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心理疏导……”这两个词近来成了校园内的热门词语了,经常会听到某某学校学生关于心理问题的负面新闻,有的是中学生,有的是小学生,各种各样的案例现在是层出不穷。
我们学校曾经统计过,单亲及父母离异的家庭有近40个,这些学生性格多多少少都有问题,因为他们缺失了父母的爱,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性格都比较自私、固执、冷漠、没有同情心、不合群,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强,对于自己的领地总是喜欢自我封闭。他们的外表总是表现出一种强势的情绪,但独处时内心却无比脆弱。学生心理问题多多,老师疲于应付,每天既要上好课,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一出现风吹草动,就要去做工作、与学生谈心时要小心翼翼,生怕触犯到学生那可怜的自尊心,网上有一个关于老师的段子说:”满腔热血把师学会,当了教师吃苦受累,急难险重必须到位,教师育人终日疲惫。学生的心理健康普遍,老师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直接影响着教育的高度。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 。试想,一个脾气容易冲动,动不动就上火的老师,他的学生会受到怎样的伤害?学生一上他的课,肯定是胆战心惊,生怕自己的一个动作或说错一句话惹怒老师,这样的课堂是老师在唱独角戏,课堂纪律非常好,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天性扼杀了。如果是一位心态很阳光,积极向上的老师上课,学生的心情也会很舒畅,教室里气氛也会和谐宽松,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还会直接影响到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一走进教室就黑着张脸,上课采取寨主式的管理方式,唯我独尊,这样的心理会导致看问题偏执,就难以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上课往往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严重时还会与学生产生对立和矛盾。这样下去还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教师如果性格孤辟、压抑、焦虑,不仅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还会使学生之间形成猜疑、妒忌和敌对的心理。
教师要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呢?朱永新老师说,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认知水平。所有的问题,都是认识问题,都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有关。你的胸怀大了,这个世界就小了,任何问题就不是问题了,你的心大了所有的大事就小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凡事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那就会陷入无尽的烦恼中,所以看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许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二是善于控制情绪。有些老师听风就是雨,听某某老师说,哪个学生又没交作业或又欺负同学了,马上就火了,不分青红皂白对着那位同学就是一顿狠批,这样的后果当然是学生不服气,暗地里跟老师较劲,事情会越来越糟糕,最好的方法是遇到事情先冷静下来,想一想,缓一缓,等你过了这个情绪期后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许多 事情学会冷处理后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三是加强意志训练。一个人为了实现目标,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认为正确的事情就算有天大的阻力也要做下去。四是与人和谐相处。学校是一个集体,年级是一个小集体,与人相处多一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凡事多为别人想一想,当别人有困难时,要积极伸出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达,我们身体上的疾病会逐渐减少,但我们心理的问题却会越来越多地困扰我们。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吧,做一个阳光灿烂的幸福教师。