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里•阿拉善**
与中卫这个地方邂逅了三次了,但是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惊喜。
每了解深一点就会对这个地方的喜欢多一点。
第一次到达中卫的时候,就被无垠的沙漠深深的吸引,然后大声的呼喊,我是属于这里的,我是沙漠的女儿!
好像大自然额外的偏爱中卫这个地方,让她有西北风光的雄奇,又兼江南景色的秀美,沙漠,绿洲,草原,盐湖,岩画,沙泉,牧村看似矛盾的景色,在黄河的怀抱里又很完美的融合着。
沙漠中的伊甸园,名副其实!
果然是“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卫首富”。
不止一次的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她就像小时候我对魔法棒的幻想,符合所有想象过的“人设”。
脱了鞋,踩在干净毫无杂质的沙子上,走过,留下长长的一串脚印,风不断拂过,脚印渐渐变淡,慢慢的消逝不见,就像刚开始的样子,不留一点痕迹。
站在高处,眺望一马平川的黄河,忍不住带了一瓶黄河水回家,看着摆在床头的水,感觉自己还依然在那里,可以感受到细沙流过指尖,大风刮过脸颊,马场里特有的味道依然存在,骆驼在不知疲惫的驮着远方而来的客人领略沙漠风情,狂野的冲浪车、摩托车和卡丁车在高低起伏的沙漠中呼啸而过,特有的欢迎客人的民族音乐在脑海中索饶,大口吃着烤羊肉,在空气中都能感受到让人垂涎的香味……
**那人•司机 **
第一次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出租车司机。
我们刚吃完早饭出来,见我们出来就热情地问我们要不要去通湖草原或者沙坡头。
经过交谈,他给我们80元的价格包车一天(早7:00——晚6:00),我们一行四人以为是一人80,爽快答应了。
火车站没走几步,他就说,这里是鼓楼,中卫的标志性建筑,问我们要不要进去看看。我们当然要去看。
在去通湖草原的途中,路过盐湖,他将车靠边停下来,让我们去看看,并主动提出帮我们拍照。(我见过我们广大的男同胞将照片拍的很好看的很少,他拍出来的很意外的好看)。
途中给我们讲解中卫历史,沿途风光地貌,看我们对风车很感兴趣,将车停在安全地带让我们下车观看。
看着30几岁,因为开车习惯很好,我问驾龄的时候,竟然已经15年了。
之前个跟团出去转过,但是我个人更享受这种娓娓道来的讲解方式,所以,对他的信任值在不断增加。
到了通湖草原,他停好车,下车给我们说应该在哪里买票,怎么玩,玩哪种的划算。然后一再强调拿好他的名片,出来以后找不到就打电话,因为这里打不到车。
中午的时候问我们想吃什么,最后带我们去中卫市一家特色馆子,我们邀请他和我们一起吃饭,三荤两素一汤,五人一共花费149元。
一直到下午17:30送我们去中卫火车站,都是很贴心的服务。
竟然一共收了80元!
我们有点心里过意不去。
当时我们一起商量着要不要给他小费的时候,他已经开车离开。
后来,回来之后,加了他的微信,之后还介绍过朋友给他。
因为他,对中卫的好感度唰唰的上升。
那人•陌生人
这是一对母子,因为沙漠温差大早上太冷,我找了一个向阳的地方在晒太阳,看到了令人动容的一幕。
妈妈是通湖草原景区马场的工作人员,小孩是因为放假,也在帮忙带客人,从熟练度可以看出他应该经常帮助妈妈照顾客人。因为个子小,嗓门大,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有点高原红带着个帽子的小男孩了。
突然,妈妈跑完一圈马回来后就靠着护栏坐在地上。
因为用围巾包着脸带着帽子又低着头完全她的表情。
小男孩在马场看到后,直接翻越护栏,奔跑过来跪在妈妈的面前,一边摇着妈妈的胳膊,一边嘴里哭着说着听不懂的方言,当时周围的人吓坏了,过了好久,我一直犹豫着要不要打120的时候,突然母亲从地上自己站了起来,哈哈大笑。
原来是和小男孩玩,恶作剧。
虚惊一场。
小男孩意识之后,看到周围围了很多人,突然之间有点难为情,一直埋在妈妈的怀里任由妈妈怎么哄都不肯起来。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当时的阳光很暖,他们母子周围都淡淡的有一圈光晕,很美,很暖。
我也很想我的妈妈了呢。
** 那事•过马路**
晚上回酒店的时候,地陪说,一会出门去吃晚饭大家过马路或者打车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能慢则慢,因为中卫是从一个小县城一直升到现在的中卫市的,但是中卫的当地人,他们没有过马路看红绿灯,骑自行车或者非机动车辆走专道的习惯,特别是骑自行车,他们一般就是想过马路就直接过,骑车会在道路中间,不是他们野蛮不讲理,而是,在他们的观念里,这里是他们中卫的路,他们走自己家的路不需要在意这些,路修这么宽,就是为了让他们中卫人走的,他们骑着自行车,走在“自家路”上是一种自豪!
听到这个的时候,我觉得很好笑,很好玩,同时觉得很不可思议。
但是,不巧,这是还真让我遇到了。
晚上在美食街吃完饭在打车回来的过程中,突然有一辆自行车从人行横道横穿过来,司机猛刹车才避免了节外生枝。
我回酒店的过程中刻意观察了一下,在马路上,和机动车辆“齐驱并驾”,“并肩而行”的自行车比比皆是,而大家好像也就见怪不怪了。
我猜测,规规矩矩走在人行道上的人,十有八九是外地来的游客!
每次旅行都有一段故事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