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1)深刻理解半牢记:当我们在说有效(或无效)时,指的是咨询效果的评估内容。教科书(2012年版,三级,第171页)上说:“咨询效果的评估内容应围绕咨询目标展开,只有实现咨询目标,才是咨询效果的直接体现。”作出这种“有效”的评估,基于特定的时间点、内容和维度——不但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这当然与普通大众说的“有效”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是两码事。
(2)谈谈您对这句话的认识:没人在乎你活得累不累,但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做的对不对!心理咨询无效不丢人,可做错了尤其是做了不该做的,所面对的就不是丢人而是风险了。
有效比正确更重要,但当正确与有效发生冲突时,应首选正确。
“一个咨询师一定要做正确的事或者正确地去做,而有效不是我们可控的;我们必须在正确的前提下追求有效,否则就是危险的。”这才是当年我在课堂上讲过的原话,当然可以将其肢解,但是必须清楚自己在表达时是在一个怎样的语境下。
正确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任何职业。
没人在乎你活得累不累,但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做的对不对!心理咨询无效不丢人,可做错了尤其是做了不该做的,所面对的就不是丢人而是风险了。
————李克富
我反复读这段话,想起看过的一则笑话。
一个大夫号称能治罗锅。有个罗锅慕名而去。一再质问”是否确实可以治好罗锅?“大夫答“我能治罗锅。”这位罗锅大喜自己碰上神医,并立下字据:只要治好罗锅,任由大夫处置。
大夫让人准备两块木板将罗锅夹于其中,加力按压。不顾罗锅痛苦嚎叫,直到他的身躯变得挺拔为止。结果,罗锅确实直了。只不过回家没几日,人真的“直了”。家属上门讨伐,大夫身陷囫囵。
虽然,笑话并不可笑,却有其意义。
老师每天苦口婆心的给大家讲咨询技术,讲咨询安全意识,讲咨询正规设置,殷切期望大家能快速、安全、茁壮地成长起来。真的是操的卖白粉的心,费的是种白菜的力气了。 在老师谆谆教诲下,时而思维山穷水尽,时而豁然开朗。总有一个问题萦绕心头,这或许也是每个研修的咨询师都迫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如何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咨询师?
所谓成长,指长大、长成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更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
成长是向一个方向靠近,此方向为:个体所在社会圈子的特定强权所在者的特定心理年龄处。
我不知道该怎样完成今天的作业,就贴上这篇文章吧!
咨询师应如何成长
作者简介:曾奇峰,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1988年) ,中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副组长,华中地区组长, 德中心理治疗院(在德国注册的机构)中方委员之一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精神医学委员会委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全国独家心理咨询杂志《心理辅导》专栏作家;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
学习心理咨询,理论很重要,
但感受比理论更重要。
要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心理咨询,
你把你看到的别人的内心世界告诉别人。
是镜子。
表达不准确、不简洁、
不清楚就会造成误解。
一、表达能力好,才能做咨询师。
怎么看咨询师是否正规?
第一,有没有正规的设置。
第二,有没有小组、督导。这点就判断出一个人是否为正规的咨询。不同的人在小组中收获不一样,每个人的吸收能力不同。与水平有关,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第三,要有终生学习观。对精神分析来说,人的一生太短了。人活一辈子,不足以了解自己。
职业准备——研究电脑,需要七年的时间,不害人、不害己的咨询师,成长至少需要10年。
这10年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需要把自己的三分之一收入用来培训和进修。
心理学有无限广泛的空间,可以用精神分析来搞教育、培训、性学、品论电影等。
心理咨询没有捷径可走,不能偷懒,只要不走弯路(学了一些小的学派),就非常幸运了。小组读书、翻译书,是一种好方法。
二、咨询中如何避免走弯路?
我87年开始搞咨询的,在黑暗中探索,现在好多了。第一,有书籍可读。第二,有前人的经验分享。
如何快速成长?
第一,读书。以读主要流派的书为主。走路要走大路。一些小的学派大行其道,这不正常。大学派人多,得到社会的认可多。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三大家。这些是人类对自己的了解的智慧结晶。
《比昂的临床思想》(轻工业出版社)推荐购买阅读。
第二,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创建自己的学派。形成自己的风格,就超越了所有的人。
第三,需要更加广博的知识。读200本小说,对一个人的思想就有帮助,就不会做小人。
A金字塔最底层是人格。咨询师有一点神经症,有利于更加深刻的思维。
B一个人的人生阅历,35岁前搞咨询有些嫩。男人像一锅粥,煲到50岁才有味道。
C心理学的书籍、精神分析——人类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好的探索人类心理的工具,是自我了解的最好工具。
精神分析,不是宗教,不是世界观,是医生手中的工具。精神分析就是工具!精神分析不是信仰。
精神分析同佛教相比,比较简洁。
只有精神分析,没有人格、阅历做基础,比较危险,在人际关系方面容易出问题。不要和没有学精神分析的人乱说。
攻击自己是通过攻击别人来实现。“蓝色自杀”——让别人来杀死自己。
没有心理疾病,只有关系!
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心是如何来的?
三、三句话说清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的原著,语言非常优美(歌德文学奖),经过翻译之后,不仅失去这种原味,而且艰涩难懂。
精神分析学是一切心理咨询的基础。不学精神动力学解释,要不做错了,要不就是浅层的干预。未来的咨询方向是整合。进食障碍在德国得到非常高的重视与良好的服务,而中国目前还没有专科医院对此处理。
反对将精神分析带有性的色彩。早期精神分析被称为泛性论。后期的客体关系理论对性的色彩淡下来。
避免将精神分析讲的晦涩。要将精神分析读透才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其中的内容。
只要处理移情、反移情、阻抗,就可以认为是做精神分析。这是弗洛伊德为精神分析划的边界。
只有我们搞的才是真正精神分析,这是自卑的表现。与长了疮才高贵是一模一样的。
第一句: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
“仁者心动”,心会影响外在的关系。在团体中,一个人的感觉,与现实相联,天然会有勾引别人来伤害她的气息。看一个人,我们不需要打开他的脑壳,我们只要看看这个人的人际关系,就会明白这个人的内心世界。
在早年的和父母(养育者)的人际关系,影响整个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父母,就已经存在着严重的精神创伤。
移情——反移情:原意就是一个普通的词——转移。
移情——和别人打交道,把过去的情感投射到现在的关系中。
第二句:你长的什么样子并不重要,关键是他把你想成什么样子。
把早年的跟父母的关系呈现在现实和咨询师的关系中来。看此时此刻如何和咨询师打交道,就知道他的童年。
第三句:注重过去的呈现,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现在和有一个不一样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移情——“人格的气味”一个人在严厉的环境中长大,和别人交往,一定会让人感觉紧闭。
移情——过去在现在的重复,也被称为时间的错误。本来应该与新的人物打交道的态度,而沉浸在过去与父母打交道的态度,处于孩子的状态,典型的没有成长的状态。一个人过了30岁,心理并不一定就处于30岁的状态,20岁、5岁,甚至更小的状态。
如何识别移情——反移情——咨询师的感受。永远都不要猜想别人在想什么,而要关注自己的感受。对来访者的感觉——我感觉他是神经症,这个是判断。我感觉她与父母的关系有问题,这也不是感觉。
正确的感觉——我头痛、肚子痛、头晕,咨询师需要训练自己的感觉——感觉到自己的紧张。
一定是先自己知道的感觉,然后推测来访者传递了什么东西——咨询师先感受到了自己的反移情,而后明白了来访者的移情。
现在你是大人了,决定权在你手中。完整的活在当下,就是一个健康的、成熟的人。我们会用血液、肌肉、表情、骨髓、方言,来忠诚于自己的过去。人格会在过去停留。
好的提问一定要设想有几个答案——我和你谈话为什么会那么舒服——我一直在讨好你,我要做最优秀的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