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1.责任链模式的定义及使用场景
定义:
责任链模式是行为型设计模式之一。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使用场景: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只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Paste_Image.png

2 . 责任链模式的优缺点
2.1优点
责任链模式非常显著的优点是将请求和处理分开。请求者可以不用知道是谁处理,处理者可以不用知道请求的全貌,两者解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2.2缺点
责任链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缺点:一是性能问题,每个请求都是从链头遍历到链尾,特别是在链比较长的时候,性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二是调试不很方便,特别是链条比较长,环节比较多的时候,由于采用了类似递归的方式,调试的时候逻辑可能比较复杂
3.注意实现
链中节点数量需要控制,避免出现超长链的情况,一般的做法是在handler中设置一个最大节点数量,在setNext方法中判断是否已经是超过其阈值,超过则不允许该链建立,避免无意识地破坏系统性能
4. 责任链模式的实现方式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Request {
    private Object obj;//处理对象
    public AbstractRequest(Object object) {
        this.obj = object;
    }
    public Object getContent() {
        return obj;
    }
    //获取请求的级别
    public abstract int getRequestLevel();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Handler {
protected AbstractHandler nexthandler;//下一节点处理对象
public final void handleRequest(AbstractRequest request) {
if(getHandleLevel()==request.getRequestLevel()){
handle(request);
}else{
if(nexthandler!=null){
next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
}else{
System.out.println("All of handler can not handle the request");
}
}
}
//获取处理者对象的处理级别
protected abstract int getHandleLevel();
//每个处理者对象的具体处理方式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handle(AbstractRequest request);
}```

public class Handler1 extends AbstractHandler {
    @Override
    protected int getHandleLevel() {
        return 1;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handle(Abstract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Handler1 handle request:"+request.getRequestLevel());
    }
}```

public class Handler2 extends AbstractHandler {
@Override
protected int getHandleLevel() {
return 2;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handle(Abstract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Handler2 handle request:"+request.getRequestLevel());
}
}```

public class Handler3 extends AbstractHandler {
    @Override
    protected int getHandleLevel() {
        return 3;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handle(Abstract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Handler3 handle request:"+request.getRequestLevel());
    }
}```

public class Request1 extends AbstractRequest {
public Request1(Object object) {
super(object);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RequestLevel() {
return 1;
}
}```

public class Request2 extends  AbstractRequest {
    public Request2(Object object) {
        super(object);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RequestLevel() {
        return 2;
    }
}```

public class Request3 extends AbstractRequest {
public Request3(Object object) {
super(object);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RequestLevel() {
return 3;
}
}```

public class Request4 extends  AbstractRequest {
    public Request4(Object object) {
        super(object);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RequestLevel() {
        return 4;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Handler h1=new Handler1();
AbstractHandler h2=new Handler2();
AbstractHandler h3=new Handler3();
h1.nexthandler=h2;
h2.nexthandler=h3;
AbstractRequest r1=new Request1(h1);
AbstractRequest r2=new Request2(h2);
AbstractRequest r3=new Request3(h3);
AbstractRequest r4=new Request4(h3);
//总是从链式的首端发起请求
h1.handleRequest(r1);
h1.handleRequest(r2);
h1.handleRequest(r3);
h1.handleRequest(r4);
}
}```
5. 责任链模式在Android中的实际应用

责任链模式在Android源码中比较类似的实现就是对于触摸事件的分发处理。每当用户接触屏幕时,Android都会将对应的事件包装成一个事件对象从ViewTree的顶部至上而下地分发传递。ViewGroup事件投递的递归调用就类似于一条责任链,一旦寻找到责任者,那么将由责任者持有并消费掉该次事件,具体地体现在View的onTouchEvent方法中返回值的设置,如果onTouchEvent返回false,那么意味着当前View不会是该次事件的复制人,将不会对其持有;如果为true则相反,此时View会持有该事件并不再向外传递。
View的事件分发机制(MontionEvent的分发过程):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如果事件能够传递到当前的View,那么此方法一定会被调用。
public boolean onIntercept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用来判断是否拦截某个事件
public boolean on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用来处理点击事件
流转关系(伪代码)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boolean consume=false;
     if(onInterceptTouchEvent(ev)){
          consume=onTouchEvent(ev);
     }else{
          consume=child.dispatchTouchEvent(ev);
     }
     return consume;
     }```
出处:http://huangjunbin.com/page/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524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813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1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8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7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3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9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7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8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2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8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9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6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03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0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定义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在责任链模式中,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
    步积阅读 2,039评论 1 5
  • 前言 Android的设计模式系列文章介绍,欢迎关注,持续更新中: Android的设计模式-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一...
    四月葡萄阅读 9,459评论 5 20
  • 今天来说说程序员小猿和产品就关于需求发生的故事。前不久,小猿收到了产品的需求。 产品经理:小猿,为了迎合大众屌丝用...
    Jet啟思阅读 6,360评论 0 14
  • 责任链模式里面的很多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形成一条连锁,请求在这个链条上传递,直到被处理完毕,而客户端并不知道链条上...
    breezedancer阅读 1,439评论 0 50
  • 文/熠歆 稻米折饭的做法(我特意咨询姐的公公):先将稻米折用水泡20分钟,然后将火腿丁和青椒炒熟,放稻米折,最后放...
    熠歆阅读 296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