,不想让她感受到她是一个人,不会被抛弃,会由我来好好爱她的。
于是,我也就释然了。小女孩肯定还会在未来中出现的,但是,我已知道如何和她共处了。
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觉察经历,给你提供些启发,更好地与引发痛苦的情绪共处。推荐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当下的力量》,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活在当下,面对情绪,做一个富有灵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