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关键词:勇气
脆弱里的那些负面情绪,一旦我们参透背后的真相,有一天都有机会积蓄成“勇气”。
这份脆弱有多大,滋生的勇气就有多大。
观察周围,我也发现:当我们从“自我认同”的脆弱里走出来,我看到了要去创造一家伟大公司的勇气;当我们从“原生家庭”的阴影里走出来,我看到了要去逆转自己亲子关系的勇气;当我们从“自我否定”的评判里走出来,我看到了对建立新的身份的期待;当我们从腐朽的社区风俗里走出来,我看到了要改变广大农村愚昧人际关系的期待。
脆弱是对勇气最准确的丈量,脆弱也是勇气的发源地。
银河问题:假如有一个自省的机会,你会从哪里开始?
“放下什么能让你更轻松地做自己?”这个问题算是自己近期自省很重要的一个入口。一个月以前,因为同事和深海问题的启发,我找到自己的“针眼之门”。
当时的觉察是:要放下“在乎”。而放下“在乎”也不是走向完全“不在乎”,我在寻找的,其实是用什么去替代自己内心底层的那部分“不安全感”,让“在乎”发自其他,而非“不安全感”。过去觉察的发现就是,因为“不安全感”而去“在乎”,自己很累,对方未必受用;逐渐就会失去自我,没人照顾自己;没有期待的回应,就开始怀疑付出的价值。
当时自省的对策就是:开始练习基于“信任”去在乎,不是我去为对方做什么,而是信任对方能自己穿越,解决问题;开始尝试基于“欣赏“去在乎,不是教育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认同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学会欣赏对方,期待她不一样的收获;开始挑战自己基于“接纳”去在乎,允许我们有冲突和矛盾;开始学会基于“好奇”去在乎,条条大路通罗马,别人的演绎里,自有不一样的精彩,好奇对方的呈现。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也有了惊人的发现。我真的开始轻松起来,那些自己总要伸手去管的事情,开始收手;那些没有第一时间表达的感激,开始传递;那些纠结不已的决定,也开始变得干脆。
先照顾好自己,生活才能开始变得轻松起来。这种“照顾”不是自私,而是区分清楚“罗马的归罗马,凯撒的归凯撒”,那些我们都需要独自面对的事情,自己的评判、指导并不是好的支持方式,做自己、给在乎的人以信任、欣赏、接纳、好奇是更好的支持方式。
甚至在一段关系里,自己的决定会带给对方挑战,我也不再“老好人”、“讨好型人格”滋生了,我必须为我的决策担责,因此给别人的挑战,也是对方的一份成长。既然自己信任、欣赏对方,“袖手旁观”同时“聚焦自己”,真的有问题产生了,在和对方一起去面对,这是目前自己新的行为。
深海问题:放下对外在的执着,你如何主宰自己的人生?
放下基于不安全感、讨好型人格的在乎,放下对外在的执着,拿起基于信任、欣赏、接纳、好奇、中立的在乎,我为自己开启了更高效、轻松的人生。
回头来看,过去放不下的,背后未必真的是“在乎”;现在看起来,它们反而像是一种“逃避”,一种“拼命挽留”。基于“不安全感”去在乎,我其实是在逃避面对不感全感背后的那份潜在“冲突”;基于“讨好型人格”、“老好人”去在乎,我拼命挽留的不过是过去的“关系模式”,不愿意自己成为主动改变,“破坏”这段关系的发起人。
整体来看,我既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他人。不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冲突,不相信自己能建立起新的、更健康的“关系模式”;同时我也不信任他人可以同样做到这些。我不过是僵硬地维持过去,对任何风吹草动,都患得患失,这样的人生谈何“主宰”?
现在,一切都变了。
我开始面对“冲突”,发起“变化”。首先为自己内心的期待、好奇担责,不再大包大揽,把别人的挑战,也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对于那些在乎、欣赏的人,信任他们可以和我一起面对“冲突”,应对“变化”。这些事件,其实都是我们生活里很好的成长素材。
当下在开始主宰自己的人生,多了很多平静和坦荡,也有很多好奇和期待。过去、未来都不在成为太大的干扰,反而开始练习,活在当下,和自己对话,随心而动。
很喜欢自己现在的这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